-
1 # 東曉市小金魚兒
-
2 # 渝龍陽
郭德綱德雲社總被推在風口浪尖,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的。一是郭德綱德雲社創作表演的相聲本身品位格調不高,存在低階趣味三俗問題,引起人們的爭議,大多數人批評三俗,反對三俗,因此引起了是不是俗,要不要俗,怎樣對待三俗的問題爭議,郭德綱德雲社自然就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二是郭德綱德雲社的相聲演出經營指導思想的問題。郭德綱主張相聲就是要搞笑逗樂觀眾,這樣觀眾才願意自已掏錢買票聽相聲,相聲商演才能不斷成功,才能實現預期的經濟目標,保證相聲人員工資福利,穩定相聲人員隊伍,推進相聲不斷髮展。所以如果相聲不搞笑就太搞笑了。為了搞笑逗樂觀眾,不惜把一些低階趣味的內容和表演搬上舞臺,甚至出現拿地震災難民族傷痛和英雄人物調侃開涮引起社會大熱議,央視直接點名批評的大事件,當事人郭德綱德雲社自然要被推上風口浪尖。三是郭德綱德雲社相聲演員普遍文化素質不高,個人修養不好。郭德綱本人就是初中異業文化程度,德雲社現在躥紅吃飄的這批演員,文化程度也多在高中以下,由於郭德綱管理思想管理方法上存在重業務技能輕思想道德教育的問題,所以近年來出現了不少引人網路批評的問題。四是郭德綱德雲社普遍存在的吹糠見米,急功近利的心理。總之我認為,郭德綱德雲社總被推在風口浪尖,說明人們很關心重視郭德綱德雲社,希望他們越來越好,不斷進步發展。至於郭德綱德雲社如何看待對待這些問題,那就是他自已的事了。
-
3 # 大V叔叔
因為他是非主流的,主流的賺不到飯錢就以為是被非主流的搶飯了。其實大家都知道,在非主流還沒出名之前,相聲已經被主流糟蹋完了。小孩都不喜歡看了。就是這個非主流賣血賣力的好不容易把相聲挽救起來,又有人愛看相聲了。但只喜歡看非主流的相聲。主流一看不幹了,臥槽,這是老子的地盤,這是老子的錢,你一個外鄉人還想造反不成?給他使壞,老子轉不著錢也不能讓這個非主流的過好嘍!給他使壞,舉報他,在網上發帖罵他。一直一直一直到現在也沒消停過。尤其是德雲社有一點事的時候,這群主流的就來勁。所以就感覺德雲社總在風口浪尖上了。
-
4 # 老楊246688373
郭德綱就喜歡在風口浪尖中。
風口浪尖就是一種流量,流量就能化成金錢,金錢就能養育水軍,水軍就能浪蕩江湖插足風口浪尖,德雲社把風口浪尖當成了搖籃。
這就是一種生物鏈。
大數劇時代有的勝利與失敗成長與墮落是很難理解的。
所以你的思維得跟上時代。
風口浪尖中的郭德綱和德雲社還在偷著樂呢。
這幾天有點消停了,嗅覺夠靈敏的。
去國外養養性子吧?
那也是極好的。
回覆列表
當然,花錢的老百姓是很容易就接受了。
所以,在民間,德雲社的市場風生水起。
而不管是主流還是專業團體,就對這個現象有顧慮和看法。
首先是相聲在建國初期到改革開放這四十年裡。
已經變成了一個高雅的藝術,這些藝術家也大多都掙著工資,並且是國家級演員。這就像是當年的國營飯店的大廚看著自己的徒弟幹個體。
有很多的不習慣。
其實,也就是他們這一輩兒歸為了國營。
試想,解放前哪裡有國營的飯館呢?
國家剛解放的時候,當時適應的政策是全部改為國營。
但是,改革開放證明,國營的形式不是適合每一個行業。
所以,飯館又開始允許私人經營。
這些國營的老師傅看著嘩嘩掙錢的小崽子們,心裡肯定是有一些酸楚。
論手藝,論經驗,自己都比這些人強啊。
可是,自己現在還掙著幾千塊的工資,跟這些個體沒法比啊。
這是怎麼回事呢?
這其實就是自己不會營銷。
其實,相聲也一樣,德雲社,郭德綱就像是幹個體的徒弟。一樣的傳承,一樣的技術。
卻被他換成了錢。
有了錢,就有了更好的技術。
因為,他可以自己花錢進修,他可以自己花錢買資料。
他還可以自己在自己的小劇場鍛鍊手藝。
這都是體制內的師傅們做不到的。
那這就觸痛了很多人。
很多人都不服氣,都恨他們。
都恨不得他們出事。
所以,只要是德雲社有一丁點的風吹草動,就會有很多人站出來批評。因為他們不可思議的看到。
這個傢伙怎麼能收那麼多徒弟呢?
這個傢伙怎麼能商演呢?
這個傢伙怎麼能拍電影呢?
這個傢伙怎麼能主持相聲有新人呢?
這個傢伙怎麼能主持笑傲江湖呢?
這個傢伙怎麼還不死?
這個事情其實道理很簡單,就是老百姓養起來的團體。
不是幾個負面輿論就打得倒的。
他存在,他有市場,就證明他有存在的價值。
如果說他真的是洪水猛獸,騙的了一場三千人的,還能騙的了一場七千人的?
還能年年都能騙到新人嗎?
答案有多簡單。
有什麼不同見解期待您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