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
zhī
【名】
(會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竹”的一半,下面是手(又)。《說文》:“從手持半竹。”本義:去枝的竹子)
同本義
支,去竹之枝也。從手持半竹。——《說文》。桂馥義證:“疑作去枝之竹也。”
枝條。後作“枝
芄蘭之支。——《詩·衛風·芄蘭》
支葉茂接。——《漢書》
以暢其支。——唐·柳宗元《柳河東集》
又如:支調(枝節);支櫱(枝條,旁生樹枝);支輔(輔助枝葉)
分支
封弟子功臣自為支輔。——《史記·李斯列傳》
中小支。——《後漢書·呂布傳》。注:“謂胡也。即今之戟旁曲支。”
複雜整體中的一部分。如:支店;支軍,支兵(主力部隊以外的軍隊)
支流
分一支為南江。——宋·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不啻小支。——〖英〗赫胥黎著、嚴復譯《天演論》
又如:支川
祖宗支系
文王孫子,本支百世。——《詩·大雅·文王》
又如:支胄(支流、宗族的派系分支);支胤(後代子孫);支析(指分家);支別(分支;歧出)
支,線及棉紗等的粗細單位
地支的簡稱
通“肢”
而暢於四支。——《易·坤》
盡其四支動。——《管子·小匡》
四支不勤。——《淮南子·原道》
四支僵勁不能動。——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姓
支
zhī
【名】
(會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竹”的一半,下面是手(又)。《說文》:“從手持半竹。”本義:去枝的竹子)
同本義
支,去竹之枝也。從手持半竹。——《說文》。桂馥義證:“疑作去枝之竹也。”
枝條。後作“枝
芄蘭之支。——《詩·衛風·芄蘭》
支葉茂接。——《漢書》
以暢其支。——唐·柳宗元《柳河東集》
又如:支調(枝節);支櫱(枝條,旁生樹枝);支輔(輔助枝葉)
分支
封弟子功臣自為支輔。——《史記·李斯列傳》
中小支。——《後漢書·呂布傳》。注:“謂胡也。即今之戟旁曲支。”
複雜整體中的一部分。如:支店;支軍,支兵(主力部隊以外的軍隊)
支流
分一支為南江。——宋·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不啻小支。——〖英〗赫胥黎著、嚴復譯《天演論》
又如:支川
祖宗支系
文王孫子,本支百世。——《詩·大雅·文王》
又如:支胄(支流、宗族的派系分支);支胤(後代子孫);支析(指分家);支別(分支;歧出)
支,線及棉紗等的粗細單位
地支的簡稱
通“肢”
而暢於四支。——《易·坤》
盡其四支動。——《管子·小匡》
四支不勤。——《淮南子·原道》
四支僵勁不能動。——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