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經典守望者

    首先,地理因素。雖然中國境內犍陀羅文明代表藝術作品的發現證明了中國和南亞地區交往的存在。但是,對於大規模軍隊作戰,吐蕃計程車兵、給養、輜重、兵器都存在運輸不便的問題。吐蕃的地理位置攻打天竺恐怕會造成殲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情況出現,並不合算。而且對於,整個國家而言,攻佔安西四鎮以及更深入的中國腹地,成本要小得多,而且回報率會大大增加。同時,作為一個具有高度信仰的國度而言,可能並不會侵犯具有相同或相近信仰的國家。

    其次,政治因素。吐蕃對於中原的仰慕很可能是吐蕃屢屢進犯大唐的推動力。文成公主雖然入藏,帶來了豐厚的陪嫁以及中原的先進文化。但是,卻仍然無法撼動吐蕃與尼泊爾、天竺等國的的深刻聯絡。在松贊干布死後,祿東贊為首的國內勢力不斷擴充套件,吞併周圍的小政權。也打下了日後進攻大唐的基礎,這也是吐蕃可以趁著安史之亂後大唐國力空虛,發兵進擊長安的先決條件。

    第三,氣候因素。青藏高原氣候嚴酷,氧氣稀薄。自然條件較為惡劣,向北發展雖然自然資源也不是非常豐富,但是氣候的變化幅度並不大。在醫療條件相對匱乏的時代,保證軍隊戰鬥力的前提就是保證士兵的基本健康。向北發展,可以使士兵儘快的熟悉環境,不會造成水土不服等惡劣問題。如果向南進入天竺,氣候變化較大,煙瘴與高溫便是考驗吐蕃軍隊的一個重大難關。很容易就會造成大規模非戰鬥減員,所以這一點想必也是被吐蕃統治者計算在內的。

  • 2 # 大地航拍

    先說為啥吐蕃不列印度:

    1.同時期而言,那個時候印度是四分五裂 ,也就是那個時候印度遭到了伊斯蘭化的突厥人的攻擊, 北印度佛教徹底消亡。突厥人建立了以德里蘇丹國為主的許多伊斯蘭領地。

    2.印度太熱了,吐蕃士兵對於熱帶氣候的極度不適應,吐蕃地處高原寒帶,氣候以乾冷為主,印度地處熱帶,氣候以溼熱為主,而且雨季偏多,吐蕃騎兵不適合在熱帶作戰。

    3.印度太窮了

    吐蕃的生命掌握在中原及大理的手中,其中最重要的就有鹽鐵、茶等物資,只要斷了一切對吐蕃的供給,那吐蕃就跟掐住脖子的雞沒有兩樣。他們基本沒有侵略印度的動機,要佔領也是會向中原和大理進攻。

    那為啥吐蕃要打大唐呢?

    先介紹一下唐與吐蕃的戰爭,這是公元7世紀至9世紀發生在唐朝和吐蕃之間的戰爭。吐蕃是居住在中國西藏高原的古老民族(今藏族的前身),於公元6、7世紀建立的奴隸制國家。是一個位於青藏高原的古代王國,由松贊干布到達磨延續兩百多年。吐蕃與唐時戰時和,幾乎與二者存亡相始終。原因是吐蕃與唐朝爭奪西域和青海地區。唐太宗時期,雙方發生一次規模有限的衝突,唐軍擊退了吐蕃軍;唐高宗、武則天時期,唐朝處於守勢,保住了西域;唐玄宗時期,吐蕃處於守勢。安史之亂期間和之後,吐蕃藉機控制了隴右十八州和安西四鎮,一度攻陷唐朝都城長安。唐朝聯合回鶻、南詔、大食,合圍吐蕃,加之吐蕃連年征戰,內戰爆發國王被殺,國勢大衰此後吐蕃成為無王國時代各分部落稱帝。直至元朝被忽必烈收復才正式併入中央版圖的一部分。

    可以看出唐和吐蕃主要是領土的爭奪,爭奪西域、河西走廊、青海,甚至是長安,其實吐蕃攻入長安只是進行了劫掠,當時大唐長安兵力空虛,吐蕃才敢打進長安,後來大唐軍隊回援,吐蕃即可退出長安。

    爭奪青海,主要是因為青海還有一方勢力:吐谷渾,吐蕃把青藏高原當作自家地盤,當然要清理家裡的衛生。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而西域和河西走廊的爭奪是多次進行的,主要是安史之亂的時候,大唐忙著平內亂,吐蕃才得以“有所成就”。

    總而言之,吐蕃與大唐的戰爭就是吐蕃“佔便宜”,能佔一點是一點。畢竟兩國邊境太長,向北、向東都是大唐,而相對吐蕃,大唐又太富裕,有吐蕃需要的物資,那吐蕃不搶你搶誰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影響汽車透過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