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有文化人
-
2 # 文字的二三事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出自屈原的《離騷》,道路遙遠漫長,我將不遺餘力地追求探索。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出自荀子的《勸學》,因此不從第一步走起,無法行至千里;不積累細小的流水,難以匯成江海。駿馬騰起一躍,不是十步就能做到的;劣馬若想走千里之遙,貴在堅持不捨棄。雕刻它而後又放棄,朽木難以成材;雕刻它而不捨棄,黃金礦石也能被雕刻成藝術品。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出自唐代劉禹錫的《雜曲歌辭·浪淘沙》,千淘萬漉雖然辛苦,但是風吹盡狂沙後終究會看見金子。
唐代顏真卿的《勸學》: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夜半三更到五更雞打鳴的這段時間,正是男兒讀書的最佳時機。年少時不知道早早地勤奮學習,到年老時才後悔讀書已遲。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出自宋代蘇軾的《晁錯論》,古往今來凡是成就大事的人,不僅有超脫俗世的才華,還必須有堅忍不拔的意志。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出自宋代朱熹的《勸學詩》,年少的時光短暫,極易老去,因此一寸的光陰都不可輕視。
宋代詩人陸游的《冬夜讀書示子聿》: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故人讀書學習時不遺餘力,青少年時期下的功夫到年老時才有所成。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淺薄,想要深入地理解還需親自實踐。
1,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出自唐代:李賀《雁門太守行》
2,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Murano終不還。——出自唐代: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3,軍歌應唱大刀環,誓滅胡奴出玉關。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出自清代:徐錫麟《出塞》
4,漢家旌幟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出自唐代:戴叔倫《塞上曲二首·其二》
5,昨夜秋風入漢關,朔雲邊月滿西山。 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出自唐代:嚴武《軍城早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