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星期一的園長髮言

    1.《喜喪》

    故事的主人公,林郭氏 ,86歲,滿頭銀髮。

    老人身體還算不錯,在魯南張莊的老宅裡一個人居住。

    老太太雖然育有六個子女,可是她一個人在家,長期獨居。一天,林郭氏突然在家裡跌倒,事後趕到的子女幾人怕老太太獨自死在家中,會落下不孝順的惡名,要強行要把老人送到敬老院中等死。

    但是敬老院這時候沒有空位,於是林郭氏只能輾轉於幾個境況較差的兒女家裡。

    她先是住到二兒子家裡,二兒子惦記著林郭氏的老宅,二媳婦對林郭氏冷嘲熱諷。

    然後到了城裡的老三家,三媳婦一整套行為都讓人看著眼熟,那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暗戳戳地扎著心,因為總感覺這事自己也幹過,或者這麼幹確有其理。

    雖然明面上不說,但內心的鄙夷與抗拒體現在每一個細節上,譬如老人的“專屬碗筷”“專屬座位”“被扔到窗戶上的手帕”。

    老太太離開三兒子家之前,三兒媳把她用過的碗筷被褥毛巾全都裝進黑色塑膠袋裡打包扔了。

    可是這時的家已經成為二兒子的了,林郭氏變得寄人籬下,被二媳婦趕到牛棚,被二兒子摔碎她的信仰——觀音。

    終於養老院有了空位,但第二天天一亮,林郭氏說著“菩薩保佑孩子們都平平安安”,唸了三遍後,就服下了老鼠藥,結束她的生命。

    林郭氏的兒女稱這喪禮為——喜喪。

    2.《楢山節考》

    故事發生在一百多年前日本的一個村莊,這裡有個習俗:每戶人家,只有大兒子可以娶妻生子,其他男人只能幹活,不許結婚,他們被稱作“奴崽”。至於老年人,男人一到了70歲,女人一到了60歲,就要由兒子背到村後的楢山上去,任其自行消滅。雖然很殘忍,但是村子實在太窮,沒有多餘的糧食讓沒有生產能力的老人和孩子吃。

    阿玲婆今年已經69歲了,眼看著也是到了快上山的年齡,但是她卻沒有什麼懼怕的,只是想在僅有的時間內完成兒孫們的心願。

    阿玲婆的第一件事是忙於操辦大兒子辰平續絃的事。第二樁心事是二兒子利助,她決心在去參拜楢山之前給他找個女人,讓他嚐嚐男女之歡的滋味。

    一切安排妥當後,阿玲婆放心地決定了上楢山的日期。辰平懷著悲壯的心情揹著母親上楢山。他其實在想著,只要母親說一句“不去”他就一定會不顧村裡人們的嘲笑,留下母親。

    山路上,辰平看見了一堆堆的白骨,也是證明的這個習俗的成就。辰平找到了一塊上面沒有屍骸的岩石,將母親放下。辰平遵守著不可回頭的規矩,快步下山。忽然,天空開始下雪了,辰平不忍心丟棄母親,再次爬回山頂。

    他看到母親坐在雪中,身上都是厚厚的積雪,而母親看到兒子以後,依舊是平靜地擺擺手,讓他趕緊下山。當死亡成為一種責任,身著銀裝的楢山彷彿一座神山,默默無語。

    3. 《詩》

    主人公美子是一個生活在小鎮裡的65歲的老婦人。每天,她都會把自己打扮得一塵不染,出門去做看護的工作。

    隨著年齡的增長,她的記憶力慢慢衰退,但她依舊很用心地在一個詩歌學習班中學習。

    她的生活看似平靜,卻也有不少難以啟齒的事情,比如由她看護的身有殘疾的老年男子強行要和她在浴缸中發生性關係;還有一個女孩因為被她的孫子和一群不良少年強姦而投河自盡。一開始美子無奈之下和其他五個家長一起準備用金錢收買女生的家長。然而,沒有一個家長,願意把錢借給這個孤苦伶仃的老人……

    於是最後,美子報警抓走了孫子,而她自己選擇了用和那個姑娘一樣的方式,投河自盡,永遠消逝在滾滾江水中,離開了這個冷漠的世界。

    所以我們,仍有良知的我們,要多替他人想想,多替老人想想,對待長輩,請一定一定要尊敬。

    因為我們也在慢慢變老,慢慢地步履蹣跚,日薄西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公共關係傳播中如何正確選擇傳播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