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山不掩

    本質就是事物的根本性質,獨有的,特別的徵象,標誌,從而區別於其他的事物。

    和金木水火土比較,人有生命,是生物;和花草樹木比較,人是動物;和螞蟻,蛐蟮比較,人是脊椎動物;和魚蝦比較,人是哺乳動物;和牛羊貓狗比較,人是靈長類動物;和猴子比較,人是類人猿;和猩猩比較,人是智人。當然,在生理病理上,醫生只需要研究個體的人就完全夠了。

    人組成了社會,和一切動物比較,人又具有社會性。所以考察人的本質,根本離不開社會關係。人的社會性體現為階級性,按生產方式區分,或者是佔有生產資料的奴隸主,地主,資本家,或者是直接從事生產的奴隸,農民,工人。每個人的經濟地位就是根據有無生產資料劃分的;從而為其訴求,政治主張與傾向,世界觀打下深刻的烙印。人不是孤立的,他與社會各方面都有聯絡,所以,考察一個人,不能絕對,不能片面,不能脫離時代背景。例如現代中國,地主是謬論封建社會的統治階級,是社會發展的阻力,是農民革命的物件;後來的抗日戰爭時期,一些地主的利益也受到鬼子的侵害,可能有抗日的願望,解放區減租減息,就是為了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組成廣泛的統一戰線。毛主席在為人民服務一文中,就表揚陝北的開門紳士李鼎明,提出的精兵簡政,被政府採用了;抗日戰爭勝利,沒有了列強侵略,革命的目標又轉為徹底打倒封建勢力,地主仍然是革命的物件,必須打土豪分田地。話劇白毛女,就反映了北方農村這樣的背景。

    改革開放,鄧小平提出引進外資,包括港澳臺,許多有錢人紛紛投資大陸,他們有隻圖賺錢的,也有為家鄉,為國家出力的,其中就有以前跑出去的地主資本家,總算是為四化貢獻一點力量。可見,研究本質,特別是人的本質,極其錯綜複雜,不能形式化,絕對化,必須結合時代,實事求是的分析。蘇聯就非常簡單粗暴,國內則非常客觀,實際,有效消除阻力,化阻力為動力。所以學習哲學的現象與本質,結合實際,特別是中國革命史,黨史,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非常有助於深刻理解,領悟現象與本質的對立統一,同時也受到辯證唯物主義的薰陶和再教育,的確受益匪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狗狗尿不盡吃什麼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