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TODAY

    我認為音樂就是換個方式學數學(傅立葉變換,對數函式,聲學等),就拿一個李重光編寫的樂理基礎來說——泛音列

    泛音一直存在,由德彪西(印象主義)時期開始開始著重研究。(我們可以發現印象主義之後的音樂理論書籍,越來越強調泛音列的作用)

    不知你想過一個問題沒有,即 歐洲和聲學為何發展這麼好,受眾這麼大,除了人類審美之外,其中最大的一個原因便是他們的三度和絃結構根本上是模仿的泛音列的排列,符合自然規律(數學規律,頻率比之類的道理)

    這一條泛音列解釋了很多問題。

    1,古典和聲學有研究必要

    2,和絃變換的次數應少於旋律的變換(低音泛音強烈,越高音的泛音越難以察覺,便會出現,低音感覺沉穩,高音感覺空曠靈動)

    3,強調低音的對和絃的支配性,轉位和絃的屬性性質得到了更深刻的解讀 等等 因為這些,藝術(想象力)和科研(實事)才能平起平坐。 對於音樂你可以如此理解——語言,人類可以選擇不接受它所包含的資訊。而音樂,它衝擊的是人最深處的感受,對於感受,人無法拒絕,它是一門高深的語言

    所以為什麼音樂不是科學呢?

  • 2 # 麥田裡仰望星空

    好的音樂可以讓人舒緩心情,所以很多行業都有音樂的輔助,比如心理醫生會用音樂去舒緩病人的心情,從而到達催眠的效果,有些養殖企業也會用音樂去輔助養殖。到那些音樂適合那類人群,或者那類專案,這個也是一門學問,所以我覺得音樂也可以算是門科學,個人淺見,哈哈

  • 3 # 承昊

    科學是一個廣泛的東西,並不是單單指某一個事物,如果用論證的角度去看,凡事都是科學

    第一,中國的玄學也是科學,那麼玄學包括五行八卦,其中的一掛就是元,元裡面包含宮,商,角,徵,羽,也就是中國的五個音律,每一個調式代表不同的音律的轉化。

    第二,樂理,也就是學習音樂的最基本的理論知識,也是透過計算,轉換得出來的最基本的音樂基礎,後期的調式換算,和聲,和絃的變化才會有這些動聽的旋律。

    我是文科生,當學習和聲課的時候,樂理不紮實,無異於讓我去學習理科的一些微積分的演算法。所以也是很難得,也是科學的

  • 4 # 凌瑞

    為什麼說音樂也是科學呢?這要從它內在的規律性中去尋找答案。同學們可能也知道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發現了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但你知道這些定律是怎樣發現的嗎?說起來非常有趣。開普勒是受了他家鄉巴伐利亞民歌《和諧曲》的啟發而產生的靈感。所謂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就是大自然內在的規律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節奏和協調。因為我們的世界本身就是一個富有節奏的世界。開普勒抓住了這一點,大膽發揮他的創造性思維,從而證明了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土星和木星這些運動著的星是有其固有節奏的,而且與一定的和聲規律一致,本身可以說是一首歌。在科學家眼裡,大自然內在的美,像音樂一樣令人神往。音樂好似點燃科學家頭腦中思維之火的火焰;反過來,科學的發展也進一步促進我們對音樂的理解與創造。一部科學史,充滿著音樂與科學相輔相成的事例。愛因斯坦是個著名的小提琴手,他說他是從音樂中“看到了一個秩序、和諧和法則的世界”。難怪人們都讚揚他的相對論是“偉大的藝術品”,“一首激動人心的交響樂”。其他如物理化學家奧斯特瓦爾德、物理學家波昂等都是出色的鋼琴演奏者,物理學家開耳芬是一個樂隊的軍號手。音樂給了這些科學家以想象的雙翅,這是毫無疑義的。音樂本身就是一門專門的科學。學習、掌握和運用它,除了理解和掌握其科學的規律外,還需要掌握熟練的技術和技巧。從這種意義上看,可以說音樂是“科學+技術”。說音樂是科學,還因為音樂本身與物理學(如振動、發聲等)、數學(聲音訊率的計算、管絃樂器尺寸與聲律的關係等)等許多科學門類密切相關。聲音從自然狀態發展到動聽的樂音並按一定規律組合交替出現,形成音樂藝術供人們欣賞,是有十分嚴謹的科學規律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室內裝修家裝如何選擇牆面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