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再見某人

    這個世界上,所有的得到都將會是另一種的失去,而所有的失去也都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1

    在網上有這樣的一篇帖子,一名程式設計師在拿到阿里的offer後,因為不願意加班也不想太累,於是選擇從北京回到老家做起了公務員。為此他的朋友很不理解的說到,勸了好久都不聽,真不明白好好的程式設計師不當,阿里工作機會不要,卻回家當公務員,年紀輕輕為什麼非要過這種養老生活呢?在網際網路拼一拼說不定人生還另有一番作為。

    “剛工作的前兩年我也在糾結要不要考公務員回老家。那時候我一年6萬,還要加班,老家公務員朋友一年5萬,福利好還不用加班。而這兩年我忽然發現好久沒想過回家的事情了,現在我一年40萬,那些曾經5萬的公務員發小還在過著相同的日子。”

    人生是否足夠的精彩,到底該用什麼標尺去衡量呢,是房子、薪水、地位還是其他呢,不得不說每一個年輕人都在思考自己的未來到底想要的是什麼,但卻會很少有人去思考自己的未來終將會失去的是些什麼。

    2

    這篇帖子也讓我想起了幾年前,網上有一位老師,在學生畢業時的一段講話。

    如果可以,畢業之後還是希望你們能夠回到家鄉工作或創業,如果非走不可,還是希望你們不要離家太遠,不然你會發現,就算你拿到三四十萬的年薪時,卻依然感覺不到快樂。

    那時老家的同學都已經有房有車有穩定的工作,他們會享受著老家低壓力的幸福生活,經常會去彼此的老人家裡蹭飯,隔三差五幾個好哥們好朋友就會聚在一起,每天早晨吃完早飯你可以選擇散步去上班,也可以一腳油門就衝到單位,假期了你可以選擇去所謂的大城市去旅行,哪怕出國也可以,但你還是會發現無論走到哪裡,還是會覺得有爸媽在的家裡著最舒服。

    但如果你選擇留在大城市去打拼,雖然你可以拿著很高的薪水,但同樣你也會沒日沒夜的加班,你一邊被迫選擇更高的消費,一邊還要計劃著房貸、車貸、甚至你還會擔心自己是否會永遠的單身下去。

    遇到問題時,通常也只有自己一個人獨立的面對,你一年只能回家兩三回,最多也就一個月的時間,你每次都匆匆忙忙的往家趕,又會慌慌張張的回來,你每次離開的時候都覺得父母又蒼老了,算下來一年兩到四次見面的話,應該還剩不足百次了。

    你想起了小時候,你想回家了,可一切都有點晚了,畢竟回到家鄉就意味著你必須放棄那麼多年的努力,也就意味著一切將會歸零,所以你不敢,你只能硬著頭皮的走下去。

    3

    到底是該回家,還是要繼續追逐夢想,這個問題永遠都不會有一個絕對標準的答案。

    就像一個多世紀前,很多人都選擇了闖關東,其實並不是為了開疆拓土造福一方,而是為了尋求一種更好的生活或是機會,而如今,卻又有很多人選擇從關外來到經濟更加發達的南方闖蕩,在所謂的大城市裡,一定也會有比小城市更加優質的教育資源、醫療基礎、發展空間,道理都是如此,我想這便是傳承與輪迴

    而對生活的定義,從來就沒有那麼單調。

    人生百年,各不相同,也就理應接受自己最嚮往的生活方式。雖然有時放棄了夢想是為了責任和義務,但回頭想想實現夢想也是為了擔當的延續。

    在我們年小的時候,都不曾考慮失去與得到,也只有我們長大後才會逐漸開始解讀選擇的含義。

    人生就是如此,就是要在不斷的選擇和被選之中度過的,其實我們都不必在矛盾的思考中一籌莫展,只要記住。你的選擇能夠讓你心安理得、問心無愧這就足夠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魔靈召喚如何快速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