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墨林時尚設計
-
2 # 心理理想地
中科院心理所臨床心理碩士,深耕心理學十幾年, “不說廢話,不熬雞湯”
為什麼我們喜歡當抑鬱症患者?抑鬱症給我們提供了歸屬感:
歸屬感是人的本性,在這個群體性孤獨的時代,我們都想要找到自己的圈子。
當專家們把抑鬱症介紹給我們的時候,很多人在難過、孤單的時候,會聲稱自己是抑鬱症,從而獲得一種認同感。
抑鬱症讓我們覺得自己很強:
抑鬱症常出現在一些流行文化作品中,這種作品就難免對抑鬱症有美化的傾向。
把抑鬱症當時尚,結果非常糟糕,會讓大家對抑鬱症的理解過度簡單化,覺得心情不好就是抑鬱症,這會讓我們忽視了對真正抑鬱症患者的治療。
而且,一旦我們開始認領了“抑鬱症”,後來發現自己竟然自愈了,當我們見到真的抑鬱症時,就會覺得他們也可以自我康復,只需要振作一點。
最後,當大家都開始集體抑鬱的時候,抑鬱症的浪漫化趨勢就會愈演愈烈,從而忽視真抑鬱症病人的痛苦。
這就是劣幣驅逐良幣,假乞丐多了,真乞丐也就討不到錢了!
-
3 # 京城催眠師
不高興不一定就是抑鬱,看個笑話,如果還笑就沒大事——這是中國著名的抑鬱症患者崔永元給出的非正式判斷抑鬱症標準。
2007年,小崔宣佈“我已經不抑鬱了!”同年,美國著名女劇作家伊麗莎白·斯瓦多的圖文故事書《我的抑鬱症》在中國發行,該書在美國一度引起轟動,被大洋彼岸的“抑友們”奉為擺脫抑鬱的良藥。引入中國時,小崔自然成為出版社眼中作序的不二人選,序言中他便那樣說。
如今,無論是幾線的藝人,從公眾視野中消失了一段又重新出現時,例牌原因就是“抑鬱了”。這是一個優質的勵志故事,比承認被包養和出櫃相比,健康圓滿得多。
與抑鬱症患者同步增長的是號稱得了抑鬱症的人——其實,真正被確診為抑鬱症的人往往不願意承認這一點。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中國抑鬱症的發病率為3%—5%,屬於全球發病率最低的國家之一,但就在這裡,已經呈現出日本社會在新世紀前後的“集體抑鬱”趨勢。近5年來,書店裡有關抑鬱的書籍從出版到銷售均成倍增長;論壇上、微博上提及抑鬱的帖子超過了音樂和美食,幾乎與愛情主題不相上下——當然,愛情與抑鬱往往密不可分;在電視和報章的新聞中,幾乎每一天都會出現抑鬱的字眼。
想想自己周圍,那些真正抑鬱的患者倒是會把自己隱藏的深,不讓別人看出來,裝抑鬱的無非就是博取同情、引起熱點,但是誰會不希望自己是一個快樂的人,多謝理解少些偏見,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
-
4 # 心理專家劉愛民
現在確實存在這樣一種趨向,人們在公開場合談論抑鬱的多了,這其中不乏有跟風追潮的人,以自己能在浪尖上、能就抑鬱說出個一二三,以自己處在抑鬱之中為榮耀,但這只是抑鬱成為“時尚”的附帶效應。很多是有明顯的逃避,不去面對現實的困難,而做的一種保護傘。
中國的民族文化隱忍,很多人在工作、學習、生活中遭遇負性事件導致了心理壓力、負性情緒都會選擇扛、拖,這部分心理內容長時間得不到排解就容易抑鬱。加之中國人口基數大,實際上國內罹患抑鬱的人群數量是比較龐大的。以前資訊不豐富、思想不開化的時候,人們更多把抑鬱這樣的心理問題跟精神問題混淆,也會認為出現這些問題會被他人恥笑、嫌棄,所以都不敢公開談論。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媒體的宣傳、公眾人物的自我暴露、國外生活的接觸,為中國人認識抑鬱、接納抑鬱提供了條件。同時,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更加關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質。一旦心裡不舒服,就會主動向親友傾訴、向專業機構求助,希望找到解決辦法、儘快迴歸正常的心理和生活狀態。所以現在更多的人能夠坦然地面對抑鬱、談論抑鬱、治療抑鬱,這是一個好事。
抑鬱可以指抑鬱情緒、抑鬱狀態、抑鬱症,症狀逐步穩固和嚴重。抑鬱的主要表現是情緒低落、思維遲緩、行動減少。抑鬱的產生相當一部分是心理社會因素引起的,例如工作學習壓力大、婚戀情感不如意、人際關係不良等等,這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很容易遇到。出現抑鬱是需要及時調整甚至治療的,否則會越來越嚴重,比如嚴重的抑鬱症患者可能通過自殺來結束生命,這會患者本人帶來巨大的損失,給家人帶來深重的傷痛。所以有抑鬱需要及時聯絡專業的心理諮詢機構來專業調整或治療,抑鬱是心理問題,它是可以治癒的。
-
5 # 豆先生與玫瑰小姐
之所以會有這種說法,我覺得是隨著大家對心理健康精神健康的重視,因此有了更多的關注。而能夠有機會接觸治療,去主動尋求一些心理醫生救助的,多數是一些有一定自我意識,受過一定教育的人,因此才會給大家這樣的誤解。
作為飽受“抑鬱症”和抑鬱情緒困擾的人,想告訴你。請認真去辨析。抑鬱情緒幾乎每個人都有的,有抑鬱情緒不代表你有抑鬱症。長期處於抑鬱狀態是抑鬱症的一個臨床表現而已。
抑鬱症真正讓人感到痛苦的就是沒有“生命力”。控制情緒對於抑鬱症患者而言都是書上的話,實際作用不大。因為抑鬱症幾乎是喪失了生理上調控這些情緒的能力了。所以也會稱為情緒障礙。
希望給抑鬱症一些關愛和理解,給抑鬱症家屬也給予一些關愛和理解。
如果你深受其苦,請一定要正規醫院就醫。
如果你深受抑鬱症患者帶來的抑鬱情緒之苦,請多愛惜自己,不要妄想自己能夠以己之力可以幫她擺脫。這就是一個深淵,常常黑暗無邊或者烏雲密佈,你要努力讓自己不要掉進去。
-
6 # 安羽心理
你所以為的大家幾乎都以病態為美,更多的是出於你對真正抑鬱症的不瞭解吧。或者不是你是你和部分讓你得出這個結論的人,如果尚未真正的理解那些真正抑鬱症的人的內心,你又怎麼能知道那只是一種談資而不是他們的求助的行為。
我想不被理解對於很多人都是很難接受的,但如果他們仍然試圖去讓那些不理解他們的人瞭解他們,這本身就挺勇敢的。
不用急著去判定一件事,去了解一下他們出現背後的那些原因,如果你仍然認為這是一種自以為的光榮,這才是合適的,你所提出的看法和疑問也才是對你有意義的。
-
7 # 1225320089
抑鬱症是種時尚嗎?人生沒有錢,物質上的東西都可以,但是誰都不想有病,都想有個健康的身體,這樣說吧,社會變了,人也變了,上幾輩人,抑鬱症人很少見,因為他們做的多,想的少,容易滿足,為什麼現實社會,抑鬱症人會哪麼多,因為他們是和上幾輩人不同的思路,反過來說是想的多,做的少,心裡就沒有滿足感,所以當今社會,少年,中年人,抑鬱症人病著很多,其實好人永遠不理解病人的心裡有多痛苦,但是人於人的堅強也不一樣,有的人病了,就想告訴親人能得到一點安慰,和支援,但是有的人,痛死他還說我沒事,這就是人於人的心裡不一樣,安理來說,有句話不是說了嗎?有錢要藏,有病要說,因為人人。都會生病,生病有不是見不得人的事,有次在人群裡,看到一位老奶奶,坐在大路上大哭大叫,有人問他怎麼了,老奶奶說他一身很痛,正常人來說,痛了就找醫生啊,幹嘛哭啊,但是對老奶奶來說,可能哭一次比他找醫院心裡好過的,所以說正常人,無法理解病人的痛苦,和心情,
-
8 # 輕風的心靈花園
當人們去談論自己的抑鬱時,他們想要的可能是別人的關注、認可、支援、寬容等。
當然,也不排除有些人趕時髦說自己抑鬱,這類畢竟是少數。
抑鬱情緒在人群中比較普遍,但是還不足以稱為抑鬱症,很多人分不清其中的差別,把抑鬱情緒誤認為是抑鬱症。
抑鬱情緒主要感覺是情緒低落,疲憊,這種情緒具有普遍性,所以在聊起的時候很容易引起共鳴,這也是人們為什麼願意談論它,畢竟,當你心情低落的時候,你不會想要跟一個興高采烈的人去聊天,而是願意找同類去聊一聊。
-
9 # 育見家長匯
這是一種奇怪的現象。
有問題的人聲稱自己沒問題,沒問題的人嚷嚷著自己有問題。
作為現代人,沒幾個沒有點心理問題的。
但近幾年許多大明星名人出現抑鬱症後,使得這個病進入大眾的眼中。可能在這些拿這個標籤當談資的人,認為這是一種“富貴病”,可以達到他某種炫耀的目的。真正犯有抑鬱症的病友,是不會和你大談特談抑鬱症的。
這種情況,讓我想起以前的“神經衰弱”。
昨晚睡不好,今天就說自己神經衰弱,
昨天脾氣有些暴躁,今天就說自己神經衰弱了,
昨天情緒有些低落,今天就說自己神經衰弱了,
說到底,這種心態就和追星一樣,好像不這麼說,不這麼做,就會低人一等,趕不上潮流一樣。
其實,還是心智不夠成熟的表現。
-
10 # jhZH砥礪前行
謝繳請。
抑鬱是當今社會普遍現象,它是一種社會病態,而非時尚。大家覺得抑鬱是涵養的代名詞,因此受到越來越多的人崇敬和模拜。以病為美,抑鬱光榮。
抑都的形成有它的根源,一個人由於內在或外在原因,經常遭到這樣或那樣的殘酷打擊,壓力巨增,再加上思維模式單一,情緒調整較弱,對人生態度消極,長期沉浸在悲觀狀態之中,產生抑鬱,轉換為抑鬱情緒,嚴重可演變為抑鬱症。
抑鬱症形成都有主客現原因,這些原因都會被他人拿出來當茶餘飯後的淡資,以身正己。所以對待抑鬱症患者要給予同情理解,團結他們,幫助他們,而非諷刺挖苦。人人都獻出一點愛,社會就會變成美好的世界!
回覆列表
請不要這麼說,
真的抑鬱患者是很痛苦的,希望社會多給點寬容和理解,不要嘲笑他們。
如果真的這麼喜歡給自己貼標籤,哪天真的患病了,哭都沒地方哭
最近關注的一個網綜節目《奇葩說》,從第一季追到了現在。其中馬薇薇是一個非常強勢的辯手,口才出眾,氣場全開,有目共睹,作為一個堅強的女強人形象,沒有想到她不幸患了嚴重的抑鬱症。有網友評論說,自己在產後身體和心理方面都產生了巨大的變化,每天都泡在眼淚裡度過,並且不能自控,尚且只是疑似抑鬱症。想對比而言馬薇薇的病情著實令人心疼。
這是一個發展迅速的時代,也是一個相當浮躁的時代。在房價觸頂天花板,工資保障相對較低的國情之下,社會施加給年輕人的壓力越來越重,我們生活在巨大的壓力之中,北上廣尤甚。只有努力,拼命努力,才是唯一的出路!積極上進的我們把自己逼得太狠了,在艱難行進中碰壁、走彎路、接受擊打,直到出人頭地或一蹶不振。事實上,人生無論怎樣過,都會有遺憾,怎樣都不完美。既然這樣,何不就放過自己呢?
坐在電腦前的普通的我,日常往往是高喊著滿滿的正能量,然後喪喪的度過每一天。衝著第三杯黑咖啡依然睏倦,想起昨晚又熬夜刷劇到三點,導致早上反覆起床失敗,並險些遲到,慌慌忙忙開啟新的一天,晚上對著鏡子裡的黑眼圈懊惱——繼續敷著最貴的面膜,熬著最晚的夜,直到萬家燈火都熄滅,安心入眠。不能接受體重秤上的數字,暗自回味前天晚上的川味火鍋如何吞沒了我用汗水換來的馬甲線。在大學裡沒有好好學習,幾乎荒廢了的四年,並且養成了懶惰的壞習慣,這使我很難改掉。學生時期不按時吃飯,零食當飯的壞習慣導致腸胃不好,被迫養生。不愛惜視力,痴迷追劇,雙眼高度近視,裸眼出門碰到熟人打招呼不迴應被誤會目中無人。後悔上次在閒魚上跟買家互懟發揮得不夠淋漓盡致,給我中場休息時間我會表現得更好。跑出家門就再也沒回來的小貓,以及年邁病重離世的親人,我還沒有做好離別的心理準備。以及因為小的誤會賭氣失去的好朋友,隔了太久沒有勇氣再去重新找回,很可惜這輩子就此不會再有交集,這使我一度非常難過。我們每天都可能積攢遺憾和負能量,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如果調節不好,能把生活經營好真的太難了。
然而,我會繼續熬夜。因為熬夜是我跟自己對話交流和放鬆的最佳時間,一天的不良情緒儘量在睡前消化代謝完全。我的工作不會因為黑眼圈而打折扣,並且新學的化妝術可以完美遮住黑眼圈,幫助我恢復滿滿的活力。黑咖啡的味道乾脆又直接,我漸漸愛上。我開始每天積極運動,即使下雨即使天寒地凍。我因此不用和心愛的美食告別,過著“吃不胖”的人生。我開始看書,開始購買線上課程,自己在家學習鑽研,精進自己。我開始定鬧鐘,約小夥伴一起晨跑打卡,開始吃早飯,我的體質越來越好。我仍然愛追劇,手捧保溫杯,保溫杯裡泡著決明子,保護視力。再遇到不公平的事情不再逃避,勇敢站出來為自己發聲,捍衛自己的權利到最後。我接受了小貓離開的這件事,並祈禱它找到了比我更好的主人。我會在燒香祈福的時候為親人禱告,許願下輩子我們還能夠成為一家人。而失去的朋友,我依舊難過,我只能抱著接納的心態,祝願她一切都好。盡我所能,積極向上。
我想,心理壓力過大或是像馬薇薇這樣心理健康出現問題的人,需要暫時的降低對自己的要求,找到一個可以接納自己的舒適環境。接受家人朋友的溫暖,直面抑鬱症這隻“黑狗”,直到把它打敗。人無完人,強大如馬薇薇,都難闖過自己心裡那關,但她在面對“如果有忘情水的存在,喝下就能忘記一起煩惱和不開心,選擇喝還是不喝”的辯題時,堅定不喝的立場,表現非常堅強,表示不想忘記陪她共渡難關的親人和朋友,讓人心疼。頹廢沒什麼的,暫時休息也真的沒關係。而我想對內心受傷的人的關心:就請做一個廢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