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紅9九

    歷史上何進是比較優秀的軍事家,可能政治沒搞好。

    之所以說其是軍事家,他看出洛陽盆地的軍事價值,只要守住洛陽八關,洛陽必定是高枕無憂。

  • 2 # 隔壁老王二小

    何進是個悲劇人物,背了好多鍋。分析一個人物要結合他所在的時代和環境。

    1何進第一次露面是黃巾起義,被封為大將軍。對付黃巾軍。最後取得勝利,作為中央決策機關,體現了一定的能力。

    2漢靈帝為了削弱他的兵權,成立西園八校尉,他對此沒有什麼動作。

    3漢靈帝死後,他妹妹的兒子劉辨繼位,這個時候,考驗他政治水平的時候到了。

    4翻開東晉的歷史,我們知道,外戚與宦官輪流執政是東漢的一大特色。漢靈帝在的時候,宦官得勢,漢靈帝死了,何進有得勢的條件。

    5這個時候,何進的盟友士族站了出來,要誅殺宦官。

    6士族又是東漢時期崛起的又一大政治力量。在漢靈帝時遭到打壓,黃巾起義時,何進建議為了對抗黃巾軍,重新啟用士族。士族暫時與何進結盟。

    7看看何進的家勢,一個屠夫。屬於寒族中的寒族。如果不是妹妹當了皇后,皇太后,他一輩子也當不了大將軍。根據當時的情況,士族只可能與他暫時聯盟,不可能投靠他。

    8何進知道這點,當時最好的政治局面是維持外戚,宦官,士族的平衡。外戚暫時得勢,宦官不可能與士族結盟,這樣何進就可以穩穩的把控局面,從中取利。

    9但是士族不會甘心就這麼當外戚的附庸,所以拼命勸何進殺宦官。何進不傻,知道宦官死了,士族下個目標就是他,他搞不定士族,所以百般推脫。還拿出了何皇后來。

    10但宦官不這麼想,他們一直以為何進要殺他們。

    11士族後來又出了一個主意,遭四方軍事力量進京,震懾太后和宦官。這就引入了第四方力量。局勢更加複雜。何進當時想的可能是讓軍方,宦官,士族三方爭鬥,他從中取利。

    12但他沒有這樣的政治智慧,宦官卻一直以為是何進要殺他,於是先下手為強。

    13何進一死,士族以此為名,屠殺宦官。地方軍代表進駐京城,政變的紅利被地方軍隊勢力竊取。

  • 3 # 靈虛子

    最可悲者莫不過呂布,此人神勇過人。但是大腦簡單,貪財好色,有勇無謀!即是像陳宮那樣也扶持不了!一生被張飛稱做三姓家奴!後死在白門樓。可悲之至也!凡天下英雄,先勇而能起事,後謀則能成事!有謀無勇,平平一世,有勇無謀,死無喪處。智勇雙全,名利皆得!還要心胸寬廣,放眼天下,古往今來,幹大事者,誰不如此?

  • 4 # 藍天802532

    何進的做事方式讓人看到,一個人的能力是多麼的重要。能力差而憑運氣一時攀上了高處,其結局也是悽慘的。靈帝死後,皇子辨被推上了皇位,何進順理成章地成為了當朝的國舅,一時權傾朝野。可在對付十常侍的問題上,他一來,不注意策略,二來又不注意保密,結果反遭其害不說,還害得朝庭內外一遍混亂。漢朝末年,皇帝一直被架空的局面完全就是何進一手造成的。

  • 5 # 讀書寫心

    何進,何進,何時該進。

    以屠戶之身,幹大將軍之職,不該進的時候他進了。

    與十常侍矛盾已經不可調合,沒有先下手為強,該進的時候他不進了。

    不知己、不知人,慘死也不足為奇了。

    給我最大的警示:一是做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事,二是決定了就不要猶豫不決。

  • 6 # 陽光山上

    易經雲“負且乘,致寇至”。何進是典型的小人得志,才不堪任,又不謹守門戶,而致傷身辱國,禍亂天下。總結來看,違背了幾項行事的基本原則。

    1、機事不密。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機事不密則害成。幾次謀殺宦官,均走漏訊息,陷入被動,終被設計殺害。

    2、優柔寡斷,坐失良機。正君討賊為最佳良機,因何後(其妹妹)阻攔,沒有斬草除根,埋下禍患。

    3、莽撞無謀。不聽曹操陳琳之言,從袁紹之計,召外兵入京。機謀已經洩露,孤身犯險,終於送了性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現在跟媽媽相處很尷尬,就是我們都挺關心對方但是卻相處或者交流不自然,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