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千千千里馬
-
2 # 名師巨典
為什麼有些人會追求繪畫大師的真跡?馬未都說過一句話:文玩不分真假,只分新舊。只要真心喜歡,假的也是真的。即便是新的贗品,在未來也會變成古董。
買文玩分真假的人,大多不是出於喜歡,而是在乎其價值。這話說的是醍醐灌頂,振聾發聵,非常有道理。何必執著於真跡?喜歡不就行了!
書畫作品與文玩的不同之處可能就是書畫造假會落真跡的款兒,大眾迷迷惑惑分不清。其實對這種事兒也並不需要擔心,作品的真假跟價值是有關係的。
如果價值很高,自然要追求真跡,否則就成了“冤大頭”,但是如果價格不高,也配不上大師的名頭,真假且當一笑,自己喜歡就好。
如範曾早些年在地下室流水線作畫,畫作確實都是真跡,但價值高嗎?也不盡然。每張作品,畫家對其傾注的心血是不同的,所以在價值上也就會產生分歧。如果想要真品,而且是高水平真品,就需要找一些正規的機構買賣,再找專人鑑定。
喜歡真跡並沒有錯,但是真正的喜歡應該是出自對畫家的欣賞,歡呼話說就是你如真喜歡他的畫,你就要懂他的畫有哪些價值,當你真正懂了以後,自然也就能分清真假。至於分不清的時候,即便喜歡上假的了,又能怎麼樣?發自內心的喜歡不就行了,何必在乎真假!
-
3 # 布穀公社
追求繪畫大師真跡自然有其追求的道理。即便是想造個假也得看到真貨,才能將原作模仿個七七八八。
這裡有個著名的例子,那就是張大千。
張大千自然看了不少名家的真跡,以他的尿性,於是又造了不少的中國古代的名家名畫的仿作。涉及的畫家有石濤,八大山人,唐伯虎等等,是個全能的造假高手,且作假的手段達到了真假難辨的地步。
據說,在1968年,密歇根大學舉辦石濤大展時,應邀看展覽的張大千告訴他的朋友說“這張是我畫的”,走到另一幅畫前,又說“這張也是我畫的”。
當時,就將他的朋友嚇了個不輕。
再者,從學習的角度來說,一般性的要求是拒絕二手貨。
你想想,如果你吃的是別人咀嚼過的東西,你還吃得下去嗎?
從繪畫藝術的特性來看,透過真跡才能更好地分析大師們是如何在畫布上將色彩一層層畫上去的,才能分析、解構、復原大師創作時的流程,才能領會到大師繪畫技藝的精髓。
在中國有不少靠模仿外國名家名作的流水線畫匠。
湖南畫工趙小勇,混跡於深圳大芬村,20年畫了不下10萬幅梵高的作品,能夠在28分鐘之內畫好《向日葵》。但是,在他有機會到荷蘭的梵高博物館看到真跡時,瞬間崩潰了,他自言自語地說:“不一樣,還是不一樣,顏色有差別”。
這就是追求真跡的好處。
而收藏家對真跡的偏好,自然源於品質和品牌。繪畫大師本省就自帶流量和光環,大師的名字就是價值。
贗品終究是贗品,因為不是每一張繪畫贗品都出自張大千之手。
回覆列表
從簡單的繪畫圖式的意義來說,印刷品是基本可以反映出大事繪畫作品的一般面貌的。
但是,繪畫作品有自己的“全息”真實性。印刷品來自攝影圖片的反轉,經過攝影,再經過印刷這個環節,每一次的反轉,都會損失很多資訊。
因為,攝影本來就是光學反射原理,反射過程就對原物有一定的“誤讀”,所以,拍攝出來的影象是不能反映完全的真實影象的。
而且攝影的“眼睛”與我們人類的眼睛對影象的反映也是不一樣的。
從質感來說,繪畫大師的真跡,完全是真實的“物”,而攝影影象不是真實的“物”而是虛擬的“物”。
所以,研究繪畫大師的作品,最好看看真跡。
在真跡裡面,我們才能更真實的與大師對話藝術。
比如,繪畫的筆觸感,層次感,立體感,在真跡面前,這些問題會得到清清楚楚的回答,而在圖片上的模糊不清的。
繪畫最忌諱的就是模模糊糊,而繪畫,是實實在在一筆一畫出來的,所以,你要把自己的一筆一畫怎麼處理好,必須看看大師都真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