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精神知多少
-
2 # 精神科小趙醫生
我曾遇到過一個精神分裂症的男性患者。他覺得自己存在與眾不同的超能力,雖然看不見人,但卻能聽見有人說話。在面臨困難時,這個聲音會告訴自己怎麼解決問題。有時候他也會遇到煩惱,他不敢想事情,因為剛想到一件事情,好像大家就都知道了,有時他會很害怕。當我們接診這個患者時,簡單聊天你會發現他很正常,只是不怎麼愛說話。但當提到他的這些“超能力”,他就會有說不完的話,覺得很自豪,他說:“我不想來醫院,我不是有病,是他們還不能接受我的超能力,但慢慢的他們就會知道我說的都是真的。”
大部分輕、中度抑鬱症的患者是有自知力的,他們會主動求醫,但也有部分患者對抑鬱症的瞭解不夠,不能接受自己患有精神疾病、不能接受自己住精神專科醫院,所以拒絕求醫。而重度的抑鬱症患者,存在自殺、自傷行為的患者是沒有自知力的,他們一門心思的想著解脫自己,放棄生命,所以抑鬱症也應該引起預後的重視,並不是所有抑鬱症患者都對自己的疾病有所認識的。
多多關注親人和朋友,及時發現他們的異常,並在勸說下及時就診,對他們來說才是最好的關心。 -
3 # 霍體清
精神病人或者抑鬱症患者會主動要求看醫生嗎?
絕大多數精神病人或抑鬱症患者會有主動求知的動機和行為,他們他們痛苦,難受,但是很多人不敢說,或有的家人覺得孩子就是懶,沒必要看,還有就是認為談話不可能解決問題。
所以要有好的引導,普及心理方面的知識,讓這些人儘快康復。
謝邀,精神障礙病人能夠主動求醫的比例還是很少,這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精神障礙患者本身對疾病缺乏認識及批判能力,所以雖然罹患了精神障礙,但很多病人仍然不認為自己有病,也就不會主動求醫;還有一種原因是病人明明知道自己得了精神疾病,但由於這種精神疾病會給自己帶來很多負面效應,病人有一些病恥感,不希望別人,尤其是朋友或家人知道自己患病,同樣也沒有選擇到醫院就診。
我們平時在出門診的時候遇到的患者多數因為了解了精神科疾病,或者對自己的疾病有一定的認識,主動求醫對精神疾病的治療很關鍵,因為精神障礙很多診斷需要病人的臨床表現,能夠配合醫生的問診,讓醫生了解病人是明確診斷的重要條件;很多病人無法配合醫生的精神檢查,思維內容不暴露,或者否認病史,都給醫生對疾病做出診斷帶來難度;診斷不能明確,治療效果就會受到影響,導致疾病遷延。
很多精神障礙病人不願意主動就醫,也是受自身精神症狀影響導致,比如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可能會存在幻覺及妄想表現,而在我們臨床工作時,經常會遇到無法交流的病人;他們會自言自語,注意力不集中,憑空對話,當我們詢問原因時,他們又會可以的迴避;有些病人在疾病緩解之後會和醫生解釋,當時的幻覺或者妄想症狀影響著自己,比如命令性幻聽,讓病人不可以和醫生交流,否則就會懲罰自己等;有被害妄想的病人會擔心醫護人員也是謀害自己的人,所以拒絕配合;被洞悉感的病人會覺得自己的秘密,雖然沒有和大家說,但早就人盡皆知等等;這些五花八門的理由是我們常人難以想象的,但確確實實存在於病人的症狀之中,這也是精神障礙患者就診率低,治療不及時的原因。
相較於精神分裂症,抑鬱障礙的病人就診率要高一些,現在精神疾病的相關知識越來越受到關注,很多人也開始注重自己的情緒問題;所以我們現在看到很多抑鬱障礙的病人能夠主動來醫院就診,尋求醫生的幫助,儘早的接受系統治療。
身為醫生,我們很理解精神障礙病人不能及時就診的困難,所以這就需要病人的家人或者朋友盡到責任;如果您身邊有這樣的病人,他們因為各種原因不能及時接受治療,我們一定要時刻觀察患者的病情進展,發現病情不穩定,精神症狀加重的情況一定要抓緊治療;精神障礙是慢性疾病,尤其是如精神分裂症這樣的重性精神障礙,反覆發作三次以上可能需要終身服藥;在首次發病後積極治療,減少復發次數,都是對病人的極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