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多讀文史

    如題,先說觀點;首先在歷史上根本沒有“桃園三結義”這一記載或說“桃園三結義”這段故事是虛構的,你能接受不?至於出於友情還是利益這並不矛盾,兩者都有吧,三人有共同的夢想,利益是一致的。按照小說上的情節三人情投意合,哭的是面帶梨花不,這種情況不太可能考慮太多,結義金蘭出於友情的層面可能性更大。

    翻開《三國演義》上來就被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義結金蘭,勵志上報國家下安黎民的場景感動的熱血沸騰。劉關張結拜的經典橋段被無數人模仿,現代的電影、電視劇中兄弟結拜無不是斬雞頭、喝黃酒、才拜把子,關羽更是成為兄弟義氣的象徵。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這樣的豪言壯語說出來簡直讓人腦門充血,兄弟齊心有什麼事幹不成的。至於他們三人結義拜把子到底是處出於友情還是利益這就不太好判斷了。劉關張的結義後上報國家下安黎民,兄弟三人創出一片蜀漢基業這就夠了。

    有人可能說劉備與關張結拜,是先考慮利益的事。這種論斷真站不住腳,雖然劉備看人的眼光確實不錯,但是後期他也有很多看走眼的時候啊龐統就是好例子。至於桃園結義的事是假的是從正史《三國志》推斷出來的。

    第一處、《三國志.蜀書.關羽傳》寫道:“先主於鄉里合徒眾,而羽與張飛為之禦侮。先主為平原相,以羽、飛為別部司馬,分統部曲。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

    第二處、《三國志.蜀書.張飛傳》也寫道:“少與關羽俱事先主。羽年長數歲,飛兄事之。”

    第三處、《三國志.魏書.劉曄傳》也說:“且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

    這三條記載,只是說張飛把關羽當作哥哥看待,關羽和劉備也是君臣關係,二人忠心耿耿追隨劉備,而劉備對他們也十分親近,“恩若兄弟”“恩猶父子”,但並沒有說三人正式結拜為兄弟。

  • 2 # 清濁御史

    說到《三國演義》不得不提桃園三結義。亂事出梟雄劉、關、張三人可以說是三國中的核心人物,在賣草鞋的劉備號召下,劉關張組成了蜀漢政權最早的聯盟。雖然關羽、張飛二人不是謀臣但兩人武藝超群是三國中難得的將才。要說三人的結義目的,肯定有多重原因。

    一、情投,三人剛開始認識肯定不夾雜後來的利益,當時應該是情意相投才走到一起的。這也是為什麼關、張二人在劉備一無所有還能跟隨劉備的初中。

    二、意合,人都是從相識到相知,劉、關、張在這過程中也一定經歷過,新野戰敗後的不離不棄,包括劉備投靠袁紹是關羽的“過五關斬六將護嫂歸劉”所有這些經得起考驗的行為都證明了三人的意合。

    三、利益,說到利益這也是三人在一起理想的共識。假如沒有未來好日子的許諾結義肯定是很難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三人能力的增強,利益逐漸放大,後來的關羽之死中都有體現。

    綜上所述: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試用但不全對。

    讀歷史,看歷史,以史為誡共創美好明天!

  • 3 # 小兵讀史

    其實桃園三結義能夠傳為佳話,正是因為其純粹的友情,如果這樣一個友情故事,都把他認為是利益驅使,那麼這樣的人的眼中,是否還有親情,愛情,友情?人不是冰冷冷的機器,在更多事情面前,人類感性處理佔據的特別多,這就是人不同於其他事物的本質,真誠的交往和利益驅使的交往,如果是個正常人,不可能分辨不出來的。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結為異姓兄弟之後,是不是相互信任,相互支援,相互扶持,相互幫助,有些說他們三個結義就是利益驅使,後面慢慢的培養出感情的,我不贊同這種觀點!根本培養不出來的,因為你真誠對待某人時,你腦海中瞬間想起你曾經不夠真誠對待他,那麼他現在是不是也不夠真誠對待你呢?因為你的心已經不純粹了,人不要越活枷鎖越多,枷鎖越多,就越沒有純真,不知道你是否相信人與人之間存在相互吸引的特質,一眼就覺得這人就是對的!他看你也是同樣的。很純粹,高山流水伴知音!

  • 4 # 濤聲依舊Michael

    桃源三結義,在那個時間點,那個時候我覺得是出於真心,換種說法就是抱團取暖,互相依靠。在後期隨著時間推移和國家的局面發生了變化,人的心態也隨之改變,再後來,因為多年出生入死的兄弟陣亡了,難免帶著悲憤之心報仇,從而也達到個人的一些政治目的。

  • 5 # 猛將兄不斬無名之輩

    三結義是演義劉關張三人結識的故事,三人在亂世當中機緣巧合之下聚在一起,劉備說他是皇族血脈,關張勇武萬人敵,三人又都有想要幹一番大事業,一旦亂世起,因為劉備的血脈關係可以直接舉起義旗,關張的勇武可以衝鋒陷陣於沙場,於是三人義結金蘭,同心同德,為共同的理想前進,之後關羽被呂蒙斬下,劉備更是舉全國之力發兵東吳,三人義結金蘭剛開始可能是為了利益,後來更是有了情誼。可以說是名利雙收,三人共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劉國樑說馬龍求勝的慾望始終存在。能夠鼓舞球隊的整體士氣,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