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林國榮973
-
2 # 老漁破船
都差不多吧,三十白天玩,肆無忌憚的玩,晚上熬夜,最後總是堅持不住的睡了。參加工作後的三十,白天幫助大人做些雜活,晚上應該就是打撲克(沒有彩頭)或者看書吧,那時候還沒有麻將(解放以後麻將就被禁)沒有通宵電影
-
3 # 我心依舊135270406
我們小時候家裡比較落後,只有黑白電視,所以不怎麼看春晚,最喜歡玩鞭炮,一塊錢五盒的散裝刺炮,拿一個破碗,點了以後用碗蓋住,威力不大,能把碗炸一米左右高,也買威力大的彩雷王,五毛一個,能把碗炸七八米高,一群孩子在一起,讓一個膽大的去點著,然後捂住耳朵,站遠點,看著碗飛在空中,我們都好開心。
-
4 # 小葉烘焙坊8
小時候年三十老激動了,早早的洗完澡都換上新衣服,新鞋,那氛紛多熱鬧,現在過年都很冷清了,不知道是我大的原故還是沒有過年的紛圍
-
5 # 川京頁尤
年三十,早晨天微冷,經常會帶霧氣,一定會早起。
小時候:
兄弟姐妹分工,剪紅紙,貼對聯。桌椅、門、籮筐、爬梯等大件小件,幾張大紅紙,根據不一樣的用具,會剪不同尺寸大小,長短的紅紙,沾上稀飯湯粘上。對聯,小時候早些年,還是請能寫漂亮字的鄰居,竹墨毛筆在紅紙上寫,那時候還分不太清楚上下聯,是問長輩來區分。對聯的字如果陌生,識不全,就會問哥哥姐姐。貼對聯,需要藉助木爬梯,多人配合,那個時候的房子參照物沒有那麼明顯,需要專人看,邊貼邊擺正。這些任務,會花大概一上午的時間。
下午,兄弟姐妹先後陸續洗澡,把新衣服穿上。洗澡水,夜市柴火燒熱的。那時候,沒有洗衣機,都是媽媽手洗衣服。接著,準備好供奉,帶上香紙燭爆,到村裡的幾處固定地方燒香祭拜。
晚上,一桌飯菜,一家人年夜飯,說吉利的話語。沒有電視看。吃完飯,會放鞭炮。然後到比較親的長輩家簡單串門,聊會天。當晚,房間燈全部開啟,連續到初三。印象深刻的是,還有些年,用油燈。晚上守歲,看幾點接春,那個點會放多些量的鞭炮。
長大後:
姐姐妹妹嫁人了,哥哥成家了,目前的我還沒有。
貼對聯,紅紙的習俗還保留,會用漿糊,膠帶貼上。對聯,都是買寫好的,也可以識全字和區分上下聯。對正,也容易些。原來老房子拆了,建了新房。會花大概半個上午的時間。
下午,也是洗澡,穿新衣服。有熱水器,有洗衣機了。減少了很多工,輕鬆好些。然後,也是燒香祭拜祖先。
晚上,吃團圓飯,會少量喝些酒,給長輩、小朋友紅包。住媽媽身體健康,祝小朋友學習進步。然後,串門。回家看會春節晚會。再和家人聊天,閒談過去和接下去一年的想法和計劃。守歲到十二點,燒香放鞭炮和煙花。不用油燈了,也不用火柴點火。
程式簡化很多,年味感覺也淡了好多,是不是因為自己長大了。
懷念小時候,懷念小時候的年三十,不一樣的春節。你們會嗎?
回覆列表
過去物質少,生活困難在過大年期間想吃好幾天就感到快樂。現在年齡也大了、物質生活也很豐富,對於過年就沒有那麼重要,反正愛吃什麼就買什麼東西來開心過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