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醫掌上寶典
-
2 # 青檸記錄
胃不好,尤其是有胃潰瘍的人,常吃藥可能傷胃,出現急性胃出血、黏膜潰瘍。
學會以下幾個技巧,有助於減少藥物傷胃。
技巧一:選腸溶片或緩控釋劑型
藥物引起胃損傷的原因主要分為刺激胃酸分泌、抑制胃前列腺素的合成、直接刺激胃黏膜等。
布洛芬、紅黴素等藥物的 普通片劑或 膠囊主要在胃中溶解,可刺激區域性胃黏膜。
選腸溶或緩控釋劑型,有助減輕這種刺激。
胃不好的人看病時應該主動將病情告知醫生,以便選擇合適的劑型。
技巧二:不影響藥效時,飯後服藥
受食物影響大的藥物一般建議空腹服用,而部分藥物不受食物影響或者影響較小,如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撲熱息痛)、甲硝唑等藥。
胃不好的人諮詢醫生後,可選擇在飯後半小時左右服藥,減輕對胃的刺激,因為食物不僅中和了部分胃酸,而且可在胃壁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
技巧三:喝點蘇打水防燒心
部分降壓藥、解熱鎮痛藥、抗生素、激素可引起“燒心”症狀。
如果在服藥後出現了“燒心”症狀,可以在服藥一個小時後 喝點蘇打水 或者吃蘇打餅乾等鹼性食物,中和部分胃酸,從而緩解症狀。
當然,服藥後如出現持續腸胃不適,或有胃食管灼燒感、心窩部疼痛等嚴重症狀時,應及時就診,由醫生根據情況進行針對性治療或者調整用藥方案。
技巧四:正確的服藥方法
掌握正確的服藥方法也很重要,胃不好者最好採用站姿服藥和用適量水沖服。
如躺著服藥或者不用水沖服,藥物易停留在上消化道,溶解後區域性濃度很高,易造成胃黏膜損傷。
技巧五:站立吃藥
站立吃藥,吃藥後站立一段時間,能加快藥物透過食道和胃部的時間,避免和減少藥物對胃部的刺激。
技巧六:吃藥後多喝水
吃藥後適量多喝些水,除了治療胃病的藥物之外。這樣可以加快藥物在胃中的排空速度,稀釋藥物濃度,降低藥物的刺激性。
這樣不影響藥物的吸收,也不會影響藥物作用。
喝中藥會傷胃嗎
一般來講,藥物要辨析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有毒無毒等。
四氣是指寒、熱、溫、涼,五味是指辛、甘、酸、苦、鹹;其中苦寒藥多用於清熱、瀉火、解毒,但是久服易傷元氣,容易損傷脾胃功能。
如日常服用的板藍根,藥性苦寒,屬於清熱解毒的藥品,對於體質較強、易上火的人群療效較好,但如果患者本身屬於虛寒體質,面色發黃且經常拉肚子,則不宜久服,否則會因其苦寒傷胃,引起胃痛、怕冷、食慾不振等症。
此外,市場上流行的減肥養顏類中藥製劑,大多含有大黃等藥物,而大黃性味苦寒,更不宜久服,否則不但損傷脾胃,還可引發黑腸病、腎結石等病症。
服用中藥還要注意
1、控制服藥量
古語有“中藥灌滿腸”之說,這說明每次服用的中藥量是越多越好。
但飲入大量有苦味的藥液,刺激胃腸道畢竟不舒服,服藥量也要因人而異。
2、注意服用方法
服用時,先預備一杯溫開水,然後閉住氣,一口氣連續將中藥飲下,再用溫開水漱口,最後可嚼口香糖,以壓苦味。
有些病友為驅除苦味,喜歡在中藥中加糖,此法不妥,能不能加糖最好聽從醫生指導。
-
3 # 人生無悔_56627
胃不好的話,沒有特殊情況,儘量還是不要吃西藥了,西藥本身就傷胃。還是去拿一些中藥慢慢調理,之前胃不好的時候,有個老中醫還建議每天早上和晚上喝開水潑的雞蛋,可以在加一點蜂蜜,這樣對胃非常有好處,形成一層保護膜,也有利於吸收。
回覆列表
1.對同類疾病的西藥有好多種,可以選胃損傷比較小的西藥。
2.可以建議在飯後吃。
3.可以在吃西藥的同時再酌情選用一些保護胃黏膜的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