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82339466
-
2 # 大眾議事
普通話的形成早在1000多年前的遼金時期就已經開始了,那時隨著中國北方少數民族與大漢族的不斷融合交往逐漸出現了普通話的雛形。明朝以江淮語言為官方語言,到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時大批官員家眷奴僕隨之遷入,在此後二三百年間江淮官話與北京話不斷融合。直到公元1644年,清兵入關後,滿語口音與東北土語相近,滿清貴族和漢族官員溝通很吃力,有時還需要藉助肢體語言來表達,顯得很不方便,康熙帝下令所有滿人學說漢語。
至公元1728年,康熙便設立正音書館,北京話升級為清廷官方語言,也是現代普通話的前身。到公元1909年將北京話定名國語。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央政府以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為主要普通話標準化發音採集地,作為國家通用語言,並於1956年向全國推廣,這就是我們大家熟知的普通話的由來。
-
3 # 使用者7093949527
胡人入侵,胡人同漢人交流所生,胡人語音不正如同日本人“八嘎!你的良心大大的壞!”一個道理,所以才有了胡曾的《戲妻語語不正》,大概產生於蒙而定型於滿清,得益於滿清三百年大力推廣滿官話的承德話,有人企圖將其以正宗古漢語自居!滿遺太過份了!革命尚未成功啊
-
4 # 99隨便
假如你以為,普通話就是北京話,那就大錯特錯了。我們十幾億人學的普通話,實際上是一個小山村的方言!
普通話包含以下:元朝普通話,南京話,滿族發音特點。
最正宗的普通話,不是建國後的北京話,而是來自與北京市一山之隔的河北灤平縣。
河北灤平,一個山區小鎮,中國普通話之鄉。
最初的普通話形成於明朝。
明朝永樂年,朱棣奪位,從南京遷都北京,大批官員跟隨朱棣北上。
當時的北京人講的是元朝北京口音,與南京過來的官員們的口音融合,形成了新的北京話。
通常認為,這是第一代普通話。
第二代普通話形成於清朝。
滿人入侵中原,佔據了北京,他們也開始學習漢文化,其中就包括語言。
滿人的發音特點與漢人不同,在這個過程中,形成了新的普通話,即加入了滿族發音要素的新普通話。
至此,三種口音融合完畢,普通話正式出現了。
正式版本普通話在1953年的灤平縣採集。
建國後,由於戰亂,北京話已經發生了很大改變。
1953年,北京專家來到河北灤平縣,向當地村民進行錄音採集,整理出最正宗的普通話。
河北灤平縣村民的方言,為何有資格成為十幾億華人的標準語言?
清朝康熙年間,逐漸承德避暑山莊,灤平縣是必經之地,這裡被封閉起來,建成了皇家莊園。
既然是皇家莊園,普通人不得入內,這裡的北京話就被完好儲存下來。
隨後幾十年,戰亂中,北京的人口遷徙嚴重,語言也發生了很大變化。
相反,灤平縣地處閉塞,當地農民一輩子不會走出山區,他們說的都是純正的清朝時的官話,也就是普通話。
中國十幾億人學習的普通話,就是河北一處山區農村裡,村民說的方言,如果你沒聽說過這件事,你敢信嗎?
回覆列表
普通話應該是以北京話為標準的,北京話走到哪都聽得懂。還有東北三省河北一些地方也是以北京話為基礎,說出來和北京話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