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人類保留部分資源留給一部分人,人類能否度過地球的恢復期麼?
6
回覆列表
  • 1 # 三豐

    相信對於地球資源的枯竭都是大家很關心的問題,當然我們首先就要了解這個資源為何物,資源分為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而題主所提到的資源應該是屬於自然資源。

    資源可以分為再生資源和非再生資源

    再生資源就是在人類的幫助下可以重新生產的資源,如風能,太陽能,水能等。而非再生資源就如其字面意思一樣不可能再生的資源,這類資源是地球經過長期歷史的演變而儲存的原始資源,形成的時間很漫長,所以這裡資源一旦用完之後幾乎不可能再次產生,如石油,礦物質,煤,天然氣等。

    我們人類的能夠發展到如今的程度,大部分取決於非再生資源的利用和消耗,發展至如今可以說將來極有可能面臨資源枯竭的危險,那麼就像題主所假設的那樣,假如我們地球資源枯竭了人類該怎麼辦呢?人類保留部分資源留給一部分人,人類能否度過地球的恢復期麼?

    1.人類會尋找新的資源

    就像現在我們的科學家在在致力於尋找新的能源,以尋求減少對於地球資源的損耗獲得更多的能源,如核能源,利用氫的同位元素氘,在地球上這種資源不少於20萬億噸,產生的聚變所產生的能量能滿足人類百億年的需求。而我們地球只是宇宙中的一顆普通的行星,在眾多的行星上有著人類所意想不到的豐富的資源。所以地球上的資源枯竭後,人類可以到其他星球上尋找所能代替的資源。

    2.人類可以移居其他星球

    現在尋找可宜居星球也是科學家所探索的重點。雖然從千千萬萬顆星球中找到一個適合我們人類生存的星球猶如大海撈針,但是也從未放棄。當然除了尋找可宜居星球,科學家也在尋找可以改造一顆與地球類似的岩石行星,讓它變成可移居的星球,就像想改造火星,為此提出了很多方案,像是利用小行星撞擊火星,製造溫室效應,用微生物改造等等,這些方案都是理論上可以的方案,雖然現在操作起來可能難道較大,但是隨著人類的發展,改造火星還是很有可能的。

    當然所說的這些都是在擁有一定的技術之後才能實現的,所以保留的那一部分資源也只能留給那些高精尖的技術人才,才能打破僵局。

    我相信人類文明的發展不可能止步於地球。人類文明的發展空間終將上升到宇宙空間中,在那裡有著無法想象的豐富的資源。

  • 2 # 使用者5637143212382

    地球資源枯竭遲早所在,都要向太陽能方面發展,現今發展越來越快,時代科學進展對礦物積需球量很大,是人類多種數求物積生全需要品,人類需要礦物質,把地球面自源環境改變,把地底挖空真空,形成地球改變,發生變化是不可古量的災害,現在科學發展能進入外星球採礦物最好不過,如果人類遷移是不可能的,因為人類身體不適應,想了解空宙,要了解宇宙大氣層,

  • 3 # 希望d田野

    首先,地球上再生資源,有風能,太陽能,潮汐能等,而不可再生的資源主要有煤礦,金屬礦……據科學家估計,煤炭和石油還能讓地球人使用50-120年。

    那麼地球上的資源都枯竭了,作為地球上的人類我們該怎麼辦呢?

    有些人認為地球資源枯竭了可以到別的星球開採地球所需礦物資源,拿月球來講,月球離我們最近,目前人類登陸月球需要特殊的人才,可以說是萬中挑一,而且還要在地球上模擬月球環境訓練半至一年,所以並不是一個普通人想到月球就能到月球那麼簡單。何況機器在月球的真空狀態下能不能長期正常的工作也是個問題,如果登陸其它星球,由於重力太大的原因,人類的呼吸和行走都不能正常進行,何況還要在野外長期工作靠幾個人是永遠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有人說,地球上的資源枯竭了可以移居其它星球,但從月球來看,月球白天溫度大約127℃,晚上-183℃。且全真空狀態,生物一旦曝露在月球表面,不管是白天和晚上都有生命危險!如果拋開地球上的資源枯不枯竭的話題,我們只講到別的星球去旅行,除開離我們最近的月球,其它的好像都是以光年的路程計算。比如離地球42光年的星球HD40307g,一個單邊就是42光年,一個來回就是84光年,所以,與其去別的星球開採地球所需的資源,還不如好的珍惜和保護地球現有的資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長、教師,為什麼不能站在學生角度,去實施幫助、教育呢?難道我們只是監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