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做不出來放學別走
-
2 # 淺理數學
本人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幾何成績好壞是和空間想象力有一定關係的,但跟學生觀察力和思維能力更密切相關。
那麼如何提升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呢?我們可以藉助幾何模型教學道具和數學幾何軟體(幾何畫板)來增強孩子對空間認知力和空間想象力!教學幾何數模型如下圖(僅供參考):
幾何畫板(部分演示):
家長朋友,可以依據實際情況給孩子買適合的幾何模型教具,幾何畫板比較專業本人不作推薦(適用計算機能力較強和數學專業人士)。
當使用幾何模型,你的孩子熟悉並在腦海中對各種幾何圖形有一定印象,並在熟悉課本上的定理性質概念如初中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等定理性質及判斷條件的情況下,個人建議家長幫孩子找些相對應或相似的題型進行訓練,讓孩子自己觀察這些圖形之間的相同點或相似點,主動去聯絡課本教材需要用到那些定理性質,不斷強化孩子空間意識,觀察力和見題就感覺用什麼幾何知識點去解題的技巧能力!
-
3 # Maths小妙招
幾何題不會做,沒思路,空間想象力不夠不是主因,最主要是模型積累不夠的表現。幾何的基礎是圖形的性質,而不同的圖形性質可以搭建出各個模型,從而演化出我們熟悉的典型題目。得模型者得幾何,而模型思想的建立又並非一朝一夕,是需要同學們在大量的實戰做題和不斷總結方法中培養出來的。對於模型的理解和認識,分為很多層面,最淺的是基本的形似,看到圖形相仿或相似的題目,能夠有意識的聯想以前學過的題型並加以運用,套用,這是最簡單的模型思想。
其次,不會做幾何輔助線,往往是對關鍵詞不敏感。做幾何題的重點在於多種模型綜合運用,對模型的熟練掌握直接體現為:題中出現關鍵字眼的時候可以馬上在腦中反應出多種做法,並挑選出正確的做法。
學好幾何無非做好以下幾點:1、多做題,在起步初期,多見一些題,對一些模型有初步認識。2、多總結,儘量在老師的幫助下能夠總結出一些模型的主要輔助線做法和解題方法。3、多應用,多用模型解決問題,不要沒有方法的撞大運,要根據圖形特點思考解法。4、多完善,不斷做題總會有新的知識新增到已有的模型體系中來,不斷壯大自己的知識樹。5、多思考,對於任何一道題都有可能存在不止一種方法,每種方法涉及到的模型不盡相同,要能夠透過一題多解發現模型之間的相互關係,增強自己對模型的理解深度。
回覆列表
不知道你孩子是讀初中還是高中,但我先說說現在初中幾何的一些題型的原理吧!
初中數學,碰到的幾何,大多是三角形,矩形,圓形,座標軸拋物線,座標軸雙曲線,以及動點問題,之上幾種情況,除了動點問題需要一點空間抽象思維能力之外,別的全都是用我們學過平面幾何知識,這是需要積累的,不是你做一個兩個題就能解決得了的,需要的是你解決這個題後,為什麼要這麼做?或者為什麼要這麼做輔助線。已知告訴我們什麼?我們如何去求結果,或者如何證明?那如果是初中,該如何去改進呢,我來說說我的觀點(僅供參考):
一,現在遇到的題目,必須得弄懂,而且要知道它為什麼要這麼做,這樣可以減少後面程式的負擔
二,系統性的整理自己學過的知識,一個系統用一個本子總結出來。如圓冪定定理與三角形相似,圓周角性質是相關的,或者說是透過這兩個證明出來的。那麼,還會和什麼相關呢,或者三角形相似又和什麼有關,到最後還是和點和線有關係。多思考,多整理,就發發現,也只有那麼幾個圖形,那麼幾個系列可以整理的,回過頭來發現,初中的幾何知識好少呀,也就沒那麼複雜了!
四,動點問題,完成上面三項,多做幾個動點問題,他就會明白,萬變不離其宗的道理!
如果你小孩是高中,初中的方法對高中一樣有效,主要是立體幾何需要用到一定的空間邏輯思維,別的都大同小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