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章小飛魚

    不只是《紅樓夢》中的賈元春入宮為妃,不是幸福,古代皇宮中的女人,幾乎沒有幸福的。

    首先,我們從“擁有土面面積”來說。

    故宮始建於明永樂4年(1406年),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面積約為72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5.5萬平方米。相傳故宮一共有9999.5間,實際據1973年專家現場測量故宮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計8707間。按這樣計算下來,每一個妃子的宮殿,真的不敢說寬敞。而且宮宮相連,相處不好的,很可能憑空生出“楚河漢界”來,更是不可逾越。一生生活在那樣一個固定的空間裡,何談幸福?

    其次,我們再來分析一下妃子們“擁有的自由”。

    人們常說“一入宮門,不知何時再相見”,確實,宮裡的人,是絕對不允許隨意外出的,像民間的“走親串戶”更是想都別想。我們從《紅樓夢》中便可得知,元春入宮,直至被封為貴妃,才有資格回家“省親”,這其間要苦守宮中多少年啊!來之不易的“省親假”,也只有短短的一個白日時間,而且還得前呼後擁,片刻不得清靜。僅有如此的“自由”,何談幸福?

    最後,我們再來探討一下皇宮裡的生活。

    “皇宮裡的男人只有一個”,這話,並不算誇張!因為除了這一個皇帝、妃子、宮女外,其餘人都是太監了。用今天的詞來說,那就是男女比例相當的不均衡了!歷朝歷代,三宮六院七十三偏妃,多則三千佳麗,在皇帝面前混得很熟的,能有幾人!而這寥寥幾人,又須經歷何等的爭鬥,方能存活、方能得寵?不言也罷。“一入宮門深似海”,便是皇宮中生活的真實寫照了。整日生活在勾心鬥角、你爭我鬥之中,即使貴為皇后,可敢坦言幸福?

    也許是受古代物質條件的限制,人們更多的是用衣食無憂來指代幸福,但真正的“錦衣玉食”時,難言的苦惱便也出現在面前……

    時代發展到今天,用我們的眼光來審視賈元春等妃子,更是豪無幸福可言。

    古代最“高貴”的女人,與現代女性生活,遠非同日而語。我們更應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珍惜今天男女平等的文明社會。

  • 2 # 小馬達愛娛樂

    我喜歡紅樓,也研究過紅樓,我認為賈元春不幸福。之所以得出賈元春身為貴妃卻不幸福的結論,是從賈元春回家探親的一些言語分析出來的。

    作為貴妃,物質生活是很豐富的,不過有句話說“一入候門深似海”,進了皇宮以後不僅受到各種規範制度的約束,而且到哪都有人跟著,沒有自由。嬪妃之間還有勾心鬥 角,爭寵鬥勢。自然是不幸福的。

    原文如下:賈妃滿眼垂淚,方彼此上前廝見,一手攙賈母,一手攙王夫人, 三個人滿心裡皆有許多話,只是俱說不出,只管嗚咽對泣。邢夫人,李紈,王熙鳳,迎,探,惜三姊妹等,俱在旁圍繞,垂淚無言。半日,賈妃方忍悲強笑,安慰賈母,王夫人道: "當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見人的去處,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兒們一會,不說說笑笑,反倒哭起來。一會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來!"說到這句,不禁又哽咽起來。

    賈元春把後宮比作是那不得見人的去處,雖然她也像賈府的丫鬟擠破了腦袋想當少爺的侍妾一樣入宮選秀,但她心裡是不願意的,她入宮應該也是家族的安排,這一點她與襲人等希望當小妾的想法不同,襲人等是削尖了腦袋往裡鑽,而元春這樣的大家閨秀,想必也知道後宮的殘酷,沒有幸福可言,有永遠也無法阻止的宮鬥。

    證據二、元妃辭別時的不忍落淚。

    原文如下:眾人謝恩已畢, 執事太監啟道:"時已醜正三刻,請駕回鑾。"賈妃聽了,不由的滿眼又滾下淚來。 卻又勉強堆笑,拉住賈母,王夫人的手,緊緊的不忍釋放,再四叮嚀:"不須掛念,好生自養。如今天恩浩蕩,一月許進內省視一次,見面是盡有的,何必傷慘。倘明歲天恩仍許歸省,萬不可如此奢華靡費了!"賈母等已哭的哽噎難言了。賈妃雖不忍別, 怎奈皇家規範,違錯不得,只得忍心上輿去了。

    賈元春回家省親,就好比出嫁的姑娘回孃家,普通人家的女孩回孃家可以隨時回,而當了貴妃的賈元春回孃家,需要打報告,需要申請,需要批准,即便是孃家人入宮探視骨肉相見,也需要申請批准。所以賈元春才把皇宮說成是不得見人的去處,臨別時也不忍離去流淚不止。

    最後總結一下,賈元春的不幸不僅與自己的寵愛有關,也與孃家的勢力有關,賈府正是在走下坡路,所以才送女兒賈元春入宮選秀去了那不得見人的去處,回家省親雖然榮寵無比,但真正的幸福和恩寵卻是不易的,所以宮斗的結果和殘忍,也讓深處深宮的賈元春不得不謹慎小心,幸福更是如曇花一現,恩寵不在,別說幸福,自己性命和孃家的全族命運都會受到牽連。所以註定了賈元春這個貴妃是不幸福的,她的死也是宮斗的結果。

  • 3 # 熱藏

    元春的結局是不幸的。

    但是她也有過短暫的得意和輝煌,二十幾歲加封賢德妃,賈府專門建造大觀園迎接她省親,熱鬧歡騰。表面上風光無限,但是也有高處不勝寒的辛苦。

    幸福是什麼呢?

    有些人喜歡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感覺,那就去追求權力,對他來說那就是幸福;

    有些人喜歡榮華富貴,那就去追求財富,得到了他就會感到幸福;

    有些人喜歡平平淡淡、修籬種田,這也不失為一種幸福。

    但是對於後宮的女人,短暫的幸福常見,長久的幸福沒有。

  • 4 # 讀寫人家

    《紅樓夢》中的賈元春入宮實際上並沒有獲得更大的幸福,但是他的幸福是對別人來說的,是對他的家族來說的,對他本人來說沒有絲毫的幸福。

    為什麼呢?宮中的妃子這一塊可以說不併不是說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夫妻的這種幸福,僅僅是皇帝的一種玩物而已,那麼說他有什麼幸福而言呢,只能說他沒有幸福,只有苦衷。

    可是對於賈家來說,確實一切非常好的事情,當然也就是幸福的事情,為什麼呢?他們出人了出了妃子了,出了皇帝身邊的人呢,這樣來說對賈家是幸福,但是幸福中也隱藏著禍根,所以導致了最後的賈家的衰敗。

    賈元春有什麼幸福?要說幸福,他只能說是讓家裡人的獲得的幸福,他只能是用自己的苦和淚建立起了賈家的一種幸福而已。

  • 5 # 燕子歸巢作家

    賈元春省親時被封貴妃娘娘,在最美的年華、最好的時光裡,遇到一個最愛她的人,大觀園就是因她省親而建,也是她在背後守護著大觀園裡的少男少女們過著桃花源般的生活。縱使剎那盛開,瞬間凋零,以一世痴念,守一場心靈的地老天荒,何嘗不是一種無與倫比的幸福!

  • 6 # 鄧眼看世界

    賈元春在十六章被封妃。賈元春在當時進宮的時候差不多也就十五六歲,賈府把賈元春送進宮了,送賈元春進宮也就是因為想的是為了家族的利益。因為知道會有下滑的那天的,所以給家族先做好提前的打算。

    賈雲春從進宮的時候,到最後去世的時候,中間的時間大概是二十來年,封了貴妃沒有多少年就去世了。賈元春封妃還沒有傳開的時候,聽太監就來到賈府了傳的是讓賈政進宮的,但是賈政嚇壞了還是正是過生日的時候,賈母也是驚訝的很,賈府想的是已經對賈元春那裡沒什麼希望了。

    賈元春封為貴妃的原因:1、賈元春本身非常有才華,這在第十七回元春省親的時候介紹的很清楚。2、賈元春屬於“四大家族”。一個入選宮廷的女子的命運,和其家族的興衰榮辱息息相關。擴充套件資料元春之死賈元春就是賈家送進宮中為家族謀求利益的一個工具,入宮20年的時間,賈元春還沒有40歲就去了,也是在這裡,賈家走向急劇下滑的道路。賈元春的死亡就是四大家族的轉折點。但是,賈元春還不到四十就死於權勢的鬥爭當中。這樣的結局,可以說是一個後宮嬪妃最常見的命運之路。

    後來,盛寵一直不斷,在23歲的時候就被皇帝封為了賢德妃,後又晉升成為了貴妃。當賈元春被封為貴妃之後,身後的家族越發的肆無忌憚,在政治場上面樹立了很多的對手,又同時讓皇帝開始厭惡起來這種世家的家族。那些四大家族的政治敵人,看著皇帝對於四大家族稜模兩可的狀態,便開始逐步的向四大家族下手了。而四大家族當時最大的靠山就是已經是貴妃的賈元春了,在被陷害以及皇帝的默許下,賈元春終究是為這場政治鬥爭失去了自己的性命。

    綜上所述,賈元春在宮中肯定是不幸福的!

  • 7 # 瞭望塔吧啦

    賈元春貴妃

    不幸福,自古以來,皇帝身邊的佳麗太多,不可能個個都顧的來,紅樓夢裡的賈元春入宮,感覺政治成分的聯姻非常重,更像是安插在皇帝身邊的一個棋子,畢竟關係著四大家族的權勢利益。讀過《紅樓夢》的都或多或少都瞭解,賈元春封妃封的是不明不白的,堂堂一名皇帝的妃子在晉升為後宮之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貴妃後,應該會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孃家人也得封官加爵吧!昭告天下吧。

    可事實是四大家族都沒有動靜,跟沒封完全沒差別,至多向外人炫耀下我宮裡有人就沒別的了。那麼她在宮裡真的受寵嗎?賈政、賈赦等一群人不但不封官加爵,反而在得到賈元春封妃這個訊息之前,弄得人心惶惶。這一現象向我們表明,賈元春表面上得到盛寵,可是事實上卻是苦不敢言。正所謂,一入宮門深似海 ,從此良知是路人。

    賈元春從小15歲左右就入宮,到被冊封為貴妃,卻在宮裡一點都不受寵,入宮後還成為自己丈夫的手中的棋子,丈夫不但不愛自己,而且還一直想要毀滅自己的家族。真是可悲可嘆,一個可憐的女人。

  • 8 # 愛上文言文輕鬆寫作文

    李商隱《馬嵬》中有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意思是作為天子卻不能保護自己的愛人,不如普通人家,還能保護自己的愛人。

    如果幸福的定義是榮華富貴,那元春衣食無憂,華衣貴體,就是幸福的。

    嫁入豪門的女孩,也許衣食無憂的生活比空洞愛情更重要。很多女孩還是奉行寧可坐在寶馬上哭,也不坐在自行車上笑的。

    如果幸福的定義是讓愛自己的家人幸福,那元妃也是幸福的。

    元妃入宮後,她已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家族命運都維繫在她身上,她在朝廷,也無疑又為家族多了一層保護傘,整個家族的興衰和她個人的恩愛情仇比起來,更重要。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家族故,二者皆可拋。

    如果幸福定義是有一個只屬於自己,全心全意愛自己的男子,那元妃又是不幸的。

    皇宮之中,妃嬪眾多,勾心鬥角,一不小心就萬劫不復。而且深宮之內,毫無自由可言,想見到家人一面也規矩很多,一個人地位高了,家人也把你高高在上,家庭的溫情淡薄了。皇帝日理萬機,而且牽扯眾多,每一位妃子投入個人感情並不多,這樣看來又是不去普通女子。

  • 9 # 春風解語

    賈元春是賈府長女,她的出身就肩負著賈家的未來,古代的女子是無法選擇自己的婚姻的,特別是像賈府這樣的大家族,嫡女擔負的責任就更加重大了。

    賈元春省親,說的一番話,就證明了她的生活狀態

    賈元春在省親時,見到賈政時,對她父親說,“田舍之家雖齏鹽布帛終能聚天倫之樂,今雖富貴已極骨肉各方然終無意趣”。

    這段話透露出一個資訊,雖然賈元春步入了權利的中心,可是心中並不幸福,她渴望家庭的溫暖,而不是那冷冰冰的皇宮。

    對於元春如此真情流露的言語,她的父親賈政卻不能用情感撫慰。

    他只能不倫不類的回答說,“臣草莽寒門鳩群鴉屬之中豈意得徵鳳鸞之瑞,今貴人上錫天恩,下昭祖德此皆山川日月之精奇祖宗之遠德鍾於一人幸及政夫婦.且今上啟天地生物之大德,垂古今未有之曠恩雖肝腦塗地臣子豈能得報於萬一!惟朝乾夕惕忠於厥職外願我君萬壽千秋乃天下蒼生之同幸也.貴妃切勿以政夫婦殘年為念懣憤金懷更祈自加珍愛.惟業業兢兢勤慎恭肅以侍上庶不負上體貼眷愛如此之隆恩也。”

    父親對女兒說出這樣一段說辭,可以想見,在權利面前,即使是骨肉至親也不能有半分感情,這樣的榮華富貴,哪裡談得上幸福。

    賈元春在見到賈母與王夫人時,說過這樣一句話:“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把我嫁到那個見不得人的地方去?”

    這是元春心裡最真實的想法,作為賈家的嫡長女,她雖然富貴以極,但是卻擔負著振興賈府的責任,所以她的婚姻沒有幸福可言。

    不僅僅是賈元春對婚姻沒有自主權,連迎春、探春、惜春都沒有,她們的婚姻註定是政治的強強聯合,所以幸福是不存在的。

    封建社會的女性,不論是大家閨秀,還是平民女子,都沒有自主選擇幸福的權利,所以幸福與否,自己根本就無法選擇。

  • 10 # 星火情殤

    賈元春入宮,做了貴妃,是否幸福?首先我們要弄明白幸福的定義是什麼?

    紀柏倫說:

    滿足並不是幸福追求的理想,幸福是一種連續不斷的渴望。

    每個人都會渴望不斷的得到幸福,這就是幸福的基本含義。

    在直白一點,就是範偉在電影裡所說那樣:

    幸福就是我餓了,看別人手裡拿個肉包子,那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看別人穿了一件厚棉襖,他就比我幸福;我想上茅房,就一個坑,你蹲那了,你就比我幸福。

    手裡的肉包子,一件棉襖,蹲在那個坑上,這就是人心中的渴望,得到了就是幸福。

    寧願坐在寶馬裡哭,也不願坐在自行車上笑,這也是一種幸福,因為想坐在寶馬車裡哭,也是內心的一種渴望,得到了內心的渴望,那就是幸福。

    我們知道了幸福的基本含義,那麼接下來就分析下賈元春的內心是否幸福。

    首先,賈元春和薛寶釵比較,賈元春就是幸福的,薛寶釵渴望進宮,可是她選秀落選了,薛寶釵看著賈元春,就如同範偉看著穿著棉襖,手裡拿肉包子,還可以隨時能夠蹲坑的那個人,在薛寶釵眼裡,賈元春該有多幸福。

    渴望坐在寶馬車裡哭的人很多,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有機緣坐在寶馬車裡哭,賈元春就是坐在寶馬車裡哭的人,但誰又能肯定她不幸福呢!賈元春能坐到皇妃的位置,那也是多年奮鬥打拼出來的結果,天上沒有憑空掉餡餅的好事,賈元春選秀進宮的那一天開始,內心的渴望就是做皇妃,得到了內心的渴望後,難道她不幸福麼?她當然是幸福的,她還要渴望坐正宮娘娘,所以說。幸福就是一種連續不斷的渴望。

    其次坐不到寶馬車裡哭,難道你就能坐到自行車上笑麼?

    那也不一定,薛寶釵進宮選秀落選,就好比沒能坐到皇帝的這輛寶馬車裡,對比而言,於是薛寶釵只好坐到了賈寶玉這輛自行車上,她笑了麼?當然沒有,因為薛寶釵和賈寶玉他們兩個不匹配,無論坐寶馬車還是自行車,都是需要渴望和努力的,至於是哭還是笑,哭不一定就是不幸福,笑也不一定就幸福,關鍵取決寶馬和自行車是不是她內心的渴望。

    賈元春當上賢德妃,絕對是賈元春內心的渴望,賈元春出賣了秦可卿身為皇族血脈的祕密,用秦可卿年輕的生命,才換來渴望了已久的賢德妃這個顯赫的地位,在往上一步就是母儀天下,因此說,賈元春是幸福的。

    相比較而言,薛寶釵坐在賈寶玉的自行車上,看著坐在寶馬車裡的賈元春,心裡一定覺著賈元春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女人。

    最後,幸福是一種連續不斷的渴望。幸福的關鍵在於連續不斷。

    總有一天,一個人內心的渴望,總會有得不到的時候,渴望坐到寶馬車裡時,元春坐到了,她必然會感到幸福,薛寶釵沒有坐到,必然會感到不幸,賈元春渴望受到皇帝寵幸,沒得到皇帝寵幸前,一定是痛苦的,得到的那一刻,一定是幸福滿滿,賈元春渴望被封為皇妃,於是奮鬥了很多年,也痛苦了很多年,當她得到了賢德妃的封號,內心一定也是幸福的。可是賈元春依然還會有渴望。

    所以,人沒有永遠幸福的時候,連續不斷總會有被打斷停止的時候,人生的酸甜苦辣是一個迴圈,和生老病死一樣。

    因此總結出,幸福與否,取決你是否知足,知足才能長樂。滿足並不是幸福追求的理想,只有細品才能明唔,這句話才是幸福的真諦。因此,本人認為,賈元春進宮還是比較幸福的。

  • 11 # 踏月而來抱花眠

    看你對幸福的定義是什麼了?如果幸福是闔家團圓 ,那元春挺不幸福的。

    在她十幾歲時,就被選進宮,不是給皇帝當妃子,是做女史,大概是女官之類的。

    在宮裡的日子過得怎麼樣?元春哭訴:“不得見人的去處”。就這一句話,可見她在宮裡過得不好。

    也不知道她是怎麼爭取的,在進宮十幾年以後,忽然被加封“賢德妃”,還准許回家看看父母。這是盼了多少年都不敢想的好事啊!

    聽到能回家,元春必定歸心似箭,恨不得馬上長翅膀飛回去!但是,皇家規矩大啊!想回家你家得有房子,還得很大很大,沒有?那就蓋一個嘛!行,賈府花費巨大的財力、物力,歷經一年終於蓋好了大觀園,等著元妃回家省親呢。

    好不容易等到天黑,終於來了!姑娘回孃家,因為身份有了“皇妃”加持,奶奶、爹爹、媽媽、大爺、大娘等等長輩平輩晚輩,通通要給自己跪下磕頭,你說元春心裡會怎麼想?有幸福的感覺嗎?

  • 12 # 章孑建

    這個問題用書中賈元春的原話回答最合適

    看賈元春的原話:

    田舍之家,雖齏鹽布帛,終能聚天倫之樂;今雖富貴已極,骨肉各方,然終無意趣!

    再看另一段:

    半日,賈妃方忍悲強笑,安慰賈母、王夫人道:“當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見人的去處,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兒們一會,不說說笑笑,反倒哭起來。一會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來!”說到這句,不覺又哽咽起來。

    好一個“不得見人的去處”,好一個“然終無趣”,幸與不幸,不言自明也!

    元春是賈府的大小姐,出生在正月初一所以名字由此而起,也許是一年的開始出生,示意著賈府的興旺的好兆頭,所以賈府對這個大小姐從小就寄予厚望了,從小就嚴格對待她的教育,但賈元春確實聰明沒有讓家族失望,在十多歲的時候被選入宮做女史,那時候賈寶玉才出生三四歲,賈寶玉長大成年的時候,賈元春才被聖上封為貴妃,聽到這個訊息的賈家猶如中了一個頭等的彩票。

    因為賈元春從十多歲進入宮中都一直默默無聞,沒有任何的晉封的訊息,在當時的社會十七八歲是女人最鮮嫩的時候,這個時候沒有得到聖上恩寵,賈府也就沒有什麼希望了。但是誰知在二十三歲的時候卻被封為賢德妃,那是何等的大驚喜呀,為什麼在宮中十多年賈元春一直不得寵呢?而這次又得到聖上的寵愛又是因為什麼呢?

    第一、賈元春入宮的身份

    賈元春入宮的時候是做女官,被聖上譽為鳳藻宮尚書,從這可以看出賈元春是非常有文采的,在宮中負責一些文書的管理集收集,那麼她肯定能經常遇到皇帝,而後被皇帝賞識才會被封為妃。所以她跟其他的入宮選秀的秀女是不一樣的,按照秀女的晉封路程來看從秀女-嬪-妃-貴妃的套路,但是賈元春卻不是專職來選秀的,她在宮中是一個女秀才的存在,因為負責管理工作的原因被皇上寵幸。

    第二、賈元春的自身原因

    賈元春省親的時候看到戲子齡官,她的性格孤傲任性,但是賈元春對她是欣賞的是包容的,也許是看到齡官頗有她往日的影子。

    再者書中寫到賈薔為了博取齡官的一笑,不惜花大價錢買來訓練有序的雀鳥,最後齡官諷刺了賈薔說他就會把人買來關在牢籠中,沒想過她們的好不好。

    而賈元春在宮中也是猶如在牢籠中,沒有自由處處受著規矩的束縛,明處暗處都有著勾心鬥角。所以賈元春不想摻和這些宮中的明爭暗鬥,自己會選擇逃避,不爭寵不爭利。在陰暗的深宮中能保住性命都已經不錯了,後宮中最不缺的是才華出眾的美女,但是想要在這深宮中能生存的卻是很少。所以她在這深宮的繁花簇錦中使勁得把自己隱藏起來,不想被捲入女人的戰爭中。賈元春在宮中這麼長時間中,有爭寵的機會,但是她沒有要爭寵的心思。所以賈元春的爭跟不爭存在一念之差,就而爭跟不爭結果是不一樣的。

    第三、賈元春的醒悟

    相信大家都看過宮鬥劇,像延禧攻略中純厚的純妃,如懿傳單純的青櫻,甄嬛傳善良的甄嬛,她們性格都是恬靜毫無波瀾,一開始進宮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想著就這樣在深宮平安的孤獨終老,不願意被拉扯進後宮的爭鬥中。而最後因為某一個原因或者是某一個契機的提醒,讓她們意識到權力的重要性,開始逆襲使用詩詞或者歌賦來吸引皇上的欣賞。

    而賈元春正如她們一樣,在二十多歲的時候開始醒悟,擔起了興旺家族的使命。賈元春出身名門,才華出眾外貌也是數一數二的,一旦嶄露頭角必定會引來大家的矚目。她就猶如幽幽深宮中的紅梅,等待著冬季的到來慢慢的綻放,給了賈府一個大大的驚喜。

  • 13 # 鳳岐論壇

    《紅樓夢》中的賈元春入宮為妃,幸不幸福,這種問法本身就存在有問題。因為賈元春入宮為妃,從根本上來說,就不是以幸福不幸福作為婚姻標準的。從家族來說,能夠嫁給皇帝當上皇妃,是一種給整個家族帶來榮耀的事情,一人得道,雞狗昇天,這就意味著不管你是幸不幸福,她直接帶來的是一種家族的利益。另外,是封建社會的一種法治法規,皇帝繼位後,每個幾年就要選美,這是皇帝的聖旨,這是皇帝的旨意,這種選美關注的是皇族的利益,也不是關注的美女的利益。這就好像我們今天所說的“政治婚姻”,既然是政治婚姻,它追求的是權利間的互相關照,它從根本上不是以兒女的感情為出發點的。說一句笑話,一位美女要坐在“寶馬車”上了,就擺脫不了哭泣的命運,以此而論,你感覺賈元春幸不幸福呢!

  • 14 # good1296

    妃子並不幸福,她雖有一時繁華,卻身處爭寵鬥爭,一經失寵,空在冷宮,有的慘遭禍害。古人有見官莫向前之說,何況皇帝呢?高處必險哪!

  • 15 # 悠悠於茗

    不幸福啊,她至少有兩次自己親口表達過自己的感受。

    一次是去賈府省親時,也就是遊大觀園那次,她說皇宮是見不得人的去處,不知道和父母家人何時才能再相見。

    另外一次是她生病了,賈母等人去皇宮看她那次,她也表示了孤獨和無奈,想家人又不能常見,自己在皇宮裡感覺非常痛苦。

  • 16 # 我愛團團349

    《紅樓夢》中的賈元春入宮為妃,你覺得幸福嗎?

    幸福很抽象,有時卻又實實在在感受的到。

    “”求仁而得仁”如果說,她想要的是地位、尊貴和錦衣玉食,那麼她得到了,這一點來說,她或許是幸福的。但“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有得便有失,其它的,如果她不在乎,那便沒什麼可遺憾的。

  • 17 # 梅清幽

    《紅樓夢》中的賈元春入宮為妃,對於她的家族來說是一種幸福和榮耀,使家族更加的顯赫,以及獲得更多的政治利益;但是對於賈元春個人來說,宮廷似海,後宮爭鬥在宮中不能行差踏錯,每天過得如履薄冰,又不能享受天倫之樂,絲毫沒有幸福可言。

    在古代,皇帝為了制衡朝政,一般都會挑選大家族的嫡女進宮,後宮的爭鬥絲毫不亞於朝堂上的爭鬥。宮妃之間,為了上位,也是爭的你死我活,成日裡勾心鬥角,一點都不能放鬆,放鬆了就會被別人踩死。

    賈元春作為四大家族之一的賈府嫡女,又是賈府的大小姐,從一出生開始,就已經註定了她的命運。古時候的大家族,為了鞏固家族利益和朝堂上的政治利益,會在家族中選出一名嫡女,從小就教以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悉心栽培和養護,等到長大後送進宮。在宮中如果能被皇上寵幸並授以後宮妃位,那就使整個家族變得更加顯赫,也使整個家族中在朝堂上為官的男人們揚眉吐氣,為他們帶來了更多的政治利益,也為整個家族帶來無上榮耀。所謂的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也不過如此。

    在《紅樓夢》中,薛家是皇商。薛蟠護送薛寶釵進京選秀,也是一個例子。薛寶釵的父親死後,薛蟠又當不了大任,導致家中的生意一落千丈,他們家族中就想把寶釵送到皇宮選秀,如果選上了,也能使薛家重振舊業。士農工商,古代的商人處在最末等的地位,寶釵可能是因為自己家族商人的身份而沒有被選中。

    在古代,許多大家族女子的婚姻,都是以政治利益結合的,不會考慮個人的幸福,首先考慮的就是能為家族帶來多大的榮耀,能不能使家族顯赫,家族利益排在第一位。

    賈元春在宮中過得並不幸福,這從她省親的言辭中可以看出。她一見到賈母和王夫人就嗚咽對泣,心中有許多話都說不出。只能忍住悲傷,強顏歡笑,也有點埋怨家人當初送她到那見不得人的地方,好不容易回來了,就應該說說笑笑。言語間她也羨慕普通人家的粗茶淡飯,盡享天倫。這就說明賈元春在宮中過得並不幸福。

    《紅樓夢》中賈元春的入宮為妃,對於她自己而言,絲毫沒有幸福感。她在宮中孤苦寂寞,不能享受普通人家的天倫之樂,還要參與後宮的明爭暗鬥,稍有不慎,就會被別的宮妃踩死,一點幸福感都沒有。她的進宮為妃,只能給她的家族帶來榮耀和幸福,使她的家族更加顯赫,使她的家族獲得更多的政治利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500元左右山地車,麻煩大神推薦一下,身高168,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