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脾陽虛

    首先咱們看看明朝,明朝對讀書人可以說是真的好,好到什麼程度呢。明朝有內閣,內閣成員均為文人,能進入內閣可以說是明朝讀書人最高的待遇了,再說說內閣的權利1:內閣擁有擬票權,就是代皇帝草擬文書。2:能夠拒絕皇帝的手詔,中旨和口諭。

    將軍帶兵受文官節制,整個明朝完全是重文抑武,特別是土木堡之變以後,武人地位急劇下降,讀書人地位極度攀升,

    可隨意發牢騷抨擊朝政,人人都爭著因為進諫而被皇帝流放或者斬首抄家,以博取萬世清名為榮,

    由於文人相輕的毛病,引發了著名的“黨爭”,皇帝對此有時候竇沒有什麼辦法,不得已把官宦又放了出來。

    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明朝的讀書人可以免稅,明朝稅收可以說很低的了,讀書人更是減稅,免稅,這也導致了明朝後期土地兼併嚴重,從而引發叛亂。

    雍正做的火耗歸公,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當差,不就是取消和限制他們的特權嗎,古往今來有幾個皇帝這麼幹過,有幾個敢幹。

  • 2 # 輝老師說歷史

    雍正皇帝,即清朝的第五位皇帝,清世宗。全名叫愛新覺羅.胤禛。康熙皇帝的第四子。雍正皇帝在位期間,大刀闊斧的對行政機構、吏治做了一系列的改革。雍正帝在位期間,勤於政事,自詡“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

    在位期間做的最為著名的就是:一是攤丁入畝,二是火耗歸公,三是官兵一起當差。這都是雍正朝的三大德政,很是出名。還有一個就反貪汙高手段“即時候補”。回到題目上的問題,那為什麼雍正在位期間的三大德政,還是外貪政制度即時候補,實施這些好下政策加制度,反而被人黑呢?

    再好制度,再好政策出臺落地,肯定會損害一部分的利益;皇帝行政、吏治的改革,針對的是誰,這個我們不難理解。動了特權階級、官僚階級的乳酪,那當然是這些利益集團在抹黑雍正。下面我們來看看具體的事情。

    一、火耗歸公

    雍正二年的時候,正式實施火耗歸公。最早在山西推行,二年七月,推廣至全國。其真正的用意就是要打擊地方官員對老百姓的任意攤派行為。讓地方官員在徵稅的過程中,不敢再明目張膽的貪汙腐敗。地方官員的腰包不再那麼容易變的鼓鼓的。

    二、設立軍機處

    在雍正之前,國家最高的核心權力機構是什麼?議政王會議說的算,皇帝的話不一定就是最高的聖旨。現在設立了軍機處,國家的最高決策是軍機處來討論、研究,擬訂決策,最後皇帝來裁決。皇權高度集中,達到歷史上的頂峰。削弱了各部重要大臣的行使的權力,讓各部變成了執行的機構,喪失了決策、擬訂的權力。

    三、官兵一起當差

    官兵一起當差,實際就是官紳一體當差,一休納糧的意思。此政策是指“官員地主也必須繳納賦稅”。廢除了他們免稅的特權。此舉在由當時的政治經濟環境所決定的,在雍正即位初期,國家財政出現了嚴重危機,稅收的收入有限。在雍正以前,凡是官員地主特權階層都是免除賦稅,而財富往往就是集中在特權階層手中,老百姓的賦稅在無形中不斷在加重,所以會出臺政策來最佳化稅收的結構,此舉極大的改善了國庫的收入,但是損害的官員地主階級的利益。

    四、即時候補

    候補,在中國曆朝歷代都是很常見。具備當官資格的人有很多,但是僧多粥少,沒有辦法,沒有空缺的人只能等待,再等待了。候一個三五年的,都是很正常的。針對這個問題,雍正皇帝想出一個絕妙的好招,就是將此事與反腐聯絡在一起了。每次查辦大臣腐敗問題,就讓候補的官員就查問題,這些候補的官員,根據候什麼官位,也分一個三六九等。查出一個貪官,就地免職處分,空出來的位置,立刻就從相應官位的候補選出來,來補上空缺。這招夠狠,既解決了候補官員的問題,也極大的提高了反貪力度,讓地方官員不敢貪汙了,只要你敢,身邊就大把人盯著你的烏紗帽,而且人頭也不保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白聚晶瓷磚優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