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吾趣歷史
-
2 # 中原大俠岳飛
這個問題,本身就不對!雖然滿漢矛盾一直持續到清朝滅亡,但我們是自家兄弟,裡外還是分得清的,八國聯軍,是帝國主義強盜,是來搶劫殺人姦淫擄掠的,當時的人民除了害怕就是憎恨,不存在拍手稱快,拍手稱快的不能稱之為漢奸,應該是畜生!
-
3 # 呂小文
清朝最鼎盛的時期是康熙和乾隆的時期。從乾隆皇帝晚年的時候閉關鎖國,清朝的衰敗就已經開始了。那時有很多地方都報爆發了起義。最出名的組織比如嘉慶帝時期“白蓮教”,戰亂最苦的還是百姓。 直到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裝備不及英國的軍隊。只好委屈求全,割地賠款。此時的清政府也開始失去了民心。再到之後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戰爭。清政府一次次的讓步。讓百姓對此時的清政府感到極為悲憤。看到無能的統治組織被國外的軍隊吊打。對於被“奴役”瞭如此之久的百姓來說自然會拍手叫好
-
4 # 天津舊影
國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國。中國老百姓歷來是戰爭的旁觀者,沒有國家的概念,只有“官府”的概念。無論誰統治,都需要生活,也都需要交稅。因此,對於一個苛刻的官府,老百姓恨不得有外力來推翻----歷來如此。
-
5 # 科普道人
《知史以明鑑·查古以至今》
晚清是中國歷史上最屈辱的一段歷史。1900年8月14日,八國聯軍攻佔紫禁城,慈禧帶著光緒帝、皇后等人逃往西安。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民間對慈禧的逃跑則是一片歡呼,報章評論無不拍手稱快,甚至說:“恨其亡之遲耳!”。理論上來說,清朝百姓面對“外夷”,應該眾志成城,趕跑他們,事實卻大跌眼鏡,他們對於清朝,並沒有表現出太大的熱情。而是以一種旁觀者的身份,在看清朝和外夷作戰。
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英軍登陸後,清朝百姓夾道歡迎,英軍向當地居民購買蔬菜、牲畜、糧食,讓清朝百姓想不到的是,英軍竟會“付錢”,而且絕不克扣,這的確讓清朝百姓“受寵若驚”。於是,我們就看到了下面這一幕,當英軍和清軍,在珠江中作戰時,當地民眾,非但不惱羞成怒,反而興高采烈在遠處觀戰,幾乎所有的賭注都買英軍贏。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艦突破虎門要塞,沿珠江北上之時,江兩岸聚集了數萬的當地居民。他們十分淡定的觀看自己的清朝與外夷的戰事,當清軍戰船被擊沉後,兩岸的居民竟發出歡欣雀躍的聲音。尤其英法火燒圓明園後,當地民眾乘火打劫,把皇宮珍寶和富紳家財,洗劫一空,他們對清朝的財產似乎沒有什麼愛戴之心,下手絕不留情。清朝百姓的冷漠,在今天的人看來,簡直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事實上,對於苦難的清朝百姓來說,清朝對於百姓的關心程度,並沒有超過強盜對自己的關心程度。地域遼闊的清朝,是皇帝的私產;人口眾多的百姓,不過是給皇帝生產財富的苦力,給皇帝保衛江山的兵源。
鴉片戰爭打響的時候清朝百姓冷漠地面對一切,甚至懷著幸災樂禍的心情看昔日不可一世的兇殘的清朝,被更為厲害的洋人打得人仰馬翻。這對於苦難的清朝百姓來說,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既然被奴役是一種無法改變的宿命,被洋人奴役,與被清朝奴役,有什麼不同呢?清朝百姓的“麻木”,令英軍統帥巴夏禮十分困惑,他問身邊人,答曰:“君視民如草芥,民視君如寇仇;國不知有民,民就不知有國。清朝從來不把百姓當人看,這樣的清朝,與百姓何干呢?一旦有戰 事,才想起百姓,這樣清朝,讓百姓怎麼效忠和擁護?”
-
6 # 聽風聽音
要說複雜也複雜,要說簡單其實道理也非常簡單。今天的貪官汙吏被查,群眾一樣拍手叫好。如果當官不為人民百姓服務,卻只為謀取私利只能遭到唾棄。
回覆列表
因為當時老百姓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很多人就沒有什麼家國民族概念。再加上很多人認為這天下是愛新覺羅家的,和自己沒有多大關係,他們無所謂誰當皇帝,只要有飯吃、有錢花、有命活就行。所以八國聯軍侵華時,很多老百姓在看熱鬧,甚至還幫洋人把大炮從塘沽口拉到了北京,還幫洋人做一些後勤保障之類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