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把現場採訪做好,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採訪前的準備(一)瞭解和採訪有關的情況,掌握必要的資料。大到大政方針,小到新聞背景、事件的來龍去脈等等。(二)瞭解採訪物件。透過第二手材料,對採訪物件進行充分了解,並善於分析掌握其心理。對一些即興式的採訪,應根據現場的氣氛環境、人們對節目的反應,選擇有代表性的採訪物件,這對採訪的成功具有重要的作用。(三)設計採訪提綱。根據節目的主題,確定最佳的採訪角度,擬定一個與採訪物件談話的提綱。(四)精心設計採訪的第一句話。節目主持人現場採訪的第一句話是十分重要的,甚至關係到採訪能否順利地進行下去。採訪的第一句話,應儘量具體一些,提出的問題小一些,最好不提“有什麼感想”之類的“開放式”問題。要抓住採訪物件和受眾感興趣的“焦點”做突破口,引發開去,使採訪不斷深入、展開。二、運用好提問的技巧和方法(一)不同的環境與場合,不同的採訪物件,要求採訪者有不同的提問、語氣。在嚴肅、莊重的場合或採訪重要人物、外賓,提問言語要精煉、準確,儀態、語氣要莊重、嚴肅、認真,給人可信、可靠、願意溝通的感覺。在處理較輕鬆、明快的新聞時,就可以選用生動、活潑的話題,以親切、隨和的語調,讓觀眾在輕鬆、愉悅中瞭解人物和事件。而在突發事件的報道中,提問的節奏應加快,所提問題要直衝要害,以增強報道的時效性和現場感。(二)根據情況靈活運用提問方法。正問法:從正面提問,直截了當、開門見山提出問題。設問法:提出一些假設性的問題,以啟發引導採訪物件,談出其某方面的真實感受,並使採訪向深層發展。還有反問法、追問法、潛問法等等。(三)提問要儘量具體。只有具體的發問,才能得到具體、有意義的回答。(四)提問應該具有引導性。去年大慶市讓胡路改造工程剛剛結束,我們採訪了幾個有代表性的人物。在採訪計程車司機時,對話是這樣的:“師傅,您經常跑這條路嗎?”“是的。”“這條路以前是個什麼樣?”“以前啊不能提,到處是坑,晴天是灰,雨天是泥。以前我根本不想跑這條路。現在路修好了,在這條路上跑心情也舒暢多了。”把司機的真實感受直接傳達給觀眾,增強了新聞的可信性。(五)提問要有深度、有意義。主持人還應善於揣度採訪物件的心理,在採訪過程中發現更多更重要的新聞脈絡,及時掌握提問的方向,深入發掘新聞價值。(六)注意傾聽、及時反饋。主持人要聚精會神地傾聽。根據對方談話的內容、神態、語調、口氣等,作出各種合乎情理的反饋。這種反饋,或點頭示意,或眼神表情,都會給對方以積極影響,形成一個融洽的談話氣氛,使談話層層深入。三、要重視現場採訪中的螢幕形象(一)鏡頭前要有適當的表現欲。主持人在鏡頭前對新聞事件本身要有一種能動的反映,還要善於控制情緒,根據新聞的不同體裁,該高昂時高昂,該平緩時平緩。要使用口語和個性化的語言,以展現個性魅力。(二)要善於總結經驗。歷經不同的新聞事件、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採訪物件,都是一個新的挑戰,主持人要善於總結其中的成功經驗和失敗的教訓,為更好地樹立出鏡形象豐富自己。(三)加強文化知識和道德修養。包括一個人的知識水平、審美情趣、表達能力、思維方法、對問題的洞察力等,主持人的言行舉止要符合新聞工作者的道德規範。
要想把現場採訪做好,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採訪前的準備(一)瞭解和採訪有關的情況,掌握必要的資料。大到大政方針,小到新聞背景、事件的來龍去脈等等。(二)瞭解採訪物件。透過第二手材料,對採訪物件進行充分了解,並善於分析掌握其心理。對一些即興式的採訪,應根據現場的氣氛環境、人們對節目的反應,選擇有代表性的採訪物件,這對採訪的成功具有重要的作用。(三)設計採訪提綱。根據節目的主題,確定最佳的採訪角度,擬定一個與採訪物件談話的提綱。(四)精心設計採訪的第一句話。節目主持人現場採訪的第一句話是十分重要的,甚至關係到採訪能否順利地進行下去。採訪的第一句話,應儘量具體一些,提出的問題小一些,最好不提“有什麼感想”之類的“開放式”問題。要抓住採訪物件和受眾感興趣的“焦點”做突破口,引發開去,使採訪不斷深入、展開。二、運用好提問的技巧和方法(一)不同的環境與場合,不同的採訪物件,要求採訪者有不同的提問、語氣。在嚴肅、莊重的場合或採訪重要人物、外賓,提問言語要精煉、準確,儀態、語氣要莊重、嚴肅、認真,給人可信、可靠、願意溝通的感覺。在處理較輕鬆、明快的新聞時,就可以選用生動、活潑的話題,以親切、隨和的語調,讓觀眾在輕鬆、愉悅中瞭解人物和事件。而在突發事件的報道中,提問的節奏應加快,所提問題要直衝要害,以增強報道的時效性和現場感。(二)根據情況靈活運用提問方法。正問法:從正面提問,直截了當、開門見山提出問題。設問法:提出一些假設性的問題,以啟發引導採訪物件,談出其某方面的真實感受,並使採訪向深層發展。還有反問法、追問法、潛問法等等。(三)提問要儘量具體。只有具體的發問,才能得到具體、有意義的回答。(四)提問應該具有引導性。去年大慶市讓胡路改造工程剛剛結束,我們採訪了幾個有代表性的人物。在採訪計程車司機時,對話是這樣的:“師傅,您經常跑這條路嗎?”“是的。”“這條路以前是個什麼樣?”“以前啊不能提,到處是坑,晴天是灰,雨天是泥。以前我根本不想跑這條路。現在路修好了,在這條路上跑心情也舒暢多了。”把司機的真實感受直接傳達給觀眾,增強了新聞的可信性。(五)提問要有深度、有意義。主持人還應善於揣度採訪物件的心理,在採訪過程中發現更多更重要的新聞脈絡,及時掌握提問的方向,深入發掘新聞價值。(六)注意傾聽、及時反饋。主持人要聚精會神地傾聽。根據對方談話的內容、神態、語調、口氣等,作出各種合乎情理的反饋。這種反饋,或點頭示意,或眼神表情,都會給對方以積極影響,形成一個融洽的談話氣氛,使談話層層深入。三、要重視現場採訪中的螢幕形象(一)鏡頭前要有適當的表現欲。主持人在鏡頭前對新聞事件本身要有一種能動的反映,還要善於控制情緒,根據新聞的不同體裁,該高昂時高昂,該平緩時平緩。要使用口語和個性化的語言,以展現個性魅力。(二)要善於總結經驗。歷經不同的新聞事件、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採訪物件,都是一個新的挑戰,主持人要善於總結其中的成功經驗和失敗的教訓,為更好地樹立出鏡形象豐富自己。(三)加強文化知識和道德修養。包括一個人的知識水平、審美情趣、表達能力、思維方法、對問題的洞察力等,主持人的言行舉止要符合新聞工作者的道德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