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事如春夢了無痕81192

    我的觀點是人工智慧不能取代同聲傳譯!在2018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開幕式上,除了一般大型會議“標配”的同傳耳機,會場大螢幕兩側還提供了實時中英文字幕。有趣的是,雖然在同步翻譯相同的內容,但兩塊螢幕上的文字內容並不相同。據悉,左側螢幕來自訊飛聽見,右側則來自騰訊同傳。同場競技,乾貨十足的“別苗頭”之外,兩家公司的創始人也在“暗中較勁”。馬化騰在發言時表示,這次大會上,騰訊同傳的文字識別和翻譯都是由機器完成。人工智慧的應用總體上還處於初期階段,今天騰訊同傳全部依靠機器,而不是人機協作方式完成,這需要很大的勇氣。“機器需要識別不同人的口音,理解個性化的表達,這對於目前的人工智慧技術來說頗具挑戰性。”科大訊飛創始人劉慶峰也分享了自己對AI翻譯的看法。在他看來,眾多科技巨頭都在機器翻譯上取得了持續的進展和進步。然而,即使在未來,機器也並不會代替人類,人機耦合才是未來AI翻譯發展的關鍵。何為人機耦合?記者瞭解到,人機耦合指人與機器的合作。比如訊飛聽見在部分翻譯場景下,運用AI轉寫技術,配合同傳人員的同步翻譯,可最大效率地提供實時字幕支援,具有準確率高、轉寫速度快的優勢。

      總結來說,兩家公司創始人對於AI同傳今後的發展,可歸結為“與人類同傳各取所長、優勢互補”的大方向。但事實上,目前AI翻譯的水平,已經到了可以與人類媲美的水準。就在去年,由微軟亞洲研究院與雷德蒙研究院的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宣佈,其研發的機器翻譯系統在通用新聞報道測試集newstest2017的中-英測試集上,達到了可與人工翻譯媲美的水平。這是首個在新聞報道的翻譯質量和準確率上可以比肩人工翻譯的翻譯系統。雖然此次突破意義非凡,但研究人員卻提醒大家———這並不代表人類已經完全解決了機器翻譯的問題。原因在於,表達同一個句子的“正確的”方法不止一種。“由於翻譯沒有唯一的標準答案,它更像是一種藝術,因此需要更加複雜的演算法和系統去應對。”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自然語言計算組負責人周明表示,這也是為什麼機器翻譯比純粹的模式識別任務複雜得多,人們可能用不同的詞語來表達完全相同的意思,但未必能準確判斷哪一個更好。也就是說,正是複雜性讓機器翻譯成為一個極有挑戰性的問題。人工智慧翻譯雖然厲害,但本次大會依然設定了傳統的人工同傳。面對來自人工智慧的“威脅”,同聲傳譯員倒是十分坦然,因為翻譯過程中有許多文學性、修辭性的內容,是機器所實現不了的。此外,機器很難理解“口語的模糊邏輯”。根據國際會議口譯員協會規定,同傳譯員只要翻譯出演講者內容的80%就已經算合格了,100%的同傳幾乎是不可能的。正是這種模糊的東西使得機器翻譯更加困難。另外她還提到,除了字面理解人們說的話之外,還要感受說話者的情緒和心理活動,去理解話語背後的意圖,“這些目前只有人才能去識別、判斷。”新演算法將使機器日臻完善。此前,科大訊飛執行Quattroporte曾公開表示:我們一點都不用擔心人類翻譯會丟掉飯碗,將來的翻譯一定是人和機器之間一個良性的耦合互動。而上海外國語學院高翻學院的副院長吳剛博士表示:機器能夠取代翻譯當中技能比較單一,運用到人的智慧相對來說比較少的部分,從而讓人可以騰出更大的更多的精力來去從事更有創造力的活動。在未來,人工翻譯與機器翻譯在目標市場的分野上會逐漸明晰。機器翻譯和人工翻譯將佔據市場上不同的生態位,實現錯位競爭。例如,AI翻譯佔據主導的應用場景應當並不複雜,包括日常生活、外出旅遊等。而人工翻譯則主要面向對翻譯精度要求較嚴格的高階市場,比如文學、法律檔案、醫學資料等專業內容。不過,劉鐵巖對技術的進展表示樂觀,因為每年微軟的研究團隊以及整個學術界都會發明大量的新技術、新模型和新演算法,“我們可以預測的是,新技術的應用一定會讓機器翻譯的結果日臻完善。”

  • 2 # 恪守公誠禮信

    不會!人與人面對面的交談,透過語言文字傳遞的資訊只是一少部分。一句你吃了嗎,在不同的場合,面對不同的人,不同的語氣,不同的表情,傳遞的資訊,可能大相徑庭,更不用說漢語文字凝練的的博大精深了。

  • 3 # 龍貓資料

    目前不會,以後有可能會。

    現在語音識別技術還不能支援同聲傳譯,少數在會場應用的,多半是增加看點。不久之前在會場現場看了搜狗同傳,絕大多是斷句、意群識別還是存在很大問題的,無法理解講話人的意思,所以對應的翻譯嘛,就成了典型的“機翻體”。可能未來語義分割、語音識別發展成熟了,能夠識別出準確的意群、有效識別出口頭語等,在意思理解上升一個檔次,那時候再談論同聲傳譯也不遲。

    不過在未來,等到語義識別成熟了,再配合海量的語料庫積累,對於一些簡單的、要求不是特別特別高的會務翻譯,同傳還是可以勝任的,至少能夠為人工同傳提供一定的幫助。不過在一些重要場合下,還是需要人工來實現,畢竟人是有感情的,很多需要表達某種態度、情感的表達,或者言外之意的表達,機器翻譯是很難實現的。

    同傳不會被淘汰,但是對業務水平的要求卻越來越高了。那些只知其表,不知其理,能力不夠精的同傳,還是面臨被智慧代替的危險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西遊記》電視劇中,女兒國國王為什麼叫唐僧不叫三藏哥哥,而是叫御弟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