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胡說三農
-
2 # 思靜5627
還禮也分情況,正常情況下是禮尚往來,上次對方出多少你還多少,但也有特殊情況,比如上次對方給你出禮500元,但時間間隔太久,你就不能再按500元回禮了,應該按當地當時的回禮水平加上當時對方給你出禮的水平綜合考慮你回禮多少了,一般是大於對方出禮的水平的。還有對方出禮後你這裡出現重大變故,即使你回禮數額較對方出禮少對方也不會挑理的。畢竟都是朋友。
-
3 # 廣西小鄧
對於現在宴請給禮多少,我們都是按照上次給的結合現在的行情,增加一點。像朋友之間或同事之間宴請,之前自己也沒有什麼宴請,沒來過的,現在最少也要200元了。
在農村的話,各家宴請都有一本禮簿,登記了誰給的多少禮金,如果時間相隔太遠了,也不可能按照上次給的,都會結合現在的行情,適當的增加,也不會說按照以前多次來花過的總數,沒有這樣做的道理。
-
4 # 啊銘來了
在我們泉州晉江南安一帶,關於隨禮數主要分先後。如果朋友先結婚,正常就跟幾個共同的朋友商量一個合理的數目,一樣價,一般現在500-1000元,看關係親疏。如果是朋友後結婚,就看先結婚對方給了多少禮數,再論行情增加。比如早三四年給包了500,到今年正常800就行。
但是現在晉江很多地方都不收禮數了,特別是先於朋友結婚的基本不收。
觀點還有不足,諒解
-
5 # 使用者70428533076
要是在十年前,我會超過收禮的總數去還禮。現在只能按照上次的禮金去還了。現在,人們操辦酒席已經進化成賺錢的職業了,我虧大了。人們以各種名義設宴邀請,隨喜慶賀成了社會亂象。前年我給一朋友打電話。“喂,你的洗車行在哪呢?我想洗車呀!”“你就隨那麼點禮錢,都不夠我租門面的,哪有心思開洗車行啊!”哎!我要是隨你兩萬元,還不如我自己開呢!就說今年吧!我從5月份開始參加升學宴,都把我喝蒙了。二百多分就能上大學,我咋就沒趕上這好時候呢?命苦啊!剛接到了電話,9月3號升學宴。去吧!這可能是今年最後的一批大學生了。過了秋天,是結婚宴,現在的喜酒也醉人啊!
回覆列表
哈哈,你提出了這樣一個有意思的話題,來“刺探”我的秘密啊。
華人的禮數很多,也非常有講究。在非常講究的禮數當中的最基本的一條就是”禮尚往來”。說句實話,我上學的時候並沒有接觸到“禮尚往來”這個詞,也就更不明白這個詞究竟是什麼意思了。一直到我二十多歲的時候,經常被別人請去當紅白喜事的賬房先生,才知道了中國有個詞叫“禮尚往來”,也才明白了這個詞的意思。
“禮尚往來”中的“禮”是指“禮節”;“禮尚往來”中的“尚”是“尚且、注重”的意思;這個詞中的“往來”就是“有來有往”了。那麼,這個詞總的意思就是:做人,要懂得禮節和禮貌,要注重互相來往。
我們都知道,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是非常不容易的,為了生活,需要日日奔波。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與人之間很少有時間能夠禮節性地互相來往。只有遇到誰家辦了紅白喜事才聚一聚,去用金錢禮品“表示”一下“禮節”,這就是“隨禮”或“湊份子”。這些“份子錢”應該是多少呢?——這沒有標準。俗話說,親戚有遠近,朋友有厚薄。就看互相之間的關係了。
別人家“辦事”你“隨”了禮,你家“辦事”人家也是要“隨禮”(這叫“還禮”)的。這個“禮”的“還”法也沒有什麼硬性標準。一般情況下是:上次人家給你隨了多少禮,你就“還”人家多少禮,這不存在題主提出的“人家花錢總錢數”的問題(你這叫辦事隨禮次數的總計)。說到這裡,有人會說,張三家紅白喜事多,李四家紅白喜事少,如果按次數隨禮的話,李四不是吃虧了嗎?——“禮尚往來”不講究吃虧討便宜的事兒!如果斤斤計較還有什麼親友情分可言?
最後,我把我的“秘密”告訴題主,我是按“次數”還禮的!不存在“合計”還禮的事,如果真要“合計”還禮的話,那“佔便宜”的肯定是我了。不過,這是不是“親情盡失”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