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圖樂親子屋
-
2 # 伊頓名師
首先,小伊老師和您一起分析下孩子沉溺於手遊的原因。一是由於您平時缺少對孩子的陪伴,陪伴孩子的時間少,更談不上用心,孩子沉溺於遊戲難以自拔,一方面孩子用來打發閒暇的時間,更一方面則是孩子可以從遊戲中找回自信或者安慰。請您仔細觀察,看看孩子是不是缺乏安全感,您平時給孩子的關愛多嗎?如果您沒有做到的話,和您自身有很大的關係,您需要改變的是您的家庭教育方式,建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學會接納孩子
孩子也有心情不好或者狀態不佳的時候,在這個時候,我們要學會接納孩子的情緒,而不是單純地去打壓或者批評,這樣便會適得其反。學會接納孩子的不良情緒,幫助他去疏解,尤其是低年級不懂得表達的孩子,更要引導孩子慢慢地說出來,說出自己的不滿或者委屈,在孩子的情緒一個釋放的出口。
2.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
在傳統的教育觀念裡,只允許父母說,孩子只需要聽就可以了。這樣的結果是孩子和父母缺少溝通,對成長和學習都很不利,甚至導致很多人成年後和父母的關係不是太好。想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傾聽是基礎。讓孩子學會表達,願意向你傾訴,告訴你他的喜怒哀樂,你才能瞭解他,給他提出建議或者解決方法。
3.允許孩子釋放情緒
當孩子遇到不良情緒,沉溺於遊戲的時候,我們需要做的是首先是讓孩子平靜,讓他先把不良情緒釋放出去。待到孩子安靜下來時,在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是孩子單純地喜歡玩遊戲,自制力差還是遇到不良情緒沒法疏導?如果是第一種情況,作為父母就要和孩子一起分析利弊,給孩子講講道理,大多數的孩子還是聽得進去的。如果是第二種情況,作為父母應當讓孩子把情緒釋放出來,不然時間一久,孩子容易生病或者出現心理問題,對於比較脆弱的孩子,父母需要給孩子鼓勵,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引導孩子把不良情緒釋放出來,可以帶孩子到戶外運動,或者讓孩子寫寫日記,低年級的孩子透過畫畫或者沙盤遊戲的方式宣洩出來。
4.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
想要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而是父母長久的用心的有質量的陪伴。在陪伴孩子時切不可一邊玩手機一邊陪孩子,這樣敷衍的陪伴方式終究是不會帶給孩子益處的。看似你在陪伴孩子,實則你的一舉一動孩子都是看在眼裡的,所以這樣的陪伴也是大打折扣的。所以,陪伴孩子一定要用心,並且陪伴孩子要趁早,在低段做好孩子的陪伴,孩子在高段就不會出現問題。同時需要拿捏好愛和界限的尺度,對於原則性的事情一定要堅持,切不可溺愛孩子。
5.身體力行最重要
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的教育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想要避免孩子沉溺於遊戲,父母最好戒掉遊戲,更不能當著孩子的面玩遊戲。平時多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這些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父母希望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努力先做到,給孩子做好榜樣,孩子才會沿著父母的方向去發展。
家庭教育是一門大學問,切忌過於急躁,慢慢來,給孩子成長的空間,才能靜待花開。
回覆列表
以前我總以為似乎要專門拿出大把時間來陪孩子,因為找不到這麼多的時間,又陷入無可奈何的自責。但其實不是的,跟孩子在一起,只要你想,每一分鐘的質量都可以是優質的。看到孩子的需求(一般孩子會表達請你和他一起玩)——然後加入到孩子的行動(積極響應孩子的需求)——支援孩子的想法(再玩的中專注陪孩子一起玩,時刻鼓勵孩子的行為,態度要鼓勵,支援孩子想法)——是不是和孩子表達你的想法(鼓勵也要有實際的說辭,讚揚也要讚揚點,不能全是表面功夫)。 舉個反面例子:遊樂場有個孩子在玩喂小魚的遊戲,旁邊的爸爸在看手機,時不時說一句 寶寶真棒! 哎呦,真厲害! 全是不回頭不看孩子敷衍的感嘆詞,表面看是鼓勵了孩子,陪孩子,實際上你有多不用心,孩子最能發現,所以不要騙孩子,不要騙自己!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