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星空月冷

    首先呂不韋是位商人,古代仕農工商,商處在社會的最底層,雖然他掌權了12年,但到底他只是個南韓商人,以南韓商人的身份來到大秦,肯定不會有太多的宗親,而大秦的宗親勢力肯定很多,一個外來的商人僅僅憑藉十多年經營就想要奪取政權反抗現任的君主,這可能性幾乎為零!再者他也不一定有這樣的野心,他有功於大秦,沒有他的財力支援,就沒有秦莊襄王!大富大貴著,沒有必要冒滅族的風險去奪取所謂的政權

  • 2 # 鄧海春

    呂不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奇人,他的謀略和口才在中國歷史人物中當屬一流。司馬貞評價他“不韋釣奇,委質子楚。華陽立嗣,邯鄲獻女。及封河南,乃號仲父。徙蜀懲謗,懸金作語。籌策既成,富貴斯取。”呂不韋憑著一人之力、三寸不爛之舌,促成了自己終生的榮華富貴。他是中國歷史上最成功的商人之一,憑藉投資一個秦國質子嬴異人,贏得數不盡的財富和“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呂不韋的投資是成功的,他的眼光深遠獨到,在秦莊襄王死後又扶持嬴政上位,獨攬朝中大權。就是這樣一個有能力有心計的人,為什麼不在位高權重的時候廢了嬴政,自己當皇帝呢?

    首先,呂不韋可能從來沒有過謀反的想法。在戰國時期,秦國透過商鞅變法推行“重農抑商”政策,商人地位低下。儘管呂不韋后來成為秦國的相國,秦始皇嬴政的“仲父”,但還是改變不了他曾經出身卑微的事實,所以他才會廣納賢才、編書著作,維持相國的名聲和地位都已經是十分艱難了,更別提謀權篡位。儘管權傾天下,但他深知自己是“狐假虎威”,只有嬴異人和嬴政的地位穩固,才有他的榮華富貴,或許他心裡從來沒想過把王位佔為己有。

    呂不韋是一個很有抱負的人,他不甘心一輩子都當一個商人,而是要做一個名垂史冊的人物。他與其父親的對話也可以看出他的目光之長遠,不韋問其父:“耕田之利幾倍?”曰:“十倍。”“珠玉之贏幾倍?”曰:“百倍。”“立國家之主贏幾倍?”曰:“無數。”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餘食;今建國立君,澤呵以遺世。願往事之。”呂不韋是一個典型的商人——“投機取巧”、“趨名逐利”,卻不是一個天生的君王,他沒有秦始皇橫掃六國的絕世胸懷,沒有劉邦項羽的豪情壯志。在他的思想裡面,不是要做一個君主,而是確立國君。因此他才四處奔走力保嬴異人,面對日漸成熟的嬴政也懂得審時度勢,呂不韋是個好商人,卻成不了好君主。

    呂不韋獨攬大權不過數年,儘管權勢很大,但是想要篡位顯然是不可能的。從商鞅變法時秦國就註定是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國家。而且自周朝以來,只有貴族才能掌握國家大權,想要打破這種貴族壟斷,別說是呂不韋了,就是當初同為“平民相國”的張儀、范雎都沒有做到。張儀“橫強破縱”有功,因秦武王不喜而被驅逐、范雎“遠交近攻”使諸侯歸附秦國,也害怕被秦昭王殺掉,找藉口辭歸封地,不久病逝。呂不韋只是比普通平民還要低一等的商賈,資助國君雖是從龍之功,但卻並未立下功勳,不是貴族的出身,在禮法上已經被釘死了。

    嬴異人當了三年秦王之後便撒手人寰,呂不韋順水推舟得大權獨攬,他的投資有了巨大的回報。嬴異人是他立足秦國的根本,而新晉秦王嬴政卻並不是,儘管他很快清醒過來,擺脫趙姬的糾纏,但還是不敵日益強大的嬴政,最終因秦始皇一句:“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萬戶侯,君何親於秦,號稱仲父“,在自己的封地“自度稍侵,恐誅,乃飲鴆而亡。“

  • 3 # 幽谷礁人

    我同意星空冷月的回答,畢竟呂不韋是南韓人,根基不深,勢力有限。不具有政變奪權的先天條件。秦王又很聰慧英武,在這種情況下他就是想篡位也沒有勝算,只能招至秦國的大亂,最後必然要被秦國的王族剿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運用好買賣點技巧去抓住強勢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