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社會歷史觀

    西夏之所以能在獨立後有這麼強大的戰鬥力,甚至在宋夏和遼夏的戰爭中大獲全勝,我認為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天時:西夏的重點聚集地在鄂爾多斯的肥美牧場,而且遼闊的草原為西夏軍隊提供了充裕的放牧條件。除此之外呢,西夏王朝物產豐富,往來貿易頻繁,所以十分富有。

    2.地利:歷代所擴充的廣闊地盤,雖然遠遠比不上宋遼,但是地勢艱險,很多地方易守難攻。

    3.人和:党項族非常團結,全民皆兵,而且那時幾乎都能參加訓練,短時間就能聚集強大的軍隊。

    但是為什麼會被蒙古一舉擊敗呢?請聽我接下來闡述的原因:

    1.後期的局勢相對穩定,党項族實際已經沒那麼強大的軍事實力了,而蒙古鐵騎剛剛開始征服之旅,他們的攻擊勢不可擋,然而就算這樣,蒙古也是攻擊了六次才擊敗了西夏民族。

    2.金夏同盟解散,二者自相殘殺,給了蒙古軍隊充分的進攻時間。

    3.西夏內部也多次發生內亂,最後一度導致國家經濟體系紊亂,政治混亂。

    西夏絕對是一個不可小覷的國家,但是他同樣有著不能長期存在的弱點,這就是它失敗的原因。

  • 2 # BV瘋言瘋語

    你好,之前的兩位朋友已經回答的十分全面,那我就簡單的補充一下戰爭特點吧!

    另外,蒙古人擅長騎射,戰爭路徑屬於“南下”作戰,一路衝鋒,勢如破竹,戰爭消耗小於別國。所以戰勝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

  • 3 # 容我漫溯

    西夏是歷史上党項人建立的朝代,存在時間為1038年—1227年,一共不到200年。西夏的祖先是唐代時原來住在四川地區的党項少數民族政權,因為平叛有功被唐王朝冊封於以銀州、夏州為核心的河套地區。一直持續唐、五代又至宋朝。

    在這個時間段,他的鄰居都有誰?都是什麼情況呢?

    東邊,起初是宋國,即歷史上的北宋;東北面起初為遼朝。

    ————

    很多人說,好的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但是作為北宋來說,開端卻不樂觀:因為是奪取的孤兒寡母的政權,所以開車皇帝老趙有些心虛,滋怕他的手下也舊事重演,即位之始就迫不及待導了一出得意的好戲,杯酒釋兵權。臣子們當然也就坡下驢——誰願意刀頭舔血腦袋總是系在褲腰帶上呢,回家做富家翁帶孫子多好。好麼,北方草原大漠自不必說,連千百年來的軍事重鎮燕然十六州都不放在心上了。

    北方呢,先是遼國,再是女真的金國。契丹族的阿保機在公元十世紀建立了遼國,經歷了與中原和西方各國的交往、融匯眾長以帶來的卓有成效地促進政治、經濟和文化各個方面的迅速發展後,不可避免的因為政權的老化、腐朽,直到1125年為金所滅。

    西夏曾經在宋夏戰爭與遼夏戰爭中大致獲勝,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這是一場勢均力敵的博弈,夏政權終究衝破遼宋的制約,甚至大佔上風,接受了多年宋朝的歲幣。

    金朝崛起並滅遼、北宋後,西夏改臣服金朝,獲得不少土地。兩國建立金夏同盟而大致和平。 然而,一切都只是歷史上進化的更強者採取的委婉的套路。雖然金國統治時期,西夏還能苟延殘喘,然而,歷史的車輪流流,另一個超級怪獸來臨了:蒙元。

    蒙古政權的興起,是東亞乃至當時全世界的災難,西夏作為蒙古與南宋、西域之間的石頭,自然首當其衝。然而強大的蒙古軍事力量針對日落長河的西夏,卻也不是十分順利。其時蒙古尚未滅金,在對西夏的軍事打擊中,沒落的金朝未能做到唇齒相依,對西夏予以有效救助經歷三次規模龐大的軍事行動,西夏終歸亡敗。而蒙古政權也在對西夏的軍事行動中付出了相當慘痛的代價,甚至蒙古的締造者鐵木真也在1227年在征伐西夏的時候去世。

    宋遼金夏時期,我們的歷史課本是以宋代為正朔的,事實上,那三百年左右的歷史中,華夏大地卻沒有幾十年真正的平靜,宋有宋的胡塵淚,金有金的遼禍患,即使我們熟知的歷史上的那段歷史名人,也不乏顛沛流離、憑欄涕淚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人言“一槽拴不住兩叫驢”,叫驢是公的母的?如何理解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