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卡門觀世界

    你之前查過是陽性的話,不會消失的,不排除這次檢查那個環節是否出現了問題,造成了假陰性,需要到疾控中心複檢。如果你自己認為自己出現的一些症狀很像艾滋病的症狀,那麼就需要一些輔助檢查來證實。你現在不管你是那種情況都要複檢。

  • 2 # 龍大夫的肝病課堂

    艾滋病症狀很明顯,4個月檢查卻是陰性的,這是怎麼回事?“很明顯”,兩個字:

    恐艾!

    因為,按一般的思維來說,人害怕一樣東西,當檢查可以排除的時候,正常的反應應該高興才對,但提問的人仍然充滿憂慮和迷茫,這是一種心理問題!

    我是感染科的龍大夫,接觸過各種各樣的恐艾這,幫助他們解除恐懼,也幫助一些可能感染艾滋病的人,最終確定診斷並積極接受治療。

    在臨床中,經常發現有像這樣的人:起初是因為有高危性行為,偶然的機會了解到艾滋病,進而去網上搜索艾滋病的症狀,然後就用網上的症狀一一跟自己對號入座。

    症狀這種事情,有時候很奇怪,招之即來揮之即去。比如,有過高危性行為的人,可能當時行為中會受涼,或有一些劇烈的動作,導致感冒,或肌肉收縮產生的肌肉痠痛,或用力、能量消耗過度導致乏力,等等,通常是恐艾症狀的觸發點。

    感冒總會出現發熱、各種各樣的不舒服,這些不舒服,要是用網上搜索來的還是所謂的“艾滋症狀”去對應,肯定都能夠搭上邊的。因為艾滋病毒也是一種病毒,它所出現的急性非特異性症狀,和鼻病毒引起感冒的一些症狀,有很多相似之處。

    恐艾者不但症狀,這些症狀還總是揮之不去的。主要的原因是,這部分人在潛意識裡,想要“保留”這些症狀,(有些人要是不整天唸叨這些症狀,就無法活似的)以便對號入座,而不去積極治療。

    另外一個方面,恐艾的人心理非常焦慮,又可能大量抽菸、沒有休息好、沒有吃好等各種揮霍身體的精力。那麼,在這種身體整體狀況不好的情況下,免疫力肯定下降,容易出現其他更多的症狀,也是很正常的。

    如果始終出現一些症狀,又沒有確診艾滋病,又到了排除的時間,但依然無法釋然。這個時候,就可能需要心理干預。

    心理干預分為行為干預和藥物干預。行為干預是做自我的心理調整,可以自行調整,也可以在心理醫生的指導下。效果不好的話,適當的可以吃點抗焦慮藥。

    抗焦慮藥物,並不是人們想象中的催眠藥。有一些抗焦慮藥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調節大腦神經遞質的平衡,使大腦的思維傾向於更正面、更樂觀、更積極。

    除了心理治療之外,在長期出現一些低熱、咽喉腫脹或者能摸到淋巴結等這些有實際意義的症狀和體徵的情況下,就要去正規的醫院檢查一下。

  • 3 # 波波醫生說健康

    我是從事公共衛生的醫生,在疾控中心做艾滋病及肺結核防治工作,我來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我艾滋病症狀很明顯,四個月了去檢查結果是陰性的,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個問題在我工作中至少遇到上百次了,那麼我再來給大家說說是怎麼回事。

    首先你說的症狀明顯,其實是由於你的心理作用引起的。艾滋病的症狀不典型,而且艾滋病感染的初期的症狀都是一過性的,持續時間為一個月左右,一般以輕微發熱、皮疹和淋巴結腫大為主要表現,會自行消退!之所以說你這是心理作用,因為在心理學上有專門的解釋的。這些所謂的【症狀】都來源於你的恐艾,因為你害怕自己感染上艾滋病,你害怕艾滋病所帶來的後果,還有可能是你對自己有過高危行為的自責。

    但是你距離高危行為都4個月了,檢查都是陰性,這都可以完全排除了,為何不相信科學呢?現在最新的第四代檢測試劑可以將【視窗期】縮短到半個月,我相信你都4個月了,檢查不止一次吧?既然每次都是陰性,那麼出錯的機率幾乎為零了,為何不相信結果呢?還要自己折磨自己呢?

    所以你要相信科學,你要相信結果,平時做運動,少去思考這些,慢慢的就放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工智慧成為“新寵”,製造行業如何以“智”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