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空之城521

    歷史上,魏國,曹操本身就雄才大略,手下謀士有郭嘉、荀彧、賈詡、荀攸、程昱,東吳張昭、魯肅、張紘、顧雍、諸葛瑾、步騭、闞澤。諸葛亮沒出山時,這兩家的謀士已經營多年,諸葛亮去了也進不了核心領導層,只能賭劉備這邊了。他們兄弟三人,各事一主,說明都沒有大的政治綱領,定國之策,諸葛亮的隆中對有借用劉邦被封漢王出川的故事,想再來一次。

  • 2 # 分光化影飛

    這個問題有兩個疑問。

    一是諸葛亮為何投靠劉備,而不是曹操,孫權之輩?

    二是諸葛亮如此有才能,為何要投靠別人,而不自立?

    不過既然看到了,在這就發表一下自己的拙見。

    第一,這個問題之前在下解釋過,諸葛亮隨劉備出山,那是天意,說白了是上天早就安排好的,其實也是作者故意安排好的,書中也有暗示,就是劉備第三次來到草蘆,帶走諸葛亮時,水鏡先生說:孔明得其主不得其時。這句話什麼意思?意思是諸葛亮得到了自己的主公,只是時機不對而已。水鏡先生何人?那是比臥龍鳳雛要高明百倍千倍之人,如此高明之人,那豈不就是神仙?孔明尚能未卜先知,何況勝過自己千百倍的水鏡先生乎?所以說,水鏡先生所言,那就是天意,劉備得孔明自然也就是天意了!

    第二,孔明如此高明,為何願屈身別人賬下?其實這個問題更簡單,就拿《水滸傳》中那位山東及時雨,鄆城呼保義來說,當初晁蓋為何極力想要拉攏其上山?這個宋江一無橫掃天下的武功,二無經國濟世的才能,區區一介小吏,要他何用?其實,宋江身上有一點,是當時誰也比不過的,那就是他人稱孝義黑三郎,仗義疏財的精神被許多好漢所敬仰,用現在的話說,宋江就是當時的網紅,紅人的明星效應何其之大?可以這麼說,只要他一句話,山東,河北,河南周邊幾個省的好漢都會齊聚而來,晁蓋要的正是這個,只有把宋江拉上了梁山,以後得梁山才能不斷的壯大,以達到自己的大目的,只是不料的是,自己居然早早的就死在了曾頭市……

    好吧,有些跑題了,其實諸葛亮就相當於晁蓋,而劉備就相當於宋江,宋江仗義疏財,遠近聞名,劉備“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也是享譽天下,所以諸葛亮若想成大事,就必須找個紅人合作,而這個紅人,無疑就是當時以中興漢室為己任的皇叔劉備劉玄德!

  • 3 # 上善若水36526

    諸葛亮在演義裡可謂是呼風喚雨,無所不能之人。狡詐如司馬懿這般,也“甘心”在孔明面前裝女人;智如周公瑾,活活的被氣死;博學如王朗,生生被罵死;強辯如張昭、顧雍等江東群儒,仍是不敵舌燦蓮花的諸葛孔明!

    諸葛亮,三歲亡母,八歲喪父,隨叔父諸葛玄生活。諸葛亮幼承家學,聰明伶俐。叔父諸葛玄逝後,孔明隱居於隆中,自比管仲樂毅,好誦《梁甫吟》。與徐庶、石廣元、孟公威等為友。視司馬徽、龐德公為師。更得其岳父黃承彥教導,天文地理、陰陽八卦、奇門遁甲無所不能,排兵佈陣、蓍龜占卜無所不精。

    如此高士,為何投入“一貧如洗”的劉老闆帳下呢?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被“正義之士”斥為國賊。時時吟誦《梁甫吟》的諸葛亮,世受漢恩,自然是道不同不相為謀的!江東孫權,根基深厚,帳下謀士眾多,內有張昭,外有周瑜,且周郎足智多謀不在諸葛亮之下,如投孫老闆,自不可甘心屈居於功高蓋主的周瑜之下。

    荊州劉表,不思進取,實非孔明之主;汝南袁氏兄弟,徒有虛名,更非明主。

    弱如劉備,擔大漢皇叔名,行中興漢室事,一時聲名鶴起,仁德之名天下士子盡知。

    劉備,屢戰屢敗,仍不忘初心——除賊興漢!

    雖然久吃敗仗,但劉備還是有一定的實力的。武有關張趙,然出謀化策卻實在無人可用。得一徐庶,劉老闆興喜若狂,後經徐庶推薦孔明,更是不畏艱辛,三顧茅廬恭請賢士。

    諸葛亮和劉備都有“除賊興漢”的志向。劉老闆求賢若渴,諸葛亮受三顧之恩,兩個志同道合的人走到一路也就順理成章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玫瑰金戒指洗澡要摘下來嗎?會不會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