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高中物理工作室

    電子:原子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電子圍繞原子核高速旋轉(經典物理觀),按照量子理論,電子在原子核外形成電子雲。

    每個電子帶一個單位的原電荷,1e=1.6*10-19C,是電荷的最小單位,帶負電。電子質量很小大約為質子的1/1842。所以在一般情況下,原子質量主要由原子核構成,電子質量幾乎忽略不計。

    電荷:通常物體呈現電中性,即原子核所帶正電荷荷數和核外電子數是相同的。但是,透過一些手段:比如摩擦,化學反應等,導致物體得失電子,從而打破了電中性狀態,我們就叫物體帶上了電荷。顯然,物體所帶電荷就是其內部正負電荷量的差值。

    由於物體帶電是原子外層電子的得失過程,所以,物體的電荷量一定是電子電荷量的整數倍。

    電荷的多少叫電量:庫倫和原電荷是其單位,1e=1e=1.6*10-19C。

    電荷可以是正電荷也可以是負電荷。所以電荷和電子是不同的兩個概念,當然二者有聯絡。

  • 2 # 艾伯史密斯

    答:要理解電子和電荷的關係,並非易事,至於兩者的標準定義,很多人看了都會懵逼。

    在這,我分享一下我個人的理解:

    1、電子是物質,具有實體性;

    2、電荷不是物質,而是物質的一種特有屬性。

    什麼叫屬性,比如質量、自旋、動量等等,就是物質的屬性。

    屬性不具有實體性,只能借宿於物質,並以某種方式對其他物質產生作用後,表現出“屬性”的存在性。

    所以,我們找不到單獨的“電荷”,就好比找不到獨立的“自旋”一般。

    而電子就是一種基本粒子,該粒子擁有確定的靜止質量,而且這種基本粒子還帶有一個非常特殊的屬性——就是“電荷”。

    當然可以是正電荷(正電子),也可以是負電荷,該屬性表現的形式,就是對其他帶電荷的物質,產生相互作用(電磁力)。

    這就是我對電子和電荷的理解。

  • 3 # 愛較真的戴老師

    很早人們就發現,摩擦可以起電,人類瞭解到電荷的概念也比較早,古希臘人就發現摩擦琥珀可以顯示出電荷的相互作用。

    自然界當中只存在兩種電荷,富蘭克林對它們進行了定義:一種是正電荷,一種負電荷。當使用毛皮摩擦硬橡膠棒時,那麼毛皮會帶正電荷,而硬橡膠棒帶負電荷。而自然界中的閃電也是雲層放電的結果。

    直到1897年,JJ湯姆孫才發現了電子這種微觀粒子。1909年盧瑟福提出了著名的原子行星模型,在原子中間是質量很大的帶正電的原子核,帶負電荷的電子圍繞原子核運轉。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和周圍的電子所帶的負電荷相等,所以原子呈現出電中性。

    但透過一些方式,可以使原子中的外層電子脫離原子,這樣原子就帶正電。所以物體獲得電荷的過程是電子的轉移過程。例如,原本都是中性的硬橡膠棒和毛皮摩擦以後,磨皮會失去電子而帶正電荷,硬橡膠棒則得到電子而顯示負電性。當電荷是保持不變的,僅僅是電子的轉移造成電荷分離。

  • 4 # 聊天選手九段

    這是物理界最高境界的問題:為什麼呢?不誇大的說:誰搞懂了磁鐵、磁場運動,誰就搞懂了宇宙。雖然有點垮大其詞,但大方向是對的,因為這些東西宇宙裡不可缺少,說一下磁場與引力場的關連,小小發電機的磁場能有多大“能耐”,單靠磁場是不行的,必須有不明物質的支撐,這就牽扯到電荷、電子排隊、光子、引力場、反物質、迴路、廣義迴路、對不稱、不規則慣性等扶助,就說說引力與磁場的關連吧,引力的作用是支撐、牽引、平衡的基本作用,磁場與引力是呼吸關係,象擬魚和水一樣,綠葉和Sunny一樣,那麼,磁場與引力到底是怎樣呢,細節、過程怎麼能顯示出來呢?它們之間的表示式如何表示呢?這些在論文裡說,這裡受各種約束只好罷了。

    磁場與之發生的關係非常奇妙、壯觀。我們現在發現的只是一些皮毛,磁場的深層次相互作用,我們還沒有更多的掌握。電流的反向自旋是否是暗物質、反物質作用呢?你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能用保費便宜的定期壽險替代保費昂貴的定期重疾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