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淵衝老先生曾在節目《朗讀者》中說過:生命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記住了多少日子。要讓你過的每一天,都值得記憶。
我的日子便是放學、下班後回到家裡,靜靜地坐在沙發上看一本好書。我習慣把那些書中的好句好段用筆劃線,每看完一章便摘抄到本子裡,睡前倚著床頭把記下的好句好段輕聲朗讀。記憶是每個日子看書讀書的我,我是朗讀後的感悟融於生命所組成的記憶。
小學三年級剛開始學作文,大多同學是記流水賬式文章,稍微寫得好的也便是堆砌一些華麗的四字詞語。而那時,寫逛公園,我已經會用“漸秋闌、雪清玉瘦,向人無限依依 ”;寫幫助別人,會引用“每有患急,先人後己 ”。默寫一句有“松”字的詩句,同學們都是“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我卻是寫了“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我媽還常跟別人說起我當年的一次“牛逼史”——鄰居梁奶奶重男輕女,總是念叨生女孩沒有用,將來也只是當傳宗接代工具的命。有天我被惹怒受不了了,指著她聲音洪亮地說道,“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 梁奶奶當場震住,後來再也沒有在我爸媽面前有意無意地說生女孩是賠本生意,倒是越來越喜歡我。
說實話,小學時的事情早已忘記。大多是茶餘飯後,家裡人偶然說起,我才有些許印象。但頂著語文成績非常好的名頭,在每一個年級都被選為語文課代表的記憶很深刻。大概是我莫名地喜歡文字化作聲音的奇妙。於是,放學後,總愛跑到書架前,隨手拿起一本書就讀起來,不會的字就查字典。而那時,家人給我買的最多的就是詩詞類書籍。
後來慢慢長大,朗讀成了一項“任務”。你得晨讀晚讀;有時集會之前的空隙,你周圍的人還拿出小本在不斷地讀,不停地背。背語文課文,背英語單詞,背歷史政治,背五花八門能換來分數的填空問答。那時老師最常說的便是,朗讀能強化記憶,提高注意力,而且要反覆朗讀,以鞏固知識云云。由於每個人記憶的進度不一,全班同學同時朗讀背誦不同篇章的內容,活像大型交響樂。
也因此,我總偷偷地混進一兩本閒書。老師似乎一次都沒發現,又或許發現了而悄悄地做了“幫兇”。記得約翰·列儂說,“老師問我長大想做什麼,我說‘快樂的人’,老師說我不懂問題,我告訴老師,是他不懂人生。” 很幸運,沒有哪位老師問我,在晨讀、晚讀課上讀閒書是想做什麼,他們只想讓我用力而大聲地朗讀自己人生的快樂。
於是,我讀到了約翰·克利斯朵夫受苦、奮鬥、而必戰勝的自由靈魂;讀到了Jane Eyre的尊嚴和反抗,她跟Rochester的輾轉起伏成了我情竇初開的引子;讀到了村上春樹在談跑步時,談到 “違背了自己定下的原則,哪怕只有一次,以後就將違背更多的原則”,也記住了“但凡值得一做的事情,自有值得去做甚至做過頭的價值” 的深刻;我還讀到了劉瑜送的子彈,似懂非懂地讀到了“論社會之既不可知又不可能”;高三的時候我還買了一本《批評官員的尺度》,頗有些始料未及。
上了大學,舍友們倒不是愛看書的人。她們更願意看看綜藝,去逛街買買買,陪著男朋友去各地旅遊。但這不妨礙我們成為好朋友。
其實,對於朗讀這件事,有同伴便是我們停下來,歇一歇時抬頭看見的那刻熟悉,而一個人也並不是朗讀的障礙。若害怕孤獨,那就讀著理查德·耶茨的《十一種孤獨》取暖吧,若覺得無聊,那讀薄伽丘《十日談》裡的一百個故事,若渴望溫馨,那就讓楊絳的《我們仨》感動自己。沒有足不出戶的朗讀,沒有不跨越年月的朗讀,當然也沒有一個人的朗讀。朗讀是滿世界的身臨其境,是體味過去的穿梭機,是陪伴在氣質裡的人和故事,是書桌上厚重精彩的人生。 這大概就是我喜歡朗讀的全部理由。
畢業時,我把一本本書打包,快遞費都好幾百。那時還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何處,卻堅信自己將踏著讀過的好書,走過一路綠燈。
至今仍,如我所料。
許淵衝老先生曾在節目《朗讀者》中說過:生命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記住了多少日子。要讓你過的每一天,都值得記憶。
我的日子便是放學、下班後回到家裡,靜靜地坐在沙發上看一本好書。我習慣把那些書中的好句好段用筆劃線,每看完一章便摘抄到本子裡,睡前倚著床頭把記下的好句好段輕聲朗讀。記憶是每個日子看書讀書的我,我是朗讀後的感悟融於生命所組成的記憶。
小學三年級剛開始學作文,大多同學是記流水賬式文章,稍微寫得好的也便是堆砌一些華麗的四字詞語。而那時,寫逛公園,我已經會用“漸秋闌、雪清玉瘦,向人無限依依 ”;寫幫助別人,會引用“每有患急,先人後己 ”。默寫一句有“松”字的詩句,同學們都是“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我卻是寫了“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我媽還常跟別人說起我當年的一次“牛逼史”——鄰居梁奶奶重男輕女,總是念叨生女孩沒有用,將來也只是當傳宗接代工具的命。有天我被惹怒受不了了,指著她聲音洪亮地說道,“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 梁奶奶當場震住,後來再也沒有在我爸媽面前有意無意地說生女孩是賠本生意,倒是越來越喜歡我。
說實話,小學時的事情早已忘記。大多是茶餘飯後,家裡人偶然說起,我才有些許印象。但頂著語文成績非常好的名頭,在每一個年級都被選為語文課代表的記憶很深刻。大概是我莫名地喜歡文字化作聲音的奇妙。於是,放學後,總愛跑到書架前,隨手拿起一本書就讀起來,不會的字就查字典。而那時,家人給我買的最多的就是詩詞類書籍。
後來慢慢長大,朗讀成了一項“任務”。你得晨讀晚讀;有時集會之前的空隙,你周圍的人還拿出小本在不斷地讀,不停地背。背語文課文,背英語單詞,背歷史政治,背五花八門能換來分數的填空問答。那時老師最常說的便是,朗讀能強化記憶,提高注意力,而且要反覆朗讀,以鞏固知識云云。由於每個人記憶的進度不一,全班同學同時朗讀背誦不同篇章的內容,活像大型交響樂。
也因此,我總偷偷地混進一兩本閒書。老師似乎一次都沒發現,又或許發現了而悄悄地做了“幫兇”。記得約翰·列儂說,“老師問我長大想做什麼,我說‘快樂的人’,老師說我不懂問題,我告訴老師,是他不懂人生。” 很幸運,沒有哪位老師問我,在晨讀、晚讀課上讀閒書是想做什麼,他們只想讓我用力而大聲地朗讀自己人生的快樂。
於是,我讀到了約翰·克利斯朵夫受苦、奮鬥、而必戰勝的自由靈魂;讀到了Jane Eyre的尊嚴和反抗,她跟Rochester的輾轉起伏成了我情竇初開的引子;讀到了村上春樹在談跑步時,談到 “違背了自己定下的原則,哪怕只有一次,以後就將違背更多的原則”,也記住了“但凡值得一做的事情,自有值得去做甚至做過頭的價值” 的深刻;我還讀到了劉瑜送的子彈,似懂非懂地讀到了“論社會之既不可知又不可能”;高三的時候我還買了一本《批評官員的尺度》,頗有些始料未及。
上了大學,舍友們倒不是愛看書的人。她們更願意看看綜藝,去逛街買買買,陪著男朋友去各地旅遊。但這不妨礙我們成為好朋友。
其實,對於朗讀這件事,有同伴便是我們停下來,歇一歇時抬頭看見的那刻熟悉,而一個人也並不是朗讀的障礙。若害怕孤獨,那就讀著理查德·耶茨的《十一種孤獨》取暖吧,若覺得無聊,那讀薄伽丘《十日談》裡的一百個故事,若渴望溫馨,那就讓楊絳的《我們仨》感動自己。沒有足不出戶的朗讀,沒有不跨越年月的朗讀,當然也沒有一個人的朗讀。朗讀是滿世界的身臨其境,是體味過去的穿梭機,是陪伴在氣質裡的人和故事,是書桌上厚重精彩的人生。 這大概就是我喜歡朗讀的全部理由。
畢業時,我把一本本書打包,快遞費都好幾百。那時還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何處,卻堅信自己將踏著讀過的好書,走過一路綠燈。
至今仍,如我所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