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四川達州人
-
2 # 李如鐵
任伯安只是巡鹽道哪裡來的這麼多銀子?
任伯安是書吏出身,這裡的“書吏”是六部各部門內部負責打雜的寫文書什麼的。任伯安早年在吏部做“書吏”,做了10年。這個人很有心機,在這10年裡利用職務之遍,寫了本書《百官行述》,京城裡大大小小300多位官員的把柄都記錄在這本書裡面。
同時任伯安曾經是九爺的門人,九爺是八爺的死黨,任伯安順著杆就搭上八爺的船。從而到了兩淮鹽商聚集地揚州,做了巡鹽道這個肥缺。
巡鹽道是四品,負責替朝廷監管兩淮鹽商,權力很大,從鹽的生產到銷售各個環節他都管。任伯安這人厲害,手上一不沾鹽,二不碰錢。劉八女和任季安捅天大婁子,他也能安然無恙。
兩淮鹽商富甲天下,天下拿不出錢,鹽商隨隨便便幾百萬兩銀子不成問題。
江夏鎮地處大運河和長江交叉口,黃金水道。過往商客必經之路,設卡收錢,無人能管。每年100萬量,對於江夏鎮來說,九牛一毛。任伯安實際上稱當江夏鎮的保護傘。所以不管任伯安經不經手,錢仍然可以到老九賬上。
只不過錢多,風險也高。最終被年羹堯血洗江夏鎮。
-
3 # 名利不如閒86380201
這個電視劇裡沒說,到肯定是販私鹽。
鹽在古代是國家專賣的。明清專賣制度是私商鹽引制,掛了號的鹽商先到鹽道衙門繳稅領鹽引,然後拿著鹽引到鹽場買鹽。
鹽稅非常高,因為鹽是生活必需品,向鹽鐵收重稅是中國傳統的經濟政策。稅高嘛,鹽商要是走私的話利潤也就非常高。這就像朝廷的家鼠,每天都在偷挖朝廷的根基。朝廷打擊走私是非常嚴厲的,被抓住基本都要殺頭的,所以鹽商必須和貪官相結合。
劇中,任伯安是鹽道,劉八女是鹽商。他們勾結在一起販私鹽,後面的保護傘或者叫大老闆是九爺。八爺主管戶部,稅務的問題歸他監管,實際上他也是九爺的同謀。
歷史上康熙朝偷逃鹽稅的走私是非常猖獗的,《李衛當官》反應的情況是有的。但是沒有任何資料顯示九貝勒胤禟或者八阿哥胤禩和這件事情有關。
真的有關係,他倆都“阿其那”“塞思黑”了,還不都查出來了?
-
4 # 達摩說
這麼說吧,清朝歷史上壓根就沒有巡鹽道這個官職。
在《雍正王朝》中,任伯安是胤禟的門人,從一介小小的書吏,攀升至管理揚州鹽區的最高長官,揚州大大小小的鹽商都要聽他的,並給他進貢,不僅他本人獲利頗豐,他的主子胤禟也從他那裡獲得了不少進項,據說每年能夠得到孝敬銀子100萬兩之多。
能夠符合這個描述的清朝官職,且任職地點在揚州的,估計就只有兩淮都轉鹽運使了。
中國歷史上,食鹽的生產和轉運歷來由國家壟斷和管制。進入清朝,食鹽的生產以東南地區的海鹽為大宗,而海鹽的轉運則需要藉助大運河,於是大運河畔的揚州遂成為海鹽轉運的重要樞紐。為了管理兩淮鹽商以及食鹽在兩淮地區的轉運事宜,清廷於順治二年在揚州設立兩淮都轉鹽運使司,其最高長官即兩淮都轉鹽運使,官階為從三品。
除此之外,清前期還在兩淮設定巡鹽御史,掌督督徵課、調劑鹽價、糾察屬官,屬於中央下派的欽差性質,無固定品級。後在康熙年間改稱鹽政,由總督、巡撫兼任。顯然,任伯安並不是巡鹽御史或鹽政,因為他既不是欽差,又不是江蘇巡撫或兩江總督,所以他在劇中的工作性質最接近兩淮都轉鹽運使。
所以,每年孝敬九爺胤禟100萬兩,對任伯安所擔任的這種肥差來說,簡直是毛毛雨。
回覆列表
巡鹽道是肥缺。
當時,天下有三個肥缺。
第一是兩淮鹽道,第二是揚州知府,第三是各省鹽茶道。
其實都與鹽業有關。
鹽業在明清時期屬於重稅,國家財政收入的二三成是鹽及相關產業。
涉鹽官員賺錢槓槓的。以乾隆時兩淮鹽引案為例,23年時間,鹽業衙門每年提前收下年稅金的存款利息就是1092萬兩白銀,均被官員私分了,平均每年是47.5萬。
這還沒計算火耗,貪汙,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