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生活雜談1號
-
2 # 李鴻政醫生
這個問題,我有過深刻教訓。
7年前,我再外地一家三甲醫院實習,在消化內科時,遇到一個因為胃口不好,消瘦而入院的中年男子,當時查了B超和乙肝兩對半、肝功能等,診斷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了,當時勸告他做個胃鏡,為什麼?因為肝硬化的時候,門脈系統(靜脈系統)迴流是不通暢的,容易堆積在門脈系統以前,比如胃食管靜脈,脾靜脈等等,這就可能導致胃食管靜脈曲張,這很容易理解,既然迴流不暢,那麼肯定會淤積,就好像交通堵塞一樣,前面在施工,三車道變兩車道,那麼後面的車輛自然會慢下來,並且逐步會形成堵車長龍,而且由於大家的擠壓,後面三車道可能變成5車道,亂套了.....
這邊是為什麼肝硬化患者會可能發生胃食管靜脈曲張的原因。一旦胃食管靜脈發生曲張,那麼就有可能會破裂,出血。很多肝硬化的病人,最終是因為胃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嘔血、失血性休克死亡的。
這邊是為什麼醫生要建議他做胃鏡的原因,透過胃鏡,能看清楚到底有沒有胃食管靜脈曲張,如果有,那就提前處理,包括結紮等,如果沒有,那就更好。
可是這個中年男子不願意做胃鏡,有可能是覺得辛苦,有可能是覺得費用太高,反正沒做。後來在住院的第3天晚上,突然大量嘔血,起碼嘔血了2000ml,大家估計,經過全力搶救,才挽回一條小命。後面做胃鏡,看到胃食管靜脈曲張破裂。證實了出血、嘔血的原因。
事實上,一個患者嘔血最常見的原因不是肝硬化導致的胃食管靜脈曲張,而是消化性潰瘍,比如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但兩者都很兇險。如果已經被診斷為肝硬化,那麼還是要看看胃鏡,看看有無靜脈曲張。同時還是要堅持抗病毒治療,乙肝肝硬化患者,不管病毒水平如何,必須抗病毒治療。同時還有其他的注意事項,比如不能吃太硬的食物,因為很容易把胃食管裡面曲張的靜脈給割破了,那就糟糕了。
-
3 # 生命召集令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乙肝大國,肝硬化在中國的發病率也一直居高不下,在消化科及傳染科是一個非常常見的疾病。而很多人診斷了肝硬化後,會被醫生建議做一個胃鏡檢查,因此就有了一個疑問,胃鏡不是看胃的嗎?又看不到肝,為什麼要做胃鏡?有這個必要嗎?
雖然胃鏡檢查並不能直接看到肝臟,但對於肝硬化的患者來說,仍然是一個非常重要甚至關乎生命的檢查,因為透過胃鏡可直接診斷肝硬化的一個常見並可能產生嚴重後果的併發症—食管胃底靜脈曲張。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肝硬化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食管胃底曲張的靜脈一旦破裂,出血速度非常快且出血量大,難以止住,許多人便是出血無法控制短時間內失血性休克隨即失血過多而去世。胃鏡檢查可以在出血前便發現曲張的靜脈,然後可採取各種措施預防破裂出血,如可以在內鏡下對曲張靜脈進行套扎,或使用硬化劑注射,胃底靜脈曲張可用組織膠注射治療,這些措施大大降低了發生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風險,說不定就挽回了一條生命,這比發生上消化道大出血後再搶救更值得建議。
死於這個併發症的患者要遠多於死於肝硬化本身的患者,因此,對於肝硬化的患者,建議做一個胃鏡檢查,排除一下潛在的危險,並積極進行預防。
本期答主:高歌,醫學碩士
回覆列表
肝硬化病人做胃鏡檢查有下面幾個好處:
1、瞭解是否合併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判斷曲張靜脈出血的可能性大小。
2、對於胃鏡下判斷有可能隨時發生出血的病人進行治療可以預防首次出血的發生。
3、對於急性出血病人可以進行急診止血治療,透過多次連續治療,可達到消除曲張靜脈,預防再出血作用。
4、肝硬化合並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的病人發生出血者,可在出血停止24-48小時內進行胃鏡下治療,可有效地預防再出血,促進肝硬化併發症的恢復。
為此慢性肝病患者應及時定期到有條件的醫院找有經驗的醫師進行胃鏡檢查,以此科學準確地判斷近期是否有出血的可能並及時處理。一旦發生出血,胃鏡檢查和及時的鏡下治療則是你最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