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臺澎知縣魏東亭

    哈哈 當然吃過了,把切好片的紅薯曬乾,用柴火慢熬,那叫一個香啊。

    我們那裡把紅薯幹煮好之後還要用小麥粉用水稀釋放在湯裡一起煮,那更是香的不得了,不知道你們那邊怎麼熬呢?

    但是貌似這幾年紅薯幹吃著沒有小時候的好吃了,是不是都用化肥了?

    這次五一回老家還特意帶了一包。

  • 2 # 嬋姐講花茶

    很多年前的記憶了,那時候生活在農村,家家都不富裕。田裡種的基本都是紅薯,玉米,蘿蔔白菜這些能填飽肚子的農作物。

    到了紅薯收穫的季節,家家戶戶都會把紅薯做成紅薯幹,因為這樣便於儲存。可以蒸著吃,可以煮著吃。一晃很多年過去了,這些年都沒有再吃過,因為沒人做了。

    蘿蔔乾倒是家家還在做,媽媽每年都會做點,切成丁拌上香油吃起來脆脆的很香。

  • 3 # 合肥寶迅

    提到紅薯乾和蘿蔔乾,不得不想到上個世期六、七十年代,紅薯幹可是我們主要糧食啊!而蘿蔔乾是我們平常吃的小菜了。媽媽哪時可是費盡心思,化費精力供我們全家能吃上糧食的功臣啊!

    還記得上個世期六、七十年代,在生產隊裡,大米、白麵不夠一家人吃,政府每年都提供我們村裡的返銷糧,一個人每年僅供應四十斤返銷大米,即使這樣,一家八口人吃飯,每年還是不夠的,在生產隊的時候,大家都充分利用每一塊旱地種植紅薯,以滿足生活中的口糧,我母親把分到的紅薯在家削成紅薯幹,然後拉到生產隊大場地上曬,曬乾了,裝進麻袋裡,能夠吃上一年,每天早上或晚上放些紅薯乾熬粥,吃紅薯幹稀飯,再加上用醬油泡成的蘿蔔乾作小菜,天天吃啊,吃得肚裡沒有一點油水,拉屎都拉不下來,吃煩了、吃厭了,可是哪時生活困難,不吃這些東西又吃啥呢?

    現在可好呢,紅薯幹己不再作為主糧,人們生活富足,每天吃些大魚大肉,營養過剩,現在吃紅薯乾熬成稀飯,再加上泡著作料的蘿蔔乾作小菜,簡直是養身的最佳補品,常吃它”三高”遠離你,紅薯幹又回到人們飯桌上了。

    小時候吃媽媽做得紅薯乾和蘿蔔乾的味兒,現在又回來了,飯桌上人們講究粗細搭配,營養均衡,紅薯乾和蘿蔔乾又回到人們面前,每天吃一點兒,疾病不找,身體健康,願我們食譜中,每天少不了它!

  • 4 # wang村婦

    小時候,還是在生產隊裡,那時候,主要農作物就是紅薯,再就是玉米,小麥,大豆,高粱,穀子,棉花,綠豆和紅小豆也種點,就很少了。

    每年的秋天,是紅薯收穫的季節,男女老少齊上陣,大人用鎬收,孩子在後面揀,堆在地裡,形成一座又一座小山,等收完一塊地,人們就用鎊稱,按人口或工分分到各家各戶。那時候,哥哥和父親把分到的紅薯一車一車推回家,堆滿了整個院子。到了晚上,大哥和父親就藉著月光,連夜把紅薯用專用切紅薯的刀切成片,明天一大早,就把紅薯片遞到房頂上,一片一片單擺著曬乾,存起來就是一家人的口糧。

    這種紅薯幹有面,生吃咽人,一般不喜歡吃。

    我最喜歡吃的是蒸熟了的紅薯,切成片曬乾的那種,香甜可口,是孩子們最喜歡吃的零食。每晚秋天,母親都為我們曬一些,吃不完。等春節的時候,就用我們做飯用的大鐵鍋,放上沙土,把沙土燒熱了,然後把紅薯片放進去翻炒,不一會就聽到“啪啪”的爆咧聲,等把紅薯片炒成金黃色,就用漏勺撈出來,放在一邊涼透了,就可以吃了,這種紅薯片又香又脆,大人孩子沒有不樂意吃的。

    不炒以前的紅薯幹又軟又硬,跟現在超市裡賣的差不多,不過超市裡賣的紅薯幹無滋無味,根本不能和我們小時候吃的紅薯幹相比。

    那時候的食物只所以好吃,就是因為保持了植物的原汁原味,地裡上的肥料是農家肥,油仔餅,基本上不上化學肥料。

    那時候的植物種子也是自己留的,產量低,品質好。

    現在的農作物產量是提高了,可已經失去了食物原有的味道,只是能吃飽而已,想吃好就比登天都難了。

    時間常了,我們的口味也跟著改變了,不得不吃這些失去了原味的各種食品。

    但母親為我做的紅薯幹,又香,又甜,這輩子我也忘不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穆里尼奧:我愛曼聯球迷,曼聯曾佔據我的心,是紅魔辜負了穆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