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簡明體
-
2 # 歷史拾遺者
中國明代的偉大Nautilus鄭和,原名馬和,誕生在雲南昆陽州(今雲南省昆明市)一個世代信奉伊斯蘭教的有名望的家 庭。根據鄭和父親的《馬公墓誌銘》、《鄭和世系家譜》及其他相關資料可知:鄭和遠祖是西域人,宋朝時遷入中原。他的 祖父、父親都曾去過伊斯蘭教聖地天方(今沙烏地阿拉伯的麥加)朝聖,被人們尊稱為哈只(意即巡禮人或朝聖者)。
鄭和出生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間。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大將傅友德率軍攻佔雲南,戰亂中鄭和被俘閹後 隨傅友德征戰多年。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鄭和隨軍到了燕王府,成了燕王的近侍。由於“公勤明敏,謙恭謹密,不避 勞勩”,深得燕王的信任。 燕王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死,由於太子朱標早死,由皇太孫朱允炆繼位, 是為惠帝(也稱惠宗),年號建文,故又稱建文帝。對此諸王多有不服,諸王中燕王實力最大。建文帝為鞏固中央皇權,採 納大臣齊泰、黃子澄的削藩建議,削了一些藩王,於是朱棣以“清君側”“靖難”為由,於建文元年(1399年)八月起兵發 難,史稱“靖難之役”,歷時四年。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朱棣攻佔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登上皇帝寶座,年號 永樂。1403年為永樂元年,史稱明成祖,又稱永樂帝。“靖難之役”中的鄭村壩(在北平東南)一仗,是關鍵一戰。在該戰 役中,鄭和建立軍功。永樂二年正月初一(1404年2月11日),朱棣賜他姓“鄭”,自此,改原名“馬和”為“鄭和”。同 時又升任為內官監太監(正四品)。 明成祖朱棣為加強對外友好交往,強調“宣德化而柔遠人”,“共享太平之福”,提高明帝國在東南亞和海外國家的威望, 溝通國際貿易、促進中外文化科技交流,於永樂三年(1405年)任命鄭和為出使西洋各國的正使總兵太監,並六次派他下 西洋。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朱棣病死,其子朱高熾即位,為明仁宗,改年號為“洪熙”。仁宗下令下西洋的船隊 全部停止活動。洪熙元年(1425年)二月,明仁宗命鄭和任“南京守備”率下西洋的官兵守衛南京。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明仁宗去世。其子朱瞻基即位,是為宣宗,改年號為“宣德”。明宣宗看到鄭和下西洋停止 後,海外諸國與中國的關係漸漸疏遠, “外藩貢使多不至”。為扭轉這種局面,宣德五年閏十二月(1431年1月),又派鄭 和第七次下西洋。宣德八年(1433年)三月,在返航途中鄭和病逝於古裡。七次下西洋的實踐,證明了鄭和是一位偉大的 Nautilus,也是一位傑出的外交家和軍事統帥。鄭和懂兵法,有謀略,英勇善戰,具有軍事指揮才能。鄭和少年時就在明軍中服役,在明軍中長大,後轉入燕王府侍候朱棣。鄭和成年後,經受了戰火考驗,跟著朱棣參加“靖難之役”,出生入死,轉戰南北,經歷數次重大戰役,具有實戰經驗。為此,朱棣皇帝才授予鄭和“欽差總兵太監”軍銜,將二萬餘名官兵交給鄭和指揮。鄭和下西洋中的幾次軍事行動也證明了鄭和的軍事指揮才能,確保了這幾次軍事行動的成功。
鄭和下西洋,使中國的遠洋航行出現了實質性的突破,開闢了一些新航線,形成了多點交叉的海上交通網路. 鄭和下西洋,在當時靠木船、僅憑藉自然的風力航行,克服海上種種困難是非常了不起的.不僅要有航海技術、造船技術、航海經驗,掌握海洋知識,而且也需要勇氣和探險精神。
回覆列表
中國航海技術,在宋代已經達到很高水準,包括造船工藝,從廣東近年發掘的“南海一號”就可看出。包括有元一代,中國商人和船隊,穿梭於太平洋、印度洋,與亞非各國進行貿易,今天土耳其伊斯坦布林蘇丹故宮珍存的元青花,很多是宋元兩代海上運輸過去的。所以,明代鄭和下西洋,航海技術對於華人來說,根本不是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