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時光與拾光的故事
-
2 # 不正經的白學家
問得好。
小淵澤報瀨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抵達南極,抵達了母親失蹤的地方並找回了母親的遺物,一臺膝上型電腦。郵件都是她自己發的,母親的死她也是知道的,她為什麼會哭?
我們先思考這樣一個問題:
母親的死本就早應該是件板上釘釘的事,沒有人會有疑問,更不會抱有什麼「相信奇蹟」之類的想法,這類動畫也不可能會有超現實的展開。
也就是說,小淵澤報瀨即使跑去了南極也不可能改變母親會死的事實,那麼她為什麼還要堅持去南極?
請再看一遍第9話,好好梳理一遍小淵澤報瀨和藤堂吟的對白。
母親貴子一向是對南極痴迷到無法自拔,一心撲到在南極建設天文站的事業中,基本把家庭(小淵澤報瀨)置之度外,小淵澤報瀨因此很不能理解,她自己親口也說「對南極沒什麼好印象」。
噩耗傳來,報瀨沒哭。
報瀨就是這樣一個堅強倔強到無以復加的角色,她一定不會哭。
她就是不服,她就是不明白,南極到底有什麼好,能讓她母親這麼沉迷於此。
所以她鑽進了這個牛角尖(非貶義),她偏要去南極自己也去看看,她要去找答案。
她去的不是南極,是母親給她留下的未解之謎,她想要的也不是母親回來,而是想要一個答案。
這就是她去南極的理由。
接下來就可以思考原題,我們先看在進入內陸基地前,報瀨為什麼會猶豫。
這可是她一直以來旅途的終點站,母親出事的地方,為什麼要猶豫?
正因為這是終點站,所以她才猶豫了。
她害怕得不到答案,她害怕一切都不會有所改變,一切仍然如舊。這意味著她一直以來的執著是毫無意義的。
所以她猶豫了。
但好在最終她找到了這個答案,這個答案就是那一千多封她自己發出的郵件。
當她自己需要正面面對事實,面對母親已經死去的事實,面對一直以來自己的執念都是虛無,一切都是泡影的現實。
眼淚自然是理所應當的。
眼淚有時是要為自己而流的
《比宇宙更遠的地方》講述了四個原本毫無交集個性截然不同的少女一起實現看似不可能的南極之旅,而故事的起點就在於女主小淵澤報瀨的南極之夢。
報瀨的母親小淵澤貴子是一位南極極地觀測員,觀測南極是她生前最大的夢想。但在報瀨初中時,母親因在南極觀測時遭遇暴風雪永遠地留在了那裡。但在報瀨的心裡母親其實並沒有去世而是留在南極的某一處等著自己。儘管報瀨表面上接受了母親去世的事實,但就是內心的這一點點希望給予報瀨力量,她希望自己親眼去證實。這份信念成為了這個少女不斷堅強,也促成了她的心結。
送報工、清潔工、收銀員、搬家公司、交通量觀測、工廠……三年走來,報瀨(女主)不顧所有人的嘲笑不解,一步一步靠著自己的努力走到了今天,因為她一直相信媽媽在南極等著她。當追尋著母親的腳步來到這裡時,她已經知道這裡並沒有母親在等她。來到南極,報瀨的目標已經實現了同時也消失了。
這意味著支撐著報瀨不斷堅強的內心力量也消失了,她對母親的心結並沒有如自己預想中那樣解開。
同伴們知道其實在報瀨內心始終堅信著母親的存在,一起在廢棄的觀測點找到了報瀨母親生前所用的膝上型電腦,在筆記本上貼著報瀨與母親的合照。報瀨猜出了電腦的開機密碼就是自己的生日,點開了母親的電子郵件收件箱,她看到了過去三年裡她每天發給母親的郵件,她知道母親的心裡一直有她。
或許在那一刻報瀨的心中已經沒有遺憾了,她對母親的思念確確實實傳到了南極,她自己內心的心結也在那一刻解開。三年來她無時無刻不思念著母親,不必再粉飾自己的堅強,她也只是一個孩子,一個思念著母親的孩子。
以上為本人個人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