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望斷天涯空悲恨
-
2 # 李牧
《袁崇煥評傳》是金庸屈指可數的史學論著,書中有言"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專制、最腐敗、統治者最殘暴的朝代,到明末更成為中國數千年中最黑暗的時期之一。"用語如此,坊間自然認為他喜歡黑明朝。
金庸是小說大家,他一生想成為史學家,不甘心辦商業報紙寫通俗讀物。《袁崇煥評傳》是他的努力之一。從本文開頭兒那段對明朝的"最"判語,只能說格局平平。有明一代,276年,建設與傳承可圈可點處甚多,其黑暗處,並不比晚唐、漢末更差。研究客觀歷史,用語衝動、不留餘地,亦是大忌。
考諸老先生家族,海寧查氏與朱明並無私怨,反倒在金先生頌揚的清代吃了苦頭。論史不涉私人恩怨,是金庸可取之處。
金庸武俠文學傳世不朽,其他方面多有孩紙氣,懟明朝是其一,梁羽生揶揄隱士國士也是其一。看他的書就好。
(全文完)
-
3 # 行者江淮
金庸用了三個最來形容大明,最腐朽,最殘暴,最黑暗。並沒有喜不喜歡,而是事實求是評論了明朝。評論明朝黑暗的文人,不止金庸一個,還有當代學者易中天,大文豪魯迅等,魯迅有一句話形容明朝也很經典,大明一朝,剝皮始,剝皮終。還有比剝人皮更殘忍的嗎?
-
4 # 怡紅草民
金庸有強烈的偏見,不客觀。魯迅說道:
“對我最初的提醒了漢滿的界限的不是書,是那大辮子,是砍了我們古漢人先祖的許多的頭顱,滿清這才定了的,到我們有知識的時候大家早忘了這血史。” “其實說到這大家早忘了滿清的血史,四庫全書還是功不可沒的。滿清的手段大大的高明和陰毒,不是焚書,而是全毀!抽毀、剜去之類的也且不說,最陰險的是他們刪改了古書的內容” “其目的非常非常的明確,即使我們永遠不會覺得我們中國的作者裡面,也曾經有過很有些骨氣的人”
文字獄的血跡已經消失,滿洲人的兇焰已經緩和,愚民政策早已集了大成,剩下的就只有“功德”了。那時的禁書,我想他都未必看見。現在不說別的,單看雍正乾隆兩朝的對於華人著作的手段,就足夠令人驚心動魄。全毀,抽毀,剜去之類也且不說,最陰險的是刪改了古書的內容。乾隆朝的纂修《四庫全書》,是許多人頌為一代之盛業的,但他們卻不但搗亂了古書的格式,還修改了古人的文章;不但藏之內廷,還頒之文風較盛之處,使天下士子閱讀,永不會覺得我們中國的作者裡面,也曾經有過很有些骨氣的人。他們(滿清皇帝)是深通漢文的異族的君主,以勝者的看法,來批評被征服的漢族的文化和人情,也鄙夷,但也恐懼,有苛論,但也有確評,文字獄只是由此而來的辣手的一種……我們不但可以看見那策略的博大和惡辣,並且還能夠明白我們怎樣受異族主子的馴擾,以及遺留至今的奴性的由來的罷。
孫中山指出:“中國幾千年以來,受到政治上的壓迫以至於完全亡國,已有了兩次,一次是元朝,一次是清朝。”
還說:“今之滿洲,本塞外東胡。昔在明朝,屢為邊患。後乘中國多事,長驅入關,滅我中國,據我政府,迫我漢人為其奴隸,有不從者,殺戮億萬。我漢人為亡國之民者二百六十年於斯。滿政府窮兇極惡,今已貫盈。義師所指,覆彼政府,還我主權。”
毛澤東在《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中說:“我們的敵人大概還在那裡做元朝滅宋、清朝滅明、英佔北美和印度、拉丁系國家佔中南美等等的好夢。”明確把日本侵略與滿清入關相提並論,把宋亡於元、明亡於清看作亡國。
范文瀾說:“滿族人口少,文化低不能滅亡中國,可是中國竟被滅亡了,其主要原因顯然是抗滿力量不能團結,小人排斥正人,爭權奪利。漢奸的窮兇極惡”(《中國歷史簡編》2002年版 )
吳晗所著《300年前的歷史教訓》: “300年前,從官僚到地主,從將軍到文士,都只顧自己的享受,兒女的幸福,看不見國家民族的前途;個人的腐化,社會的腐化,宣告了這個時代的毀滅,雖有史可法,黃道周,劉宗周,張煌言,李定國,鄭成功,瞿式耜等一些代表民族正氣的人們,卻都無補於國家的淪滅,民族的被奴役。”
翦伯贊說:"岳飛和史可法都曾經忠誠地、英勇地保衛過祖國,都曾經企圖使祖國從外來地侵略者地進攻中得到拯救,並且都曾經為了這樣的目的而貢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就在這一點上,他們的業績在客觀上就已經超過了他們偏狹的階級利益而被提高到了種族國家利益上了。“
-
5 # 西山讀歷史
跟唐宋相比 有一些政治制度的確是黑暗的 比如說明清八股文限制人們思想 強大的封建專制也限制了資本的發展 明清時期只有四個皇帝為人稱道 朱元璋 朱棣 康熙和雍正 朱元璋驅逐元朝 改革弊政 但他的一些政策也導致了階層固化 到了明代中晚期矛盾開始總爆發 朱棣開啟了華人的大航海 可惜卻被目光短淺計程車林階層所阻止 康熙奠定了近代中國的龐大的版圖 雍正攤丁入畝 解除了幾千年的人頭稅 到近代中國擁有四億人 雍正功不可沒 不可否認 金庸的一些觀點有些片面 輪黑暗程度 五代十國 元代 清代可比明代黑暗多了 但是 相對來說 尤其是老百姓來講 歷朝歷代 宋代的百姓能相對好一些。
-
6 # 觀察使阿魏
金庸在《袁崇煥評傳》裡有言: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專制、最腐敗、統治者最殘暴的朝代,到明末更成為中國數千年中最黑暗的時期之一,因為這一段話,所以很多人就認為金庸喜歡黑明朝,可是把這段話深糾起來,發現這段話很正確,只是很多喜歡明朝的網友接受不了而已。
明清是封建制度的巔峰,朱元璋創立明朝後不久,下令把丞相職位給廢了,六部事務皇帝親自過問,親力親為,所以金庸說明朝最專制,這話沒錯啊。
朱元璋底層小民出身,從骨子裡就恨貪官,對貪官們大開殺戒,還以殺貪官太多而聞名,朱元璋以殺貪官太多而出名,這也從另外一方面說明了明朝開國之初就有很多貪官,有太多的腐敗,所以金庸說明朝最腐敗也沒錯啊。
朱元璋斬殺功臣,以謀反罪,一殺就是一大波,殺貪官時的方式更是五花八門,例如剝皮填草,朱棣更是誅了方孝儒十族,所以金庸說明朝統治者最殘暴也沒什麼不對。
明末更是成為中國數千年中最黑暗的時期之一,這話更是準確得很。
明末時的萬曆朝時期,集結十幾萬精銳軍隊,還攜帶著大量火器去遼東平亂,但是在薩爾滸之戰中卻被五六萬拿著大刀長矛的漁獵部族給幹翻了,後金趁機崛起,席捲遼東,屢次擊敗明朝,靠著戰利品,後金逐漸強大,最後還入關平定了中原建立清朝,很多人很反感清朝,認為清朝建立了才導致中國各種落後,但是沒有明朝的一次又一次對清戰爭的失敗,沒有在戰場上留下了一堆又一堆的戰利品,清朝也沒機會壯大和入關啊,是明朝給了清朝開國立朝的資本。
明末天啟年間,天啟皇帝把朝政託給大太監魏忠賢管理,魏忠賢在當政期間,紙醉金迷,殘害忠良,禍害百姓,使得明朝行將就木,萬馬齊喑。
明史評價魏忠賢:明代閹宦之禍酷矣。
除開明史外,外界與文獻皆對魏忠賢評價都是禍害,為何?其一,專斷國政,其二,草菅人命,於小於大,皆是禍。
由這樣的人管理朝政,明末能不黑暗嘛?
天啟駕崩之後到了崇禎登基。
崇禎上臺了,雖然幹掉了魏忠賢,做了件好事,但是因為其他操作而弄丟了江山,因為追加三餉而使得爆發了農民起義,還因為很重的疑心病,內閣首輔換了五十位,害死大將袁崇煥,孫傳庭,盧象升等。
還因為用人不當,使得李自成東征時,只遇到了些許抵抗,其他大部分城鎮都紛紛開門投降,李自成攻進北京時太監都出來引路了。
李自成大兵壓境時,崇禎苦求臣工們捐款以湊軍餉去抗敵,可是大臣們紛紛苦窮,最後只湊出了二十萬兩,而李自成打進來,敲打群臣時,卻敲出了七千萬兩。
明末,萬曆戰敗而滋養出強敵,天啟因為愛好而委託朝政給酷閹,崇禎對百姓追餉,疑心大臣,除害忠良,用人不當,群臣貪財等等使得明朝即使佔據大好局面也還是滅亡了。
如此般般,說明末是中國數千年中最黑暗的時期之一,很是正確,明末跟晚清有得一拼。
-
7 # zhuzhiyan614
唯獨金庸嗎?金庸說""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腐朽,最黑暗,統治者最殘暴的朝代,到明末更成為中國數千年曆史中最黑暗的時期,明朝當然應該亡,對於華人民,清朝比明朝好得多。""
不唯獨金庸,持相關論點的史學家、名人一大把:吳晗、易中天、柏楊、李敖、蕭功秦、魯迅、袁鵬飛等等。其中不少人是明清史專家。而且批判都集中在腐朽,黑暗,殘暴這幾方面,使用的是最高階,而不是比較級。
當然我們可以下結論:他們都是清朝後裔,不是也是,否則哪有那麼多人。
讚美也有,比如把“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宣揚到網上人人都知道的閻崇年。
-
8 # 喜慶的星星1i
由於明史宣傳,對明朝產生這種印象並不奇怪,歷史上很多歷史學家研究明史,採用的資料本身難以客觀公正。清王朝有組織對明王朝抹黑是肯定的,民間資料被毀損嚴重,因此結論難以客觀公正,金庸歷史觀大機率受到這些不客觀資料影響!當然明王朝確實存在問題!
-
9 # 皓小月2018
金庸就是包衣,祖上在清廷當官的。
明朝確實黑暗,他抹黑明朝我可以不說什麼,但是清朝也和明朝半斤八兩,而且清朝還有剃髮易服這項大扣分,金包衣美化清朝我是不能接受的。
撇開明清這點,金包衣經常摸黑真實歷史上的一些漢人,把一些在歷史上是好人的漢人抹黑成反派,又經常把一些真實歷史上的漢奸跟投機分子美化成英雄。
在金包衣的小說裡,那些真實歷史上是英雄和好人的漢人都是反派,在他小說裡的英雄都是真實歷史上的投機分子或虛構出來的異族人。
我認為金庸就是一個漢奸分子,除了他的小說裡經常反漢,這貨還曾嘲諷過新中國研發原子彈呢。
回覆列表
首先我是一個金庸迷,金庸的每一本小說我都看過。所以我才來說明一下這個問題,
問題一,金庸黑沒黑過明朝,有一部對明朝不太友好的作品《袁崇煥評傳》附錄在《碧血劍》之後。這本書透過他自己的視角,來看待明清鼎革這一段歷史,當中確實有過半開玩笑的“應該把萬曆送到戒毒所,讓天啟當一個優秀的木匠,崇禎有暴力傾向”。總的來說,這本書就是歌頌袁崇煥,說滿清是狡猾的入侵者,明朝腐朽的君臣很垃圾,害了中國千千萬萬老百姓的是腐朽的專制制度。
問題二,金庸的民族觀,網上還有一些人說金庸是滿清包衣奴才,我認為這些人是一派胡言,金庸的小說的核心價值叫做“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能稱的這八個字是誰,蕭峰,郭靖,楊過,張無忌,袁崇煥,袁承志。這幾位都是為保護國家和人民甘願犧牲的。蕭峰雖然是契丹人,但是受漢文化影響,為了使宋遼兩國不發生戰爭,為了兩國百姓能安穩生活而死,這叫大丈夫。《書劍恩仇錄》裡乾隆的形象,乾隆是一個漢族人,是一個被滿族人教壞了的漢族好孩子,是一個為了他個人利益,不惜傷害自己親兄弟的人。整部《書劍恩仇錄》講的都是歌頌南方反清志士聯合被滿清欺壓的西北少數民族反清復明。然後竟然有人說金庸對滿清歌功頌德。
金庸的小說明確涉及現實朝代的,注意明確涉及朝代,有一些是人牽強附會弄一個朝代我不喜歡那樣做。飛,雪,天,射,鹿,書,神,倚,碧。男主角要麼是反清的志士,要麼是反對少數民族入侵中原,要麼是被大背景弄得裡外不是人。
問題三,金庸身世,金庸是浙江海寧人,真正的書香世家。最有名就是查伊璜(繼佐),查慎行(嗣璉),查嗣庭這三位是最有名的,查伊璜寫過一部《罪惟錄》也叫《明書》這部寫明朝歷史的書和談遷的《國榷》齊名。
順治末年的時候,有個莊廷鑨組織人弄一本《明史輯略》,被一個無賴吳之榮告發,犯了文字獄,查伊璜也被牽連其中下獄論死,大約是查伊璜和查慎行“反正”告發了一批人,查伊璜才沒死。查嗣庭的事就更有意思了,他於雍正四年組織江西科舉,出了一道考題“維民所止”維止兩個字,被認為是雍正砍頭。然後抄家這位查嗣庭還寫日記“語多狂悖”,最後就文字獄。他本人自殺獄中,還被戮屍。兒女,成年殺頭,沒成年流放。剩下的沒有太出名的了,金庸的父親查樞卿是一個受過西式教育的人,家裡確有大量田產,在1951土改中被人民政府鎮壓,經過人民政府後期審查確定為冤假錯案。
總之,金庸黑專制主義多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