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御月流軒
-
2 # 起源探索
古文與白話文的各有優缺點:
古文言簡意賅,為了文化傳承,不學古文無法瞭解古人,無法與古人溝通。但對今人來說,古文難懂,難普及。
白話文,對今人來說好溝通,但也有缺點。比如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白話文,要溝通有難度。所以華人推行普通話。
聽說,歐洲人已經看不懂文藝復興的文章了,他們用的都是白話文寫的,但隨著時間的改變,白話文也會變成古文。。。所以,學古文就成了必須。
古代各個朝代都有各自的白話文,但讀書人還是要學習古文,並用古文作文。學古文用古文,最主要的是為了文明傳承。
我們今天主流說的古文,多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文章式的文法。比如老子《道德經》、孔子《論語》等的文法。我們現在看孔子時期寫的文章是古文,其實那是他那時的白話文。對孔子來說,更早的文法是古文,比如《易經》孔子時就很少人看得懂,所以孔子才用當時的白話給《易經》做注,而孔子做注的“白話文”,後人看又成了古文。
到西漢司馬遷寫《史記》時,史記的古文與孔子時的古文,表面上大多相同,但《史記》明顯“白話”了很多。東漢的許慎為了能讓“今人”認識古文字,還寫了中國據今可考的第一本字典《說文解字》。也就是說,漢代的語言比春秋戰國時更白話。
而後來的唐宋元明清,也有自己的白話文,如唐傳奇的文法,明清小說的文法等。但後人一定要學古文、用古文,因為古文是文明傳承,不學文明就斷了。還有,在獨尊儒術的古代,學習“四書五經”的儒家經典也是學習的需要。
-
3 # 萌宏
文言文是以書面書寫或刻印為主的表達方式,它是一直與口頭語並行不悖的發展延續的文化表達方式。白話文則是口語化的表達方式。一概將文言文抹殺是極其片面的武斷的,惡果是割斷中國的文脈。但一味崇尚文言文也會影響文化知識的推廣。語和文二元化的古代,文多用於官場和民間文書,以及詩詞歌賦,奏摺批覆等,白語多存於下里巴人丶俚語鄉俗之間,雖然流行很廣,但卻不登大雅之堂。文白二元化,嚴重影響了科技文化的普及提高,故而歷史上多次發起過反對復古反對食古不化的事件,五四運動倡導大眾化的白話文,使書面語言與口頭語言歸於一統,實在是一大進步,因而拉開了新文化運動的大幕。
回覆列表
文言文和白話文,在語言表達的習慣和節奏上是不同的。文言文以字為主,現代漢語則以詞為主,兩者之間有根本區別。
當年一曲《東風破》,掀起“中國風”熱潮。《七里香》《青花瓷》至今仍是我的最愛。“我們一起學貓叫,一起喵喵喵……”,哎,打擾了。
那一年紅遍大江南北的《甄嬛傳》,衍生出“甄嬛體”,“真真”、“極好”……這種“古色古香”的“日常用語”怎能不惹人喜歡?然而,它似乎經不起一句“說人話”的詰問。
古漢語用字用詞講究精準。前有“推敲”苦吟詩人賈島和他的“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後有盧延讓“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
古漢語講究“煉字”,而現代漢語讓我們變“懶”了。面對美景,是用“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還是簡單直接來一句“美美噠”?是念一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還是再來一句“美美噠”?
摘取“香菱學詩”的片段,關於一“字”的解讀——香菱笑道:“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聯雲:‘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想來煙如何直?日自然是圓的:這‘直’字似無理,‘圓’字似太俗。合上書一想,倒像是見了這景的。若說再找兩個字換這兩個,竟再找不出兩個字來。再還有‘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這‘白’‘青’兩個字也似無理。想來,必得這兩個字才形容得盡,念在嘴裡倒像有幾千斤重的一個橄欖。還有‘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這‘餘’字和‘上’字,難為他怎麼想來!我們那年上京來,那日下晚便灣住船,岸上又沒有人,只有幾棵樹,遠遠的幾家人家作晚飯,那個煙竟是碧青,連雲直上。誰知我昨日晚上讀了這兩句,倒像我又到了那個地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