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分享經濟丶財贏天下
-
2 # 板上之風雲再起
本回答純手工打造!
“如何選擇風險投資的專案”是一個很大而且很複雜的問題,如果有標準答案那也就沒有“風險投資”這一說了!對於該問題,筆者不想堆砌一些學術專業名詞和解釋在這裡,畢竟純學術性的解釋書本和網上都有,自己動動手就能找得到,對於實際並沒有太大的幫助作用。筆者只是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和體會談一談這個問題。
首先要弄清楚什麼是“風險投資”。“風險投資”這個詞最早是由老美髮明的,叫做“Venture Capital”,但實際上早在這個詞發明之前,歷史和生活中就有很多這方面的例子了。比如中國的三國時期,曹操、劉備的起家最早都是由有錢的財閥贊助的,這些財閥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在做“風險投資”。再比如贊助哥倫布的西班牙王室,贊助加勒比海盜的英國王室等等,這些行為的本質就是“風險投資”,手法都是“前期投入資金,期待後期獲得高額回報”。現代意義上的“風投”本質上就是這個。
那麼問題就來了,如何選擇專案?和本題的第一個問題一樣。其實判斷的核心就一個:“行業趨勢和行業地位”。首先要分析專案所在的行業和該行業的發展趨勢,比如是朝陽行業還是週期性行業,分析的方法就不細談了,包括什麼SWOT分析,波利模型分析等等,不是一兩句話談的清楚的,總之要對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有一個理性客觀的分析。其次,對於所投專案所在的行業地位要有個大概的把握,說句實在話,沒幾個人看得清楚,因為多數都是早期專案,從團隊到商業模式很多都看不清楚。所以有的風投就專門做“賽道投資”,就同一個行業投好多專案,重點以行業為主,走機率。這裡有張圖,是美國的風投行業專案分部,可以幫助大家更清晰的理解哪些行業更容易吸引風投。
還有就是風投的流程要儘量規範,這樣才能從大機率上保證專案不出現流程風險。很多專案就是因為流程不規範帶來了很多道德風險,估值風險等等。大致流程如下面兩張圖。
至於“風投對企業的影響”這個問題,筆者就不展開了,總之一句話:“對現代企業影響巨大”!看看目前國內的很多獨角獸企業就能理解了,比如阿里,比如京東等等,都經歷了這些歷程。要成為現代意義上的企業,“風投”是必須經歷的過程,具體原因大家可以慢慢體會。
此外,筆者再談一下“風投”的不同階段,從這個方面瞭解“風投”就更容易理解這兩個問題。對於國內的風投機構來說,其實已經根據不同的階段分成了很清晰的不同機構,這些機構都有不同的稱呼,早期的叫“種子基金”,顧名思義,種下種子,慢慢培養;下個階段叫“天使投資”,很多機構都是這個稱呼,國內目前也很火;再下個階段才叫“VC”,直接翻譯為“風險投資機構”;接下來是PE和Pre-IPO基金,到這個階段基本上就開始準備收穫了,為退出做上市的準備。每個不同階段的機構所採取的估值方法和分析方法都是不一樣的,紛繁複雜,不是幾篇文章能說清楚的。在這裡推薦大家一本書,如下圖,該書可以更好的幫大家理解“風投”。
最後,筆者談一下“風投”的資金來源,這個問題也很有意思。其實最早的資金來源都是個人和家族金主,有錢就想怎麼保值增值,逐漸匯聚到這個行業。後來就出現了政府資金,機構資金,大學資金和合格投資者的資金,總之是越來越複雜,環節越來越多,所以也就有了“代持”等情況。如下圖所示。
回覆列表
既然已提到風險類投資專案,首先人們想到的第一個客觀思想就是風險大,而另一個潛在的意思就是回報也相對會高一點。既然涉及到投資,無論風險的大小都要根據自身的經歷狀況來定。對於對企業的影響,那就比個人來說 風險要更大,一個企業裡面涉及到了太多人的利益,只要牽涉到企業的利益和影響不得不謹慎。操控者要對整個企業的所有工作者著想。每個人都有家庭,都有自己在乎的事物。請理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