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洋叔紀實

    6月13日,CES Asia2019在上海落幕,展會上,人工智慧依舊是關鍵詞之一。除了熟知的人臉識別、語音識別外,智慧語音機器人、水下機器人、以及一眾智慧家居產品,紛紛落地探尋產業化。

    近年來得益於深度學習的技術突破,人工智慧浪潮再次湧現。從底層的晶片,到框架模型、再到演算法、應用,硬體和軟體都得到了更迭。這些年崛起的人工智慧巨頭、創業公司內集中瞭如此多的頂尖人才和巨量資本,當下格局未定,人才繼續流動,而大眾的期待值一直在上升。

    然而到了2019年,大家對於人工智慧未來的爭論愈發激烈。一方面,有專家指出,深度學習再前進一步遇到了理論瓶頸;另一方面,人工智慧在商用和結合行業的過程中,困難不少。

    首先,其實學界一直在探討,要怎麼解釋和證明深度學習的原理。對於計算的“黑盒子”,我們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對於單一的場景,可以利用深度學習的計算提出較好的解決方案,但是面對更為複雜的場景,對於大資料的運算就無法把控。

    機器學習領域的國際專家、創新工場科研合夥人張潼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深度學習是用大的模型,大的資料這套思路來運作,這套思路獲得了挺大的成功,也應用到現在工業界中。但的確它往前走會有一些缺陷,這是我個人的觀點。從數學上,從原理上來講,大家都在理解這方面還需要加深。下一步要解決複雜場景,只靠它是不行的。”

    所以,在張潼看來,需要從原理上對深度學習再理解,“現在也有這種動作,就是逐漸把原理理解得更好,然後針對性地解決資料問題,再往前推進一步。時間會稍微長一點,但我覺得還沒有到瓶頸,大資料這一塊以後慢慢變好,之前可能一下能提十個點,現在可能提一個點,將來可能提0.5點,但是還有其他的手段,需要慢慢地研究。”

    如何讓人工智慧技術在複雜的行業應用中更具價值,是新的挑戰。

    在創新工場人工智慧工程院執行院長王詠剛看來,AI正從1.0向2.0升級,從科研到商業賦能轉化,“前期我們發現AI摘了比較容易摘的果子,AI把網際網路的內部大資料,流程裡面的廣告預測、商品推薦全都摘掉了,這些果子特別容易摘,因為只要把AI技術用起來就能得到結果。然後AI把一些淺層感知的果子摘掉了,比如說語音識別、人臉識別、影像的理解,這些摘掉之後接下來會問AI還能幹什麼?”

    這就回歸到一個問題,AI的本質到底是什麼?王詠剛說道:“AI本質是應該幫助人類各個行業去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但是當把這些好摘的果子摘掉之後發現再進一步提高效率,單獨的AI已經很難單獨承擔這個義務、責任了,所以AI一定要和行業的知識理解、和行業的技術有一個結合點。而結合的難點在於今天AI解決的很多問題,在行業里根本就不是重要價值鏈條的一環,只是錦上添花。”

    無論是醫療製藥、製造業,還是交通物流、零售、金融等領域,都是人工智慧可以接入的重要場景。

    而由於技術等因素和應用難題的影響,也有觀點認為2019年是AI寒冬,AI進入平臺期的聲音漸起。

    但是,王詠剛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談道:“我不覺得有什麼AI寒冬。AI任何時候都會有行業裡面的一些泡沫,但是泡沫排除掉之後,實際上AI是一個紮紮實實的技術,比如說這個技術它今天不能做到10分,但能做到5分,很多人對此有一個過高或者過低的期望,這其實都是不對的。所以我們要客觀地看待AI在整個行業裡面今天的位置。”

    而從IDC釋出的最新《全球人工智慧系統半年度支出指南》來看,人工智慧的投資熱度依舊很高,該指南顯示,亞太地區人工智慧(AI)系統支出預計2019年將接近55億美元,比2018年增長近80%。

    不過,無論是技術突破,還是技術落地,新一輪突破來臨前還需要一段時間的蟄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伍重的平民教堂,雲和光的設計為何令世人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