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數學李老師

    我是數學李老師,來說說我的看法。

    對於抽象的知識,一直以來都是學生理解上的難點。那對於抽象的知識,一般我是這樣來講解的。

    在具體的情境中去感受知識

    單純的去理解抽象知識去比較難的,學生缺少認知的臺階。所以我常會以生活中的具體情境,來引發學生的思考並進一步分析。先讓學生透過具體情境去感知知識。

    從特殊到一般去感知知識

    抽象的知識建立在從特殊到一般的過程中,這也是認知的一般過程。所以在我講解知識時,我會引導學生從特殊的例子開始,一點點將例子一般化,從而逐步引導學生理解抽象知識。

    根據發現去嘗試舉例,讓學生自己總結出知識

    這個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建模的過程,透過不斷的舉例去理解和運用知識,而後透過自己的需要來逐步總結出知識。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 2 # 秀才講數學

    一、用生動的例子輔助理解;

    二、用直觀的圖形輔助理解;

    三、用形象的語言輔助理解;

    四、深入淺出,學以致用,在運用概念中輔助理解!

  • 3 # 中考數學當百薈

    從認知模式來看,人總是習慣於透過具體來感知抽象,同時又用抽象來概括具體。為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知識,我認為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善設情境

    知識的獲取來自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讀小說,追劇,看電影等,就是在作者創設的情境中,以己度人或以人度己,進而產生共鳴,同悲共喜。所謂恨之深,愛之切,大概就是這個意思。自己親身的經歷,容易獲得感受,這是認知共性。教學要抓住這個特點,善於設定問題情境,把學生帶入其中,讓學生用自身的生活經驗來感知抽象的數學知識。比如初中應用題中經常遇到的銷售問題,銷售量,利澗,售價,進價,銷售額,打折,折扣率等。這些概念對初中生而言還是感受不深的,如果教師設定逛超市買賣東西的情境,就可以搭建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的橋樑,來幫助學生理解這些抽象概念。

    赫拉利在《未來簡史》提出了一個著名的公式:知識=體驗*敏感度。在具體情境中獲得體驗,培養我們對事物的認知敏銳程度並最終影響或改變的我們認知。

    2.善打比方

    我至今還記得大學時《複變函式》課上老師打的一個比方,是關於有理數與無理數哪個更多問題。在中學階段知道這兩個數集的元素都有無窮多個,沒有誰去比較它們的個數誰多誰少。但老師當時打比方說,如果把整個實數集看成一個西瓜的話,那麼有理數就是西瓜籽,無理數就是西瓜瓤。瓜籽星星點點鑲嵌在瓜瓤裡,是我們已有的經驗,一下讓我們生動直觀感受到論個數,無理數比有理數多得多!

    物理老師在講電流,電阻時,以水流,水中石頭打比方。數學老師講平行線時,以兩條鐵軌打比方,講直線與圓時,以太陽與地平線打比方。透過打比方舉例,讓抽象的本體透過喻體生動形象地呈現在學生的眼前或浮現在學生的腦海裡。

    3.善用圖示

    物理中的電路圖,光路圖,受力圖,形象直觀形地說明各種電子元器件連線方式,透鏡成像規律和原理,物體所受各種外力特性。數學應用題工程問題、行程問題用線段圖反映各數量之間的關係,用圖象表示變數之間的相互影響及變化規律。還有各科都用到的知識結構框架圖,各種示意圖等,都是藉助圖形的直觀性,形象地反映事物之間的普遍聯絡。

    4.善用認知規律

    認知規律是個體在透過感覺、知覺、表象、想象、記憶、思維等形式,把握客觀事物的性質和規律的認識活動中客觀存在的規律。遵循這些認知規律,幫助學生建構一些思維方法,比如比較常用的歸納與演繹,類比與遷移,比較與分析等也是幫助學生有效理解抽象的知識的途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哈達迪與周琦今晚誰能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