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技之窗

    這個形容稍微有點不合適。再講華為與小米之前,先來普及一下什麼是大眾眼中的富二代和鳳凰男吧。其中鳳凰男,是形容原本家境不好,但是透過自己的努力從一步步翻身;而富二代這個詞彙我們聽到的就多了,顧名思義就是透過前輩打下的江山基業來發展,有點像坐享其成。

    講完上面的概念後,我們再來分析。華為和小米作對比,其實這是指手機業務線。過去華為的主要業務在通訊領域,諸如路由器、電信裝置等等。後來在2003年底,華為決定涉足手機業務,那時候在行業內有四大巨頭被稱為:“中華酷聯”。直到現在,這個稱號已經解體了,成為了華米OV。我們看到華為依然在目,而且其銷量直線上升。其實那時候華為做手機並沒有依賴華為固有業務,屬於新的業務線,只不過華為有自己的研發實力,所以在拓展新業務方面比較迅速,所以用富二代來形容顯然有點不對。

    再來看看小米,確實用鳳凰男來形容有點貼切。小米正式進軍手機業務是在2011年,小米公司成立於2010年。而小米開創了中國網際網路賣手機的新格局,也因為如此,在雷軍帶領下小米手機逐漸成為了“華米OV”四小龍之一。

    不過鳳凰也好富二也罷,至少他們掌控了自己的命運,但是至於走什麼樣的路,看自己的造化了!

  • 2 # 小伊評科技

    小米才是地地道道的富二代

    首先,小米是鳳凰男?不不不,小米是真正的富二代。你要知道,小米可沒有經歷過創業之苦。因為雷布斯在建立小米之初就已經是一名非常出名的天使投資人,馬雲爸爸都去求過雷布斯,然後你告訴我小米是鳳凰男?可以說小米這個品牌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富二代,而為發燒而生也是小米公司的策略,而且沒有雄厚的資金作為背書,小米怎麼能去搞價效比呢?商人可不會賠錢的。

    華為其實更像一個鳳凰男

    當年43歲的任正非找朋友籌措了2萬元白手起家,建立了華為這個品牌,經過這一步一步的發展,中間也經歷破產風險,華為才逐漸的發展壯大,相比於小米從出生就不缺錢而言,華為則更加歷經千難萬險。

    兩個品牌都是我們偉大中華土地上非常優秀的品牌,希望這兩個品牌可以越走越好。

  • 3 # 極客談科技

    富二代,指的是依靠父輩打下的基礎,坐享其成享受成果;

    鳳凰男,指的是依靠自身的努力,一點一滴的積累,在城市紮根完成逆襲。

    很有意思的比喻,但是放在華為和小米手機身上視乎並不恰當。

    富二代華為

    將華為的手機定位成富二代,無非是說華為手機依靠華為這個平臺才發展起來。

    不可否認,華為這個平臺給手機提供了助力,並且起到的作用很大。

    在餘承東沒有進入華為之前,華為的手機業務發展的並不順利;

    華為手機,發展到如今的規模,餘承東個人能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即便被說成是富二代,也是年輕有為的富二代。

    華為手機是國內唯一使用自研處理器晶片的手機。基帶訊號、拍照能力、快充技術要優於蘋果、三星。即便是剛剛釋出的摺疊屏同樣力壓三星摺疊屏。

    鳳凰男小米

    雷軍在建立小米的時候早已不是什麼鳳凰男,可以說是網際網路界的大佬。

    大學編寫程式被納入教材,帶領金山上市,多家創業公司的投資人等等,可以說雷軍此時並不缺錢,創辦小米應該是覺得自己缺了什麼還需要去完成。

    給人鳳凰男的印象,應該是小米超高的價效比導致。

    如果沒有小米,可能手機的價格依然高高在上;

    如果沒有小米,各大廠家也不會重視線上網路營銷,開闢新的戰場;

    如果沒有小米,更加不會知道什麼是“飢餓營銷”、什麼是“PPT”手機。

    鳳凰男的逆襲,你會喜歡麼?

    將華為和小米比喻成富二代、鳳凰男是否恰當,您怎麼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想做銷售,但是沒做過,又沒文憑,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