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農藥專科
-
2 # 紅紅火火102088
一、蟲害防治
1、玉米螟 玉米螟又稱玉米鑽心蟲,田間防治可分為兩個時期進行,即心葉末期和穗期。
心葉末期防治:有蟲株率達10%時,用 1.5%辛硫磷顆粒劑按1:15拌爐灰渣,每株1克撒入喇叭口內。
穗期防治:抽穗後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施雌穗和雌穗上、下幾個葉的葉腋處。
2、粘蟲 粘蟲俗語稱夜盜蟲,是一種暴發性的毀惡滅性害蟲。當玉米地苗期百株有蟲20個--30個,生長中後期百株有蟲50--100個時,即應進行藥物防治。可用2.5%敵百蟲粉,每畝噴2—2.5公斤,或用2.5%敵百蟲粉2公斤對細土10公斤--15公斤,拌勻後順壟撒施。
3、蚜蟲 隨著緊湊型雜交種的推廣,蚜蟲已成為玉米生長後期的主要害蟲,防治方法有兩種。拔節期噴藥防治:玉米拔節後,逐行檢查,發現危害中心株,用40%氧化樂果乳油50毫升,加水50~75公斤。每畝用藥液75公斤。
玉米的大喇叭口末期防治:用40%樂果50毫升,對水0.5公斤,拌15公斤砂土,每株撒1克。
4、紅蜘蛛、薊馬 紅蜘蛛一般在抽穗扣危害玉米,薊馬在苗期危害。防治方法:每畝用40%氧化樂果乳劑0.1公斤,對水40公斤--50公斤噴霧。
二、病害防治
玉米病害主要有大、小斑病、黑粉病、病毒病、青枯病、穗粒腐病等。
1.玉米大斑病 也稱條斑病、煤紋病、枯葉病、葉斑病。
(1)症狀和為害 主要為害葉片。受害葉片最初呈現水漬狀青灰色小斑點,然後沿葉脈向葉片兩端擴充套件成梭形病斑,病斑的中部為黃褐色或青灰色,邊緣為暗褐色。不抗病品種的生育後期,病斑縱裂,甚至病斑融合連片,導致葉片枯黃壞死。潮溼條件下病斑上還可產生黑色黴層。一般是植株下部葉片先發病,再由下向上發展。乾旱年份也可中上部葉片先發病。在種植密度大、空氣潮溼的田間,病害發展很快,1個月左右即能使全株葉片枯死,呈現“走馬乾”現象。
(2)防治方法:用50%退菌特可溼性粉劑800倍液在發病初期噴灑,必要時隔7天再次噴藥。
2.玉米小斑病
(1)症狀和為害 主要為害葉片。在玉米的整個生育期中均可發病,抽穗後發病較重。發病初期在葉面上產生小病斑,呈橢圓形或紡錘形,周圍或兩端呈現褐色水漬狀。有時病斑上出現2—3個同心輪紋。病斑大小不一。不抗病的品種病斑較大,不受葉脈限制。發病嚴重時,葉片上的病斑相互連片融合,變黃,枯死。田間溼度大時,病斑上還產生褐色黴層。病斑首先出現在植株下部葉片,由下向上蔓
-
3 # 農業植保管理技術110
對於玉米蚜蟲一般只要抓住兩個時期進行防治效果最好。
玉米蚜蟲一般有兩個為害高峰期,即苗期和散粉受精結實期,對於苗期蚜蟲防治,一般都是透過藥劑拌種來進行,不僅用藥量少,施藥簡單高效,而且效果好,持效期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作用,同時還能兼治苗期地下害蟲,灰飛蝨和薊馬的為害,並能很好預防玉米粗縮病等病害發生,可謂是一次拌種,多種效果。藥劑一般只要選用內吸性強效果都不錯的,比如吡蟲啉,噻蟲嗪,噻蟲胺,毒死蜱或氟蟲腈等常規拌種藥劑效果均較好,輪換交替使用即可,尤其對於噻蟲嗪和噻蟲胺而言拌種後,不僅防病防蟲,而且還有明顯促進根系生長增多,調節生長的作用。
玉米抽雄後,田間有蚜株率30%以上,或發現葉片氣油露或蜜露後,一般宜及時選用5%啶蟲脒800倍液,或70%吡蟲啉8000倍液,會烯啶吡蚜酮或噻蟲嗪等進行噴施防治,效果均較好,如果大喇叭口期進行澆水的,一般畝隨水衝施500-800毫升樂果或乙醯甲胺磷等,可以保證後期田間基本不會再有蚜蟲發生危害。
總之,玉米蚜蟲,一般只要抓住播前拌種,及大喇叭口期藥劑衝施防治,或田間有蚜株率30%以上時及時噴藥防治效果均最好。
回覆列表
為了更好的解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來了解玉米都有哪幾個生長週期:
1、苗期:從播種到5-6天發芽,再到三葉期,這段時期都屬於苗期。
2、拔節期:從三葉期開始玉米進入快速生長期,迅速生長、拔節,一直到抽雄期這段時期就拔節期。也從自養進入異養階段,需要土壤有豐富的營養和水分。
3、穗期和花粒期:從拔節到抽雄再到結粒成熟,這段時期屬於穗期和花粒期。也是生長髮育最旺盛的時期,同時也是田間管理最關鍵的時候,要充分保證養分供應,以決定抽穗多少和單穗重,從而保障產量。
弄清楚了生長週期,便於我們更好的進行病蟲害防治,那什麼時候防治蚜蟲效果最好?
1、苗期的播種期拌種:
用50%辛硫磷乳油+10%吡蟲啉懸浮劑按照藥、水、種子用量1:100:1000的比例進行拌種,拌勻後堆悶4~6小時即可播種,可防治苗期的蚜蟲、薊馬以及地下害蟲。
2、抽雄初期噴霧防治:
抽雄初期是防治蚜蟲的關鍵時期,以防蚜蟲危害影響光合作用和授粉降低粒重,同時避免蚜蟲傳播病毒病減少玉米產量。
畝用:25%吡呀酮懸浮劑40毫升或者25%呋蟲胺可溼性粉劑30克,兌水60斤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