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三木子
-
2 # 寒石冷月
女孩子12歲已經進入青春期了,從這個姑娘身上看到典型的青春期自我封閉現象,而這些現象在很多同齡人身上都常見。不過,可以明確地告訴家長,不要擔憂,這只是階段性成長的特殊現象,待到了高中和大學,你會發現女兒完全變樣了,那時會逐漸Sunny、健談。
但是目前該怎樣改變這種在家裡週末和假期宅著的現象呢?下面給家長几點建議:
第一,家長要和孩子班上同學家長交往,進行家庭之間的往來。如果單純往外趕孩子出去玩兒和放鬆,孩子肯定是不願意出去的,因為懶散已經成為她的生活常態。與其這樣,倒不如反過想,莫不如家長和班上同學的家長交往,建立家庭之間的交往關係,可以家庭之間相互串門,或者兩個或多個家庭相約帶孩子出去活動。只要有那麼幾次,孩子就能感受到不一樣的生活氛圍,自然就願意出去玩兒了。
第二,家長平時多向女兒請教一些問題,讓她當小老師。很多時候,家長如果光顧一個人嘮叨,青春期的孩子肯定是不願意聽,甚至會嫌棄你嘮叨,你一張嘴,孩子就會很煩。因此,家長不如結合生活中的一些場景,或者課外閱讀的一些知識,去請教女兒。當你本著謙卑的態度去請女兒當你的小老師時,再看孩子就願意給你解答了。只要孩子多說,就能鍛鍊她的口語表達能力了。
第三,請孩子幫大人一起做家務,鍛鍊孩子責任感。有些時候,不是孩子懶惰,而是大人從沒有教過孩子怎樣做家務,別看在大人眼中家務很簡單,但是如果以前從沒有手把手教過孩子,她還真不會做,並且當你讓她做時,她不知道從哪下手,自然會產生畏難情緒。因此,家長可以請孩子來幫忙,一起做一件事,邊做邊教,適時誇讚女兒真能幹,可以成為爸爸或媽媽的好幫手,看到女兒長大了,爸媽真是特別自豪。
第四,不要當著老人面給女兒安排事情去做,避免老人阻攔。很多時候,三代人共同生活,老人因為溺愛心理,常常不允許孫輩做事。甚至更多時候代替孩子做她能做的事,或者屬於她自己的事。只要他們參與包辦代替,孩子自然容易懶惰。為了防止老人阻攔孩子獨立做事,家長不妨避開老人和孩子單獨交流,安排好事情,然後帶著孩子一起去做。如果老人介入干預,可以直接告訴老人,你們去歇著或樓下去活動散步。
總之,想讓青春期階段的孩子不自我封閉,必須要從環境著手去拓展孩子的生活圈子。從家長的觀念去做改變,學會尊重和欣賞孩子,不要過多指責而是多加鼓勵。透過培養孩子生活與學習習慣,讓孩子不斷建立新的生活節奏和習慣。
星期一到星期五放學回家就是做作業,星期六,星期天也是呆家中,不願意出去玩,平時動作遲緩,語言表達能力差,生活自理能力差,沒有朋友,不願意做家務,一切都以做作業為理由不出去玩,做家務什麼的,深為她以後進入社會擔憂,請各位大神給我寶貴的建議多謝,附:因和爺奶住一起,三世同堂,我以前要求女兒要多出去玩,學做家務,都給她爺奶以學生只管讀書就行的理由阻擋,現在大點了,拿棍子趕都趕不出。求救
回覆列表
作者提出的這個問題,如今都比較普遍,也是現在很多家庭面臨的一個具體問題,請你不要太過焦慮,更不能急於求成,反而會使事情弄巧成拙,物必極反,這事也不是好大的事,得慢慢來,多引導,多點時間跟孩子溝通並交流。
首先,要弄清孩子為啥不出門?性格內向?自卑感?或是家長不要孩子出門還是和別人交流有問題等等,不管出於啥原因,都跟家庭教育、家長引導或家裡人的行為影響等都有一定關係。
如今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本來在家裡面都缺失小夥伴的陪同玩耍,再加上除了上學能和同學接觸以外,其餘時間真的很難再接觸到其他(她)小夥伴,最主要還是現在的家長對孩子要求和期望太高,除了上學時間還要上其它各種興趣班,又還要補學習課,孩子根本沒有自己時間和空間,完全是配合家長的教育模式和生活模式,他們心裡的童真和想象力完全被家長給抹殺了,在他們心中,孩子就是他們全部的希望,孩子就是他們的學習工具甚至是他們臉的名片,到哪裡都是某某家孩子拿了這樣那樣獎了,弄得孩子心裡壓力山大,哪還有時間和心思出去耍,更不願意和別人交流。
殊不知你家的孩子是哪種情況,但是家長的行為要求和思想對孩子的影響很很大,學習要求不要太高,娃娃盡力就好,多鼓勵,少打擊,更不要和別的孩子比這比那,多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學習最主要是要求孩子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就可以了,至於學習好和差,不是太重要,能做到這兩點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