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工科老女的留言菲語

    太平公主,說她是中國歷史上身份最尊貴的公主也不為過。人家不僅爸爸是皇帝,而且媽媽是貨真價實的皇帝,倆哥哥是皇帝。她家出皇帝的比率最高。

    可惜,這樣一位公主尊貴的公主婚姻不幸、還不得不以自殺結束自己的一生。遠離政 治中心太才是硬道理!

    她媽媽武則天,的確是有遠見、有能力和靠譜的政治家,在立儲君的問題上只在自己的兒子與侄子間搖擺過,從沒想過(也許有過一瞬間的想法)立自己的女兒太平公主為皇太女。歷史不久就證明,她的兒媳婦(唐中宗李顯的韋后)和其女兒安樂公主,上躥下跳的想立安樂公主為皇太女,結果是雙雙被滅。

    那是唐代啊,雖然唐代女性地位相對較高,但依然是男權社會,只有男孩子是傳宗接代的,不會男女平等。

    唐代公主參與孃家事物的例子比較多,尤其是太平公主,她在武則天晚年還政李唐、誅殺韋后、擁立睿宗李旦等大事件中都堅定地站在孃家一邊,但她最終的歸宿依然是夫家的人。

    武則天對於身後要把皇位傳傳給兒子,血脈親情,但不甘心的是兒子姓李。可以預見到兒子即位後一定恢復李唐天下。她這些年的努力都會化為烏有。對於一個畢生追求自己理想的強人肯定不甘心;把天下傳給侄子,侄子倒是姓武,但與她血緣遠啊!大臣就提醒她傳給兒子,子子孫孫會世代祭祀她;傳給侄子,沒有侄子祭祀姑母的。這能不打動她?!

    大臣死心塌地跟著她,除了信服她的能力,更多的是因為她是李家的寡婦、未來李唐皇帝的媽。她就好比是丈夫去世後兒子還小,替李家看家、臨時行使家長權力的大家長。大臣都相信天下最終還是李唐的。如果她真的給了侄子試試,大臣肯定不答應。就連周邊少數民族政權反對她都打著“還我盧鄰王”的口號。百姓更是心向李唐,她心裡明鏡一樣。還有,她那些侄子挑不出一個出眾可以掌控形勢的。如果勉強給了侄子,她們武家一定重蹈呂后家族後轍。而太平公主作為李家嫁出去的女兒、武家兒媳婦的身份,大臣也不會認同意她作為李家皇位的繼承人的身份。

    武則天的糾結表現在登基後給留在身邊的兒子李旦的稱呼是“皇嗣”,這個稱呼就只能說明你是我兒子,但不是皇太子。這也說明她的猶豫。這件事拖了很久,武家子侄也不斷努力試圖說服武則天。李家有大臣前仆後繼的保護,最後還是狄仁傑臨門一腳把還位李唐的事搞定了。

    武則天能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個人能力絕對無可置疑,唐代相對於女性寬鬆的社會環境以及唐高宗不太強壯的身體都是客觀條件。但登上皇位道路上的艱辛只有她自己最清楚,不說九死一生也差不多吧。女人在這個高位上的艱辛沒有比她更清楚的。也許是因為深愛自己的女兒,給她最大的保護就是不讓她染指皇位。歷史也再一次證明,遠離皇權才能得以“太平”。可惜,太平公主最終還是因為權力之爭而死於侄子之手。

    武則天雖然可以一度超逾歷史,但最終還是被當時的社會環境所限制,迴歸到傳統上。選兒子,而且選那個最弱勢的兒子,讓自己生榮死哀。妥妥的政治高手。

  • 2 # 知足常樂6144539457

    應該說是很難輪到輪到大平公主來做皇帝,縱使太平公主很尊貴,其能力學問也曾受武則天賞識,但太平公主卻自以為非自己莫屬,其實卻不然。

    首先武則天自己改起了國號“武周”當起了皇帝,已經引起滿朝大臣的不滿,雖然也大量殺盡不滿的大臣,但仍然有很多不服的臣民,敢怨不敢言,武則天就是在這種“不服”的氛圍中做女皇,對於立皇之事,她能不考慮後果嗎?

    她原有打算立武家侄兒為太子,也遭到大臣們的反對,尤其是狄仁傑都認為不妥當,那麼若立太平公主為皇,恐怕反對的呼聲比立武姓更強烈,畢竟 女兒嫁出去,潑出去的水。加上武則天仍然也受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傳統理念影響,也只能在自己和李治的幾個兒子中尋找,那李顯、李旦他們就最有機會了。只有這樣才算名正言順,而且武則天死後仍然不遭罵名,同樣在唐朝排位上不會被冊除,仍然受後面子孫敬仰,而太平公主再來當皇帝,或許這唐朝也改姓了,那就大亂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卡斯羅幼犬骨架小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