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蠻牛書迷

    問:勇往直前和無為而治是不是兩種思想?

    答:問題的物件,應該是權力機構對某些地方的治理思想的提問。

    一、先找參考

    1.佛家有兩種看似相悖的做法:勇猛精進和慈悲行善。

    比如:少林寺的和尚習武,也行善。

    習武,是為了擁有力量。這力量是為了保全自己、同時懲罰惡人、解決紛爭等。這是佛家的實現目的的手段。

    ***佛家習武,絕對不是以武力、力量作為目的,只是以它們為手段。否則,魔念不遠矣。***

    行善,是為了追隨佛祖“普度眾生”大願,去做一些前期影響、中途修補和最終圓滿。這是佛家的主導思想下的行動。

    所以,和尚的方式(或說:佛教徒成功學、和尚成功學。偷笑一下…)——勇猛精進,擁有力量,是自身基礎;行走各方,行善積德,是主體行為。

    2.人生的成功路,兩種看似矛盾、卻必須具備的東西:

    ①愈挫愈勇,百折不撓,勇往直前,永不服輸,不斷學習和思考、摸索、創新,等等。

    ②時勢造英雄,因勢利導,借力打力,權謀之術,領導之術,營銷策劃等等。

    個人覺得,人生若求成功——①是能力基礎,個人必須具備。②是主要實行方式。

    ***順便提一下,社會上現今流行的勵志成功學,這裡不作細談,只說一下,這種途徑,沒有個人能力基礎,一味地給自己信心加油。後果,不過是如建立空中樓閣、只能幻想,又如無根之萍、隨波逐流罷了。還可能會產生幻覺,變得精神心理有問題。***

    Ⅰ、成功的人生之路,自身必須具備力量。這力量可以是知識,特長,天賦,或身體本身等等。

    如果自身力量不足,就算學會“四兩撥千斤”,有千斤之力、可用四兩之力拿來用,可自身四兩力都沒有,那就根本滿足不了條件。

    “四兩以下”瞪“千斤”,望洋興嘆、高峰仰止,永遠只能是成功人士的粉絲等。即使僥倖“成功”了,能否維持一小段時間,都是大問題。

    所以,人生成功,自身能力是基礎。

    Ⅱ、再說人生成功的主要實行方式。

    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而且,人無完人,凡人(或說:地球上的凡人。嘻嘻)的能力都存在極限。

    做老闆,就是透過員工的剩餘價值產生財富;權力上位者,就得透過用人來產生影響力,從而穩固權力以及擴大權力;娛樂行業的明星,總需要不斷宣傳擴大名氣;等等。

    Ⅲ、人生的成功總結:

    如果缺少因素①,就會白忙活一場;

    如果缺少因素②,可以成為理論家、學問家等,至於社會中的成功,sorry,跑得太快了,憑你單單一個人是追不上的。

    二、迴歸主題

    這兩個:勇往直前和無為而治——權力機構對某些地方的治理,這兩個思想方式的作用。

    1.如果高估一下“勇往直前”,它不僅是勇氣,還帶有自身不斷進步、不斷強壯和提高實力,等等內涵。這些“勇往直前”的內涵,就是地方發展的實力基礎。

    2.再說“無為而治”。

    ①如果按照《道德經》裡“無為而治”來理解,就是權力機構對社會民眾的信任、放權等,讓民眾自發活動,讓民眾更自由、更放鬆,甚至更放肆、放縱。

    ②如果按照西方經濟理論思想,就是“市場自由”等等之類的東西。西方知識是個人所短,就不多說了。

    3.可以看出,如果物件是地方治理的話,“勇往直前”是成功治理的基本思想方式,“無為而治”是成功治理的主要思想方式。

    在地方經濟發展上,這種以“勇往直前”為基本思想、以“無為而治”作主題思想,以這“二合一”的治理方式,應該不會錯的。

    不過,千萬別高估結論的普遍性。

    對於地方文化發展,個人對這方面的思考有些絕望——相關的知識太多。饒恕我無力分析回答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雪佛蘭xl1.5T,哪一款比較值得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