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摸魚啦額

      四大鬚生  大約在20世紀20年代,京劇史上產生了以“餘、言、高、馬”為代表的四大鬚生。即:餘叔巖、言菊朋、高慶奎、馬連良。  後,高慶奎因嗓疾而漸退舞臺,餘、言於40年代先後去世,“四大鬚生”的提法隨即有所變化,“馬、譚、楊、奚”的稱謂在民間廣泛地流行起來。即:馬連良、譚富英、楊寶森、奚嘯伯。  就歷史地位和藝術成就而言,前後四大鬚生中的七位藝術家應該是不分彼此的(特別是就目前唯一能作為實物參照的聲音資料來看),至少是各具特色,各有長短。至於排位上的差別甚至厚此薄彼的觀點,也只能是後人的一廂情願。  中國馬連良、譚富英、楊寶森、奚嘯伯4位京劇老生演員的合稱。20世紀20年代,觀眾公認餘叔巖、馬連良、言菊朋、高慶奎為四大鬚生。後來高慶奎嗓音衰退離開舞臺,譚富英崛起替換了高慶奎。50年代,餘叔巖、言菊朋相繼謝世,楊寶森、奚嘯伯聲譽日盛,在專業和票友中影響頗大,於是人們以馬、譚、楊、奚為四大鬚生,流傳至今。馬連良吸收眾家之長,獨樹一幟為馬派,他的唱腔委婉灑脫,唸白吐字清晰,富有音樂性和節奏感,代表作有《甘露寺》、《借東風》、《十老安劉》等。譚富英系京劇譚派創始人譚鑫培之孫,他嗓音脆亮,唱唸酣暢樸實,曾任北京京劇團副團長,代表劇目有《空城計》、《定軍山》、《戰太平》、《打棍出箱》等。楊寶森嗓音寬厚,行腔抑揚婉轉,卓然成派,1949年後任天津市京劇團團長,代表劇目有《碰碑》、《清官冊》、《伍子胥》、《搜孤救孤》等。奚嘯伯青年時代為京劇票友,宗譚派,並得言菊朋傳授,21歲時就正式搭班演出,奚嘯伯講究唱唸的音韻,曾任北京市京劇四團團長,1957年後任石家莊地區京劇團副團長,代表劇目有《 白帝城》、《二堂放子》、《蘇武牧羊》、《范進中舉》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Photoshop如何突出畫面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