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旅人grrb

    標準50mm鏡頭,沒有之一

    標準鏡頭:

    鏡頭視角為50度左右的鏡頭的總稱,包括40mm、45mm、55mm、60mm焦距的鏡頭,這些鏡頭視角一般為45一50度,標準鏡頭所表現的景物的透視與目視比較接近。 它是所有鏡頭中最基本的一種攝影鏡頭。

    標準鏡頭結構簡單,製作工藝不復雜,相差很小。體積小重量輕,100克左右,放在兜裡隨時可以拿出使用,所以長期受到攝影師的喜愛,被稱為萬能鏡頭。

    光圈最大可以到達0.95,這樣可以在弱光的條件下,不依靠閃光裝置補光而拍攝。一般的標準鏡頭700元左右,最大的光圈達到1.8,配合現在的數碼單反,完全可以滿足大部分拍攝任務。

    當然做為一伴鏡頭,拍攝時不建議使用最大光圈,3.2的光圈,足夠使背景虛化,影象質量也可以得到保證。如果陰天,可以調高相機感光度到400甚至800,也完全沒有問題。

    標準鏡頭由於像差小,這樣在拍攝活動中,不管是室內室外,拍攝者與被攝者在2.5至4.5米的距離,都可以進退自如的從容拍攝,既可以突出主體,又可以附帶的把環境納入鏡中,這樣的幾張照片,就可以說明問題完成任務了。由於具備以上特點,標準鏡頭又被稱為會議鏡頭、掃街必備。

    在90年代之前,一般的單反套機,都是一身一鏡,這一鏡,就是標準50mm鏡頭。

    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目前各焦段的鏡頭層出不窮,但標準50mm鏡頭,仍然是攝影師不可或缺的裝置。

  • 2 # 雙子恆畫攝影

    如果只能用一支定焦鏡頭,我會選擇50mm。

    但是如果只能選擇一支定焦鏡頭,我會選擇50mm。儘管目前我常用的是35mm和85mm定焦鏡頭。

    因為35mm小廣角,85mm中長焦,剛好是一個比較不錯的人像組合。但是隻選一支,那麼50mm就基本能應付80%的拍攝場景。有的時候並不是什麼都拍就是好的,反而,限制你在一定範圍內,反而起到專注拍攝,和考驗你的能力。

    近期也沒有50mm拍攝的作品,因為鏡頭已經出了,還在琢磨什麼時候再買回來呢。

  • 3 # 冰城愛攝

    這個問題一開始可能很多攝影師都困惑,也不知道如何選擇,等使用的鏡頭多了,又明確了拍攝方向,就知道選擇什麼樣適合自己的定焦鏡頭了,鏡頭的選擇也就不難了。我想50mm定焦估計是很多攝影師的必備鏡頭,不用說理由,因為大家都明白。我也有一個50mm鏡頭,也就是大家熟悉的佳能小痰盂三代,為啥買她,因為兜裡銀子太少唄。不過我也有理想,等我攢足鈔票了,換佳能無反相機,那麼RF50/f1.2一定是我的菜。

  • 4 # yzx570429

    我使用的是尼康品牌機。從我使用情況講,不論使用什麼品牌機,若只能用一支定焦鏡頭,我會選擇24一70mm(2.8)焦段的定焦頭。它是一個最常用的鏡頭,它包含了廣角(24):標準(50):中焦(70)用途十分廣泛。

  • 5 # 爵色壹號

    我使用的是索尼A6400相機,只能選擇一個定焦鏡頭,就選適馬30 F1.4,合適人文拍攝,街拍,夜拍,人照拍攝。

  • 6 # 愛天然

    題主想要了解的是擁有變焦的前提下只保有一隻定焦頭,還是總共只有一支定焦頭呢?

    前者的話,我會保有85定,因為定焦與變焦相比最顯著的改變就是光圈,而經典的人文定焦如24、35、50拍攝的內容,不一定總是需要大光圈,而85、135乃至200等可能拍攝特寫多,捕捉細節的使用情形多,故而大光圈使用的多。而85以上的焦段,個人感覺有點太窄了,所以可能還是85用的多。

    後者的話,可能是50定。35和50拍攝的內容、場景都有比較多的選擇,原則上我認為這兩種都可以;而50是沒有明顯畸變的最短定焦頭,我勉強算是人文攝影者,更符合我的偏好。此外,視角窄一點也可以鍛鍊拍攝技巧。

    願有幫助。

  • 7 # 第四冰川

    人像的話,50定最常用也最實用

    35拍大場景,遇到區域性細節便會多有不便

    85拍細節,但到室內又有諸多不便,

    50很好的找到了兩者平衡點,讓我們用起來更方便,價效比也是最高的一個鏡頭了。

  • 8 # 胡蘿蔔丁丁

    我推薦用50標準頭

    第一:價效比 價格不貴,進可拍特寫,退可拍風景或風景人像

    第二:光圈 最大光圈可以有1.2或者1.8,背景虛化很美,完全可以滿足日常拍攝需求

    第三:形變 因為50焦距,完全可以不用考慮廣角的形變

    第四:攜帶方便,小巧便利,街拍棚拍都能得心應手

  • 9 # 森森59924151

    個人選擇35,可用性強,50和85有侷限,但是如果小白可以先用50鏡頭,可以鍛鍊構圖,後期再選擇適合自己的定焦鏡頭。

  • 10 # 康復與美學

    要是選擇唯一一個的頭,我覺得就35的焦段了,畢竟俗話,進可人像,退可風景。而且35的價格也還行的~拍個視訊什麼的用處也大。而且如果是高畫素的機子,後期還可以通過裁剪或的類屎50焦段

  • 11 # 隨心起舞

    這個要看攝影者的愛好和所拍題材的型別了,如果以全畫幅相機和鏡頭為基礎來考量,35和50焦段定焦無疑是最常用的兩支定焦頭。

    ①以城市風光、記實、兼顧山水旅遊(拍山水風光更加廣闊的廣角鏡頭當然更好、所以用了“兼顧”兩字)和兼顧記錄人物用35毫米定焦較好,它更加偏重於風景和建築一些。

    ②50毫米焦段被稱為與人的眼睛視角比較接近的焦段(個人覺得人要轉動眼球觀察的視角遠大於50焦段,不轉動眼球只看固定場景視場清晰範圍與50定焦類似),所以觀察事物接近人眼的視場效果,如果有F1.4的最大焦距的50定,旅遊中和社會記實中以人物、人像為主,兼顧背景、風光的拍攝最為恰當,還可以兼顧部分風光和城市建築但侷限性較大,不如35焦段了。50定焦室內人像攝影也相當不錯。

    總結,35定焦以景物為主,人物為輔的題材;50定焦以人物為主,景物為輔的題材。

    個人意見供參考。

  • 12 # 龍v烽火戲諸侯

    如果只用一枚定焦鏡頭恐怕大多會推薦35mm定焦了,但是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如果35mm可以覆蓋很多鏡頭的話,那其它焦段鏡頭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呢?到底如何選擇定焦鏡頭呢,這個要從鏡頭的焦距來說起。

    定焦靠走改變的只是視野,無法改變透視

    定焦鏡頭“變焦靠走”這樣的話相信大家很熟悉了,有時候這是一句調侃,其實並不是說只要你真的走起來了你就可以代替變焦鏡頭了。變焦靠走,改變的只是視野,但是無法改變透視。我們都知道鏡頭不同的焦距視野不同,焦距越短視野越廣可以容納更多的內容。焦距越長視野越窄,容納的內容就相對更少了,同時也具有了遠視的作用。如果我們使用一支定焦鏡頭,也就是說焦距已經固定了,視野和透視其實也就固定了。當我們移動鏡頭取景的時候取景範圍可以發生變化,舉個例子,我們使用50mm鏡頭拍攝的時候前面的景物如果不能全部放入取景器,我們可以嘗試往後退幾步,基本上可以獲得類似35mm的視野範圍。同樣的使用35mm鏡頭拍攝的時候往前走幾步可以獲得類似50mm的視野範圍。那麼這樣就可以代替了嗎?其實並不是的,雖然是取景範圍接近了但是景物主體和背景之間的透視關係始終是不變的。我們看下圖,使用不同焦距鏡頭拍攝人像,雖然全身人像構圖比例接近,但是人物與背景的透視關係是不同的,廣角鏡頭顯然容納了更多的背景。

    定焦鏡頭選擇跟拍攝環境和題材而定

    選擇一個定焦鏡頭,我們需要確認拍攝環境,因為不同的鏡頭視野不同對應的拍攝距離也就不同了。比如你如果大部分在室內拍攝,一個200mm定焦鏡頭恐怕在室內基本上沒法拍了。室內拍攝一般選擇50mm及以下焦段鏡頭比較適宜。比如24mm定焦鏡頭有這私房之眼的稱號。室內可以輕鬆拍攝人物全身照,同時合理利用廣角的透視加強作用拍出大長腿的效果。

    如果你需要加強透視作用你必須選擇一個廣角鏡頭,長焦鏡頭無論你退多遠,及時你空間足夠大,你的透視依然被削弱。所以選擇定焦鏡頭必須跟環境和題材而定。如果你需要背景虛化的糖水作品,廣角鏡頭即使光圈再大也無法達到長焦鏡頭的虛化和壓縮效果。所謂的"一鏡走天下”,其實是偽命題。如果真有這樣的鏡頭,那麼我們就不可能看到市場上琳琅滿目的鏡頭群了。

  • 13 # 陽光帶來希望

    最早入尼康C幅單反,鏡頭也主要是C幅鏡頭,18-55,55-200,後來入手全幅D800e,只有50鏡頭可用,目前還在積極摸索中,感覺在拍風景方面,50鏡頭確實有些限制,想提升攝影能力,培養定焦鏡頭感還是非常必要的。

  • 14 # 桂林舞秋山

    目前我自己擁有的定焦鏡頭有:85、50、35、135,使用率最高的是50,也是我的第一支定焦鏡。所以,如果只能用一支定焦鏡,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50。

    我的觀點是能用定焦鏡就不用變焦鏡,畢竟定焦鏡在畫質和色彩上面都比同級別的變焦鏡要好,而且光圈上面比變焦鏡優勢明顯太多。

    50鏡的視角接近人眼視角,拍攝中可攻可守,紀實攝影或者環境人像能發揮50頭的特長。大光圈還能帶來不錯的背景虛化,輕便也是優勢之一。

    定焦鏡的焦段固定,所以也有侷限性,喜歡用定焦鏡的攝影師幾乎都不止一個定焦鏡,都會擁有多個定焦鏡。

  • 15 # 與蘭有緣

    如果只能選擇一個,根據我的鏡頭情況,我當然毫不猶豫選擇尼康200-2.0定,畢竟我主要是拍人像的。同時我或者也會選擇佳能200-2.0定。

    定焦頭主要是用來拍人像或者拍小鳥的。除了200定以為,最常見的是35-1.4,105-1.4,105-2.8(微距),85-1.2或1.4,50-1.4或1.8,2.0,135,100(微距),58-1.4,24-1.4定等等,一般用得比較多的是85或者50系列。拍攝小鳥的高階頭都是600定或者800定,常見的600買的人多一點。定焦頭拍攝的照片虛化好,照片油潤,清晰,通透等,是經常拍人像的不二選擇。拍小鳥用定焦頭,比變焦150-6005.6,200-5005.6,80-4005.6,100-4005.6等強大多了,正所謂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所在。

  • 16 # 雲尚圖社

    首先來說說定焦鏡頭的優缺點。

    定焦鏡頭的優點就是擁有超大光圈,F1.2/F1.4/F1.8。而且每個定焦鏡頭的焦外成像質量也不一樣。像原廠的定焦鏡頭焦外成像會比副廠的要好很多。

    定焦鏡頭的缺點就是拍攝的時候會帶來困擾。由於焦段的固定,會給拍攝帶來困擾。像拍攝遠景的話不會像長焦鏡頭一樣轉動變焦環即可拍攝遠處的物體,而定焦鏡頭的話只能靠攝影師的來回走動來實現所要拍攝物體的構圖。

    至於只能用一支定焦鏡頭的話,我會選擇50mmF1.2。因為我用的這支鏡頭,基本可以實現所有的拍攝,人像,花卉,街拍等。不像85mm或者是24mm,85mm外拍可以,但是空間不大的場地,會影響拍攝。而24mm會比較廣,拍大場景可以,拍一些人像什麼的會有畸變。

    所以說,拍攝既沒有畸變,也沒有壓縮,接近人眼視角的50mm,是我首選的一支定焦鏡頭。

  • 17 # 風光瑟攝

    如果只能用一支定焦鏡頭,我會選擇35定。首先我的相機是半幅機D7200,用35定視覺效果與人眼相近。其次風光人像都合適,最後是輕便。當然我也有變焦和長焦鏡頭,但用得最多的還是這個35定。最近買了個50定,但是用在半幅機上還是沒35舒服,它應該是更適合全畫幅的。

  • 18 # 金陵辟邪

    你想清楚兩條:一,你想拍什麼。二,荷包滿不滿。想通了,就知道該買那隻頭了。什麼推薦指引都是狗屁,裝逼的二貨扯犢子的玩藝……

  • 19 # 城市觀

    這個問題很好回答。因為相機發明時就是一個鏡頭,後來技術發展了才有了更多的鏡頭。

    答案是標準鏡頭。如果是135相機就是50mm鏡頭,120相機就是80mm鏡頭,其他規格以此類推。標準鏡頭是最接近人眼視角的鏡頭,拍攝出來的圖片就和我們眼睛觀看的感受是基本一樣的,是真正的人眼視覺。標準鏡頭拍攝的照片是最靠近視覺真實的,雖然沒有別的鏡頭更有“視覺衝擊力”,但是最耐看最持久最親切的[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文在寅擔任總統總是“跌跌撞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