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棍哥觀史

    “辛者庫”一詞隨著清宮劇《延禧攻略》與《如懿傳》的熱播展現在觀眾面前,但劇中的辛者庫其實與歷史上真實的辛者庫是有所出入的。在歷史上的辛者庫並非獲罪之人的專屬管制場所,而且還有高低貴賤等級之分。

    辛者庫的含義“辛者庫,即內管領,管領,即辛者庫,王公府邸之辛者庫,即府屬管領。”——《大清會典則例》

    辛者庫一詞實際上是由滿文音譯過來的,其含義是為“包衣管領下食口糧人也”。而這裡的管領則是八旗之下的一個旗人組織,這是一種包衣組織,這種包衣組織又稱為“半個佐領”,清末也稱“渾託和”,漢文翻譯過來就是“管領”。

    辛字之意為斤斗,也作金斗,也就是稱量糧食的器物,時為“一斗八升為一金斗”,而“者庫”的漢意就是指糧米。所以從字面來看,辛者庫取的就是鬥糧之意,根據清朝乾隆年間修訂的宮內管理史籍來看,管領下人按例每月領取一金斗或半金斗糧為生的,因此與辛者庫的字面意思也正好應對上。

    辛者庫的分類“凡管領下俱為辛者庫人,其無官地者,十歲以上為一口,月給糧三斗六升;十歲以下為半口,月給糧一斗八升……至從前緣罪入辛者庫人,其口糧一體支給。”——《大清會典》

    辛者庫又分上三旗辛者庫,也叫內務府辛者庫,稱作內管領;還有一個是下五旗辛者庫,也叫王公府第辛者庫,稱作府屬管領。這種區分也確實體現了高低貴賤之分,原則上,大內的辛者庫人會比王公府第辛者庫人的身份要高一些,畢竟伺候的主子不一樣。

    而辛者庫中也不是影視劇裡那樣專幹洗衣服和刷馬桶的粗活,這個粗活在清宮裡實質上有一個專門的機構叫“浣衣局”,而辛者庫與發配至浣衣局並不是一個概念。辛者庫人從根本上講是吃皇糧的王公貴族以及皇室成員的世僕。他們基本上幹著“糊飾掃塵”、“三殿除草”、清除積雪,運送米麵糧油、擔水,運牛乳、木柴及玉泉山水,造辦醬醋、餅餌、茶湯及淘洗果品,司管燈火、採買雜物,承應各處祭祀,及看守陵墓、牧放牛羊駝馬,以及“各公事需用驅使”等差事,雖然也是苦役,但比洗衣服和刷馬桶要好的多。

    辛者庫人也並非都是獲罪之人發配,從典籍中可以看出的是辛者庫本身就分為原籍和罪籍。只要是管領下人都是辛者庫人,而管領下原有成員就是原籍,而“緣罪入辛者庫人”則是罪籍。並且原籍的數量要遠遠超過罪籍,所以辛者庫並非一個專門處置宮廷內獲罪之人的機構。

    辛者庫人的狀況“為安親王屬下辛者庫,因王厚待之,朕不次擢用,授為都統”——康熙帝《清史稿》

    辛者庫人雖然是奴僕身份,但這個身份只是相對於主子而言,而在社會上,他們還算是旗人,地位是高於旗外賤民奴婢的,甚至根據主子的級別還要優越於旗下家奴。辛者庫之人不管是原籍還是罪籍都擁有獨立戶籍,享有科舉為官的正常權利,而且還能擁有自己的奴婢。

    歷史上最出人頭地的辛者庫原籍名叫迓圖,被康熙帝提拔為了從一品高官;而罪籍辛者庫人也有入仕的權利,根據史書記載,徐元夢於康熙二十六年因罪免死後“荷校三月、鞭百、入辛者庫”之人,但在康熙三十二年又恢復官籍,任內務府會計司員外郎,康熙五十二年時還被提拔為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成了正二品官員。同樣是罪籍的魏五十一,也曾被雍正帝提拔為內務府總管,官至正三品。

    “內務府鑲黃旗管領下護軍福海,良鄉有老圈地二段一頃八十五畝出租”——《從內佐領和管領談起》

    辛者庫人不僅有入仕的權利,還可以擁有自己的田地,這些田地也大多以出租為主,收入還是很可觀的。辛者庫的女子還可以作為備選宮女,先由各宮主子使喚,到了一定年齡則可出宮,有些幸運的還可能被皇帝看上,備列為后妃 ,歷史上出生於內務府包衣辛者庫的后妃就有孝儀純皇后魏氏,沒錯,這個魏氏就是《延禧攻略》裡的魏瓔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地球上會有礦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