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百家爭鳴
-
2 # 古風散人
刺青被視為是文身的另一種說法。文身一詞最早出現在先秦典籍《逸周書》,其中記載甌越的特色民俗,“越漚(甌)剪髮文身”。刺青在古代的流行,是從唐宋時期開始的,我來簡單聊聊。
唐代的刺青又叫點青,在當時被認為是一種惡人的行為,但它確又是這一時期特別是唐末五代很流行的妝飾。據《酉陽雜俎》、《清異錄》等書的記載,唐末京城長安的惡少們都剃禿頭,在身上刺字。例如有個叫張乾的,在左胳膊上刺“生不怕京兆尹”,右胳膊刺“死不畏閻羅王”。除字之外,還有人在身上刺山、亭院、池樹、草木、鳥獸等圖案。
荊州有個人,從脖子以下刺了白居易的詩三十餘首,還配有畫,時人稱為“白舍人行詩圖”。還有人將平生“所歷郡縣、飲酒蒲博之事、所交婦人姓名齒行第、坊巷形貌”都刺在身上,被人稱為“針史”。
唐末五代各地軍閥也常在自己或部下的身上刺字。比較著名的如朱瑾部下的“兵黥雙雁於頰,號雁子都”;前蜀王建“侍從髡髮行黲,黥面札脫,如一部鬼神”;後周郭威頸上黥有飛雀,號為“雕青天子”。更有甚者,唐末湖州刺史高灃“與州人約,三日盡當黔面,過限者誅。灃躬自雕額塗頰,傅之粉”。似乎在臉上刺青,是唐末五代武人中時興的一種風氣。
其實這種刺青不限於武人,唐代婦女妝飾中的面靨、開眉等,實際上也是一種刺青或點青。
唐末和五代流行的刺青文化,到了宋代更為風行,可以說是最流行刺青的朝代。宋代嚴禁宗室“雕青”,但有些市井百姓喜歡文身,稱為“刺繡”。迎神的團體稱“錦體社”。專門為人文身的工匠稱“針筆匠”,他們往往“設肆為業”。太祖、太宗時,有“揀停軍人”張花項,晚年出家做道士。當時習俗“以其項多雕篆”,所以“目之為‘花項’”。仁宗天聖二年(1024),下詔自今不得收錄“文身者系帳”即當僧人。徽宗時睿思殿應制李質,年輕氣盛,行為“不檢”,“文其身”,被賜號“錦體謫仙”。
東京百姓在大街上慶祝重大節日時,“少年狎客”往往追隨在妓女隊伍之後,也“跨馬輕衫小帽”,另由三五名文身的“惡少年”“控馬”,稱“花腿”。所謂花腿,乃自臀而下,紋刺至足。東京“舊日浮浪輩以此為誇”。
南宋初,張俊所率軍隊常駐“行在”,挑選少壯長大計程車兵皆刺花腿,防止逃往其他軍隊,“用為驗也”。這些士兵常常被張俊用來建造第宅、房廊及酒肆太平樓,苦不堪言,因此編成歌謠:“張家寨裡沒來由,使他花腿抬石頭,二聖猶自救不得,行在蓋起太平樓。”
回覆列表
最近,世界盃可以說是霸佔大家的日常生活,不管大家懂不懂球,都能或多或少地都瞭解了世界盃,想必看球的人都能發現一個情況,就是很多球員身上都會有刺青,也就是常說的文身,那麼,中國刺青的歷史怎麼樣的呢?
刺青俗稱文身,在古代叫作涅,中國刺青的歷史由來已久,不過在百越地區比較流行,據《史記. 吳太伯世家》記載: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荊蠻,文身斷髮,示不可用。透過這段史料,我們可以知道在古代的吳越地區,就有著文身的習俗,對於百越文身的功能,《史記》這樣記載:“劑肌膚,饞皮革,被創流血,至難也,然越為之以求榮也。”
不過,刺青在古代是件不好的事情,因為除了民族習俗外,會刺青的人大多是犯了罪的,五刑之一的黥刑就是類似刺青,黥邢就是在犯罪人的臉上刺字,然後塗上墨炭,表示犯罪的標誌,以後再也擦洗不掉。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刺青就逐漸變得普及,在中國古代典籍中,就曾出現文身、鏤身、扎青、點青、雕青等文字,還有用刺青來作警示的例子如岳母刺字的故事。像在《水滸傳》中就有幾個刺青的角色,分別是花和尚魯智深、九紋龍史進與浪子燕青。
到了現代,刺青更是成為了年輕人對外的一種宣言,表現出自己的態度,不過,在中國刺青的人還是少數,華人的傳統思想還是不能容忍文身。